下书看 >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 第40章 万民伞轰动八州,县令躲后堂咬碎钢牙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第40章 万民伞轰动八州,县令躲后堂咬碎钢牙

    在一个黄道吉日,整个白河县的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

    他们簇拥着那把巨大的万民伞,浩浩荡荡地朝着城东五里外的韩家堡行去。

    队伍的最前方,是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们神情肃穆,小心翼翼地抬着那把万民伞,仿佛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队伍所过之处,街道两旁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

    “恭送万民伞!”

    “韩大善人恩德无量!”

    那场面,比迎接皇帝出巡还要壮观,还要震撼人心!

    当这支特殊的队伍来到韩家堡门前时,早已得到消息的韩云,带着小张、李虎等人,亲自出堡迎接。

    看着眼前那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万民伞,饶是韩云这个见惯了大场面的现代灵魂,也不禁心神激荡,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草民等,叩谢韩大善人救命之恩!”

    为首的老秀才,带着身后的百姓,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声震云霄!

    那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写满了感激与敬畏。

    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喊,足以让任何铁石心肠的人动容!

    “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韩云连忙上前,亲自扶起为首的几位老者,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与谦逊。

    “韩某所为,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当不得诸位如此大礼!”

    他这话说得是情真意切,滴水不漏。

    可他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卧槽!万民伞!我居然也有收到万民伞的一天!”

    “这玩意儿,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荣誉啊!比什么金匾银匾牛逼多了!”

    “用一点点‘不值钱’的铜疙瘩,换来这数十万民心归附,这笔买卖,简直赚到姥姥家了!”

    “这种当救世主,受万民敬仰的感觉……真他娘的……太上头了!”

    韩云心中爽翻了天,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那副悲天悯人、谦和仁厚的表情。

    老秀才颤巍巍地将万民伞举过头顶,恭敬地说道:“韩爷,此乃我白河县数十万百姓的一点心意!若非韩爷您开仓放粮,我等早已饿死沟壑!此伞,代表我等对您的无尽感激与崇敬!还请韩爷务必收下!”

    “是啊,韩爷!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求韩爷收下吧!”

    百姓们纷纷开口,言辞恳切,眼中充满了期盼。

    韩云“推辞”一番,最后才“勉为其难”地收下了这把沉甸甸的万民伞。

    他命人将万民伞郑重地供奉在韩家堡的正堂,并且当众宣布,从今往后,韩家堡会尽一切努力,确保白河县的百姓不再受饥饿之苦!

    此言一出,更是引来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叩拜!

    “韩大善人!!”

    “韩大善人!!”

    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了这个称呼,很快,这个称呼便如同燎原的星火,传遍了整个韩家堡内外,传遍了整个白河县!

    从这一天起,“韩爷”这个带着几分敬畏和疏离的称呼,渐渐被“韩大善人”这个充满了无限感激与爱戴的称呼所取代。

    韩云,在白河县百姓的心中,彻底封神!

    而他那座原本只是为了彰显财富和武力的韩家堡,也因为这把万民伞,因为这位“韩大善人”,而多了一层神圣的光环,成为了无数灾民心中的圣地。

    韩云喜提“万民伞”,荣升“韩大善人”的事迹,那简直比长了翅膀的鸟儿飞得还快!

    呼啦啦一阵风似的,先是在白河县内传了个底朝天!

    紧接着,就像是滴入滚油里的一点水,“刺啦”一下,炸了锅!

    消息迅速朝着四面八方蔓延开去!

    什么清河县、安远县、太平州、顺宁府……

    凡是跟白河县搭点边,或者不搭边的州府县城,都开始流传起“韩大善人”的传说!

    “听说了吗?白河县出了个神人啊!”

    “哪个神人?难道是土地公显灵了?”

    “屁的土地公!是个姓韩的年轻财主,叫韩云,人称韩大善人!”

    “他怎么了?捡到金元宝了?”

    “捡金元宝算个球!人家在白河县大旱蝗灾的时候,开仓放粮,救了全县几十万百姓的命啊!”

    “啥玩意儿?开仓放粮?那得多少粮食?他家开矿的啊?”

    “谁知道呢!据说他家的粮食跟山一样多,铜钱跟海一样深!”

    “不仅平价卖粮,对那些快饿死的,直接免费送!比官府的赈灾粥强一万倍!”

    “乖乖!这世上还有这等好人?莫不是个傻子吧?”

    “傻子?人家精明着呢!现在整个白河县的百姓,都快把他当活菩萨供起来了!还送了把老大的‘万民伞’!”

    “万民伞?那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一时间,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在议论纷纷。

    韩云的名字,韩大善人的名号,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了周边数个州县!

    有人说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专门来普度众生的。

    有人说他是隐世豪门的嫡系子弟,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

    更有人鼻子一酸,眼眶一红,拍着大腿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善人啊!要是咱们这儿也有这么一位,那该多好啊!”

    这消息自然也一字不落地传到了白河县县太爷刘正的耳朵里。

    此刻的刘县令,正坐在自家县衙的后堂,愁眉苦脸,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他一会儿端起茶杯想喝口水压压惊,手一抖,茶水洒了一半。

    一会儿又站起来踱步,结果没走两步,差点被门槛绊个狗吃屎。

    “哎哟喂!”

    刘县令扶着老腰,龇牙咧嘴。

    他这心里啊,简直比吞了一百只苍蝇还难受,比吃了三斤黄连还苦涩!

    韩云开仓放粮,救了白河县的灾民,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毕竟,真要是饿死了几十万人,他这个县令的乌纱帽,铁定是保不住了!

    说不定还得被拖出去砍了脑袋,给那些饿死的冤魂一个交代!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对韩云,那真是打心眼儿里感激,恨不得给韩云磕几个响头。

    可问题是……

    这韩云的风头,也太他娘的盛了吧?

    什么“韩大善人”!

    什么“活菩萨下凡”!

    什么“万民伞”!

    他这个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白河县的一把手,跟韩云一比,简直成了个透明人!

    不!

    连透明人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