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民间故事 第387章 马庄狐仙缘
在马庄的中心,隐藏着一间神秘的客栈,客栈里有一对亲兄弟做伙计,哥哥叫刘旦,负责夜晚的值守。刘旦这人,有个毛病,就是爱占小便宜,每次有客人带着美食入住,他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蹭点。记得分家时,他还悄悄跟媳妇说,快把小米藏起来。
而他的弟弟刘珍,却是个宽厚之人,主要负责客栈的伙食。尽管他知道哥哥的一些小动作,但总是宽容以待,从不计较。他还跟媳妇说:“大哥身子弱,咱们就多担待点,两个老人也别指望大哥养,咱们来照顾。”他的媳妇也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有多说什么。分家后,两兄弟依然亲如一家。
有一天夜里,刘珍到厨房准备食材。刚点上火,想抽袋烟解解乏,突然从澡堂方向窜出一个黑影,几下就瘫倒在地。刘珍虽然不信鬼神,但还是拿着灯上前查看。嘿,原来是一只小狐狸,全身都被烧伤了。刘珍心生怜悯,拿出自家熬制的药油,给小狐狸抹上。不一会儿,小狐狸就能站起来了。刘珍挥了挥手说:“快走吧,小家伙。”小狐狸仿佛听懂了,乖乖地离开了。
刘珍做梦也没想到,他救的这只小狐狸,其实是城头角楼里狐仙的孩子。人们都说那角楼住着狐仙,但谁也不敢靠近,只能看到夜里角楼外飘荡的小灯笼。被救的小狐狸回去跟老狐仙一说,老狐仙自然感激涕零。
过了几天,刘珍夜里又去厨房忙活。突然,他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站在那里。刘珍好奇地问:“老人家,您是谁呀?”老头笑着回答:“我就是你们说的狐仙,住在东北角楼上。那天你救了我的孩子,我没什么可报答的,就给你送点银子吧。”刘珍连连拒绝,但老头坚持要留下,还说:“你用这些钱买几匹骆驼,自己做买卖,就不用再听人家使唤了。”刘珍无奈,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他买了几匹骆驼,自己做起了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旦看着弟弟发财,心里嫉妒得要命。他和媳妇商量:“你说这是咋回事?老二咋就发财了呢?你去打听打听。”于是,刘旦的媳妇夜里偷偷跑到老二房外偷听。只听老二媳妇说:“那狐仙不是跟你说了吗?手头紧的时候就去狐仙楼抓个小灯笼,向老头要什么给什么。干脆去抓个小灯笼要点银子,把房子盖起来。”老二不同意,他媳妇也就不再多说。这些话却被窗外的刘旦媳妇听得一清二楚。她心里暗喜:“好啊!老二抓住财神爷了!”
回到家,刘旦媳妇把这事儿跟刘旦一说。刘旦一听,心花怒放,决定夜里去抓财神爷。他向掌柜请了假,夜里悄悄躲在客栈外边。他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又难受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就等着小灯笼出现。
果然,夜深人静的时候,几只小灯笼晃晃悠悠地飘了过来。刘旦看准时机猛扑上去抓住了一个,大喊:“快给我找白胡子老头儿!”不一会儿,白胡子老头就出现了,周围也亮堂了许多。老头问:“你找我何事?”刘旦厚着脸皮说:“老头儿,你可真有你的!刘珍是我亲兄弟,你帮他那么多就不能也帮帮我?”老头问:“那你想让我帮你什么?”刘旦贪婪地说:“你也别帮我别的,就帮我这辈子够用就行。”老头一听就笑了:“那好!你把手里的灯笼放了,我说话算数!三天以后你再过来取。”刘旦只好放了灯笼,老头也消失了。
三天以后,刘旦和媳妇兴冲冲地来到狐仙楼。到了半夜只听“咚”的一声,一个东西落在了地上。两口子惊喜地叫了一声扑了上去。仔细一看,却是一大捆东西!可不是银子,而是更夫敲梆子用的大大小小的木棍儿!这时上空传来老头的声音:“没食言吧?你这一辈子用起来绰绰有余啊!”刘旦气得咬牙切齿:“你个老狐狸!你戏弄我!让我一辈子当打更的!你看我不拆了你的老窝!”
刘旦也知道明目张胆地拆角楼是犯法的。于是他开始慢慢破坏角楼:今天砸断一根窗棂明天拿石头砸下一块瓦片。慢慢地小灯笼也不见了。可不知为何刘旦的两只脚却开始有了毛病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这连打更的差事恐怕都干不成了。
这就是马庄的狐仙缘一个关于贪婪与宽容、报应与惩罚的传奇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婪,要宽厚待人;否则就会像刘旦一样,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而他的弟弟刘珍,却是个宽厚之人,主要负责客栈的伙食。尽管他知道哥哥的一些小动作,但总是宽容以待,从不计较。他还跟媳妇说:“大哥身子弱,咱们就多担待点,两个老人也别指望大哥养,咱们来照顾。”他的媳妇也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有多说什么。分家后,两兄弟依然亲如一家。
有一天夜里,刘珍到厨房准备食材。刚点上火,想抽袋烟解解乏,突然从澡堂方向窜出一个黑影,几下就瘫倒在地。刘珍虽然不信鬼神,但还是拿着灯上前查看。嘿,原来是一只小狐狸,全身都被烧伤了。刘珍心生怜悯,拿出自家熬制的药油,给小狐狸抹上。不一会儿,小狐狸就能站起来了。刘珍挥了挥手说:“快走吧,小家伙。”小狐狸仿佛听懂了,乖乖地离开了。
刘珍做梦也没想到,他救的这只小狐狸,其实是城头角楼里狐仙的孩子。人们都说那角楼住着狐仙,但谁也不敢靠近,只能看到夜里角楼外飘荡的小灯笼。被救的小狐狸回去跟老狐仙一说,老狐仙自然感激涕零。
过了几天,刘珍夜里又去厨房忙活。突然,他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站在那里。刘珍好奇地问:“老人家,您是谁呀?”老头笑着回答:“我就是你们说的狐仙,住在东北角楼上。那天你救了我的孩子,我没什么可报答的,就给你送点银子吧。”刘珍连连拒绝,但老头坚持要留下,还说:“你用这些钱买几匹骆驼,自己做买卖,就不用再听人家使唤了。”刘珍无奈,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他买了几匹骆驼,自己做起了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旦看着弟弟发财,心里嫉妒得要命。他和媳妇商量:“你说这是咋回事?老二咋就发财了呢?你去打听打听。”于是,刘旦的媳妇夜里偷偷跑到老二房外偷听。只听老二媳妇说:“那狐仙不是跟你说了吗?手头紧的时候就去狐仙楼抓个小灯笼,向老头要什么给什么。干脆去抓个小灯笼要点银子,把房子盖起来。”老二不同意,他媳妇也就不再多说。这些话却被窗外的刘旦媳妇听得一清二楚。她心里暗喜:“好啊!老二抓住财神爷了!”
回到家,刘旦媳妇把这事儿跟刘旦一说。刘旦一听,心花怒放,决定夜里去抓财神爷。他向掌柜请了假,夜里悄悄躲在客栈外边。他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又难受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就等着小灯笼出现。
果然,夜深人静的时候,几只小灯笼晃晃悠悠地飘了过来。刘旦看准时机猛扑上去抓住了一个,大喊:“快给我找白胡子老头儿!”不一会儿,白胡子老头就出现了,周围也亮堂了许多。老头问:“你找我何事?”刘旦厚着脸皮说:“老头儿,你可真有你的!刘珍是我亲兄弟,你帮他那么多就不能也帮帮我?”老头问:“那你想让我帮你什么?”刘旦贪婪地说:“你也别帮我别的,就帮我这辈子够用就行。”老头一听就笑了:“那好!你把手里的灯笼放了,我说话算数!三天以后你再过来取。”刘旦只好放了灯笼,老头也消失了。
三天以后,刘旦和媳妇兴冲冲地来到狐仙楼。到了半夜只听“咚”的一声,一个东西落在了地上。两口子惊喜地叫了一声扑了上去。仔细一看,却是一大捆东西!可不是银子,而是更夫敲梆子用的大大小小的木棍儿!这时上空传来老头的声音:“没食言吧?你这一辈子用起来绰绰有余啊!”刘旦气得咬牙切齿:“你个老狐狸!你戏弄我!让我一辈子当打更的!你看我不拆了你的老窝!”
刘旦也知道明目张胆地拆角楼是犯法的。于是他开始慢慢破坏角楼:今天砸断一根窗棂明天拿石头砸下一块瓦片。慢慢地小灯笼也不见了。可不知为何刘旦的两只脚却开始有了毛病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这连打更的差事恐怕都干不成了。
这就是马庄的狐仙缘一个关于贪婪与宽容、报应与惩罚的传奇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婪,要宽厚待人;否则就会像刘旦一样,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