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胜天之大夏再起 > 第439章 第十七次失败

胜天之大夏再起 第439章 第十七次失败

    五天,十五次失败,每一次都伴随着非人的痛苦和资源的巨大消耗,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冰冷的“未观测到”。

    “够了!”叶卡捷琳娜猛地站起身,冰蓝色的眼眸里燃烧着愤怒和难以言喻的心疼:“陈!停下!这根本不是修炼,这是自杀!这从未被证实过的理论!它可能根本就是个谬误!一个诱人走向深渊的陷阱!”

    她称呼了陈胜的名字,这是她情绪失控的标志。作为同样踏入三阶的存在,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淬炼穴窍的艰难与痛苦。而陈胜现在所做的,是将那种痛苦放大十倍、百倍,施加在更脆弱、更基础的肌肉组织上!

    婉娜和颂茜也停下了能量引导,绝美的脸庞上写满了忧虑。她们能感受到陈胜体内那股濒临极限的疲惫和灵魂深处传来的、无声的嘶吼。

    每一次施展“红尘潮汐”修复,对她们同样是不小的消耗,但更让她们难以承受的,是看着陈胜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踏入痛苦的深渊。

    陈胜缓缓抬起头,汗水顺着刀削般的下颌滴落。他的目光扫过李玉凰布满血丝的眼,掠过叶卡捷琳娜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肩膀,最后落在婉娜和颂茜写满担忧的脸上。

    “谬误?”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疲惫,却异常清晰:“卡佳,你说得对。蓝星的理论,从未被证实过。它只是一个猜想,一个站在三阶巅峰的人,仰望更高维度时,于绝望中抓住的一根稻草。”

    他艰难地抬起右手,食指指向自己剧烈起伏、汗珠滚落的胸膛,指向那刚刚被修复、看似完好无损的左胸大肌。

    “但你看这里,”他的指尖仿佛带着千钧重量:“639块肌肉,639个潜在的‘容器’!它们构成了我们最基础的形态,承载着我们最原始的力量!神经是网,穴窍是节点,经络是河流……可血肉本身呢?如果血肉本身也能成为力量的基石,成为能量的汪洋……”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如同划破黑暗的星舰主炮:

    “那我们将不止是‘驾驭’机甲的战士!我们将成为行走的坦克!成为以血肉之躯承载惊人伟力的……堪称神只雏形!”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狭小的宿舍内炸响,震得人心头发颤。

    “未知的威胁从未远去,‘星尘残骸’正在火星深处解析!我们没有时间等待理论完善,没有资格奢求坦途!这条路,是血与火铺就的荆棘之路,是通向生存的唯一窄门!而我,必须成为第一个趟过这片血火荆棘的人!”

    话音落下,宿舍内一片死寂。只有陈胜粗重的呼吸声在回荡。

    李玉凰紧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最终却只是默默上前,拿起温热的毛巾,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擦拭着他额角和胸膛上混合着鲜血的汗水。

    叶卡捷琳娜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冰蓝色的眼眸里,愤怒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取代——那是混杂着震撼、心疼与决然追随的光芒。

    婉娜和颂茜对视一眼,无声地坐回原位,深紫色的能量光晕再次在指尖凝聚,比之前更加凝练、更加坚定。她们用行动表明了态度。

    休息了二十分钟,陈胜体内翻腾的气血和神经的疲惫在“红尘潮汐”的余韵中稍稍平复。他拒绝了李玉凰递来的营养剂,目光沉静地扫过监控光幕上那块代表左胸大肌的3d模型。

    虽然生理结构被修复,但在超高精度的能量场扫描下,模型内部依旧残留着大片代表“能量惰性区”的黯淡灰色——那是被反复摧毁又强行重塑后,组织对能量产生了本能的“排斥”与“麻木”。

    “换目标。”陈胜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硬:“右臂,肱二头肌短头集群(m-bIc-bR-01)。能量输入模式调整:由‘穿刺’改为‘浸润式弥散’,强度下调至峰值13.5%,作用时间延长至12秒。重点监测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及横小管(t-tubule)系统在能量渗透下的形态变化与钙离子流异常。”

    指令清晰而精准,仿佛刚才那番关于“堪称神只雏形”的宣言从未发生过。这就是陈胜,痛苦可以摧毁他的肉体,却永远无法磨灭他如同超级智脑般冷静的分析能力与恐怖的执行力。

    李玉凰立刻执行,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叶卡捷琳娜也压下翻涌的情绪,冰蓝色的眼眸专注地锁定监控屏,调动自己三阶的感知力,试图捕捉能量渗透肌肉时最细微的波动。

    嗡……

    这一次,狂暴的能量钻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相对温和、却更加绵密坚韧的能量流,如同无形的液态金属,缓缓“浸润”入陈胜右臂那块高高隆起的肱二头肌短头集群。

    剧痛依旧存在,但不再是那种瞬间撕裂的爆炸性痛苦,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缓慢而持续的灼烧感和压迫感,仿佛整块肌肉被浸泡在滚烫的岩浆里,每一个细胞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监控屏上,代表目标肌肉的3d模型被染上了一层诡异的暗金色。能量流如同无数细微的触手,试图钻进肌纤维束之间,渗透进包裹着肌原纤维的肌浆网,冲击着深入肌纤维内部的横小管系统。

    微观传感器捕捉到钙离子释放的通道出现了异常的紊乱和过载,肌浆网的结构在能量压迫下微微变形。

    陈胜的眉头紧锁,额角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他闭着眼,全部的感知都沉入了右臂那块“燃烧”的肌肉中。

    他在“倾听”,倾听能量与生命物质碰撞时发出的、最原始的“声音”;他在“触摸”,触摸那构成肌肉的亿万个细胞在能量压迫下最细微的“颤抖”。

    十二秒,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当能量流缓缓退去,暗金色消退,留下的依旧是代表损伤的刺目红色和能量逸散的灰色轨迹。肌浆网和横小管系统出现了明显的功能性损伤和结构变形,但依旧……没有“容器”生成的迹象。

    “第十七次失败。”李玉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汇报着同样冰冷的结果:“浸润模式未能触发稳定能量驻留。肌浆网结构变形率38.2%,横小管局部闭塞,钙离子释放效率下降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