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民国的先生 > 第68章 雨林狙杀(十)

民国的先生 第68章 雨林狙杀(十)

    金老爹正拉着儿子金老四的手,谆谆叮嘱他日后要跟着苏俊潜心学医,将金家的医术传承下去。

    助彭维伦神色慌张地从街角跑来,还未跨进药铺门槛,便气喘吁吁地喊道:“苏先生!苏先生!德国洋行的人有紧急的事找您!”

    苏俊闻言,唇角扬起一抹笑意:“老爹,看来我又得去忙活了。”

    金老爹赶忙摆摆手,连声道:“快去吧,别耽误事儿。”

    苏俊利落地起身,与助手维伦并肩朝着圆山小学走去。

    两人穿街过巷,步入圆山小学那葱郁的牌坊道,径直来到那间被改造成“启思阁”办公室的教室门前,德国洋行的代表费舍尔此时已经在走廊外等候着他。

    费舍尔望见苏俊身影,立刻快步上前,热情地伸出手。

    他用带着浓重德语腔调的生硬中文,连比划带说:“苏先生!马克斯先生托我捎来重要消息,还有您心心念念的好东西!”

    苏俊挑眉,目光落在对方脸上:“东西在哪儿?”

    “为方便与贵方合作,我们洋行已在附近设了办事处。”

    费舍尔笑容满面,特意加重语气,

    “贵方大掌柜苗疆公主可是我们的常客,总爱品尝慕尼黑运来的啤酒。今日有幸邀请苏先生赏光,亲眼看看货物,再小酌几杯?”

    苏俊沉吟片刻,颔首道:“也好,带路吧。”

    费舍尔领着苏俊,穿过圆山寨西门,拐进一条青石小巷。

    尽头处,一座爬满土三七藤蔓的独院豁然眼前,墨绿的藤叶间垂落细碎白花,在风中轻轻摇晃。

    推开斑驳的木门,藤蔓如帘幕般分开。院中石径蜿蜒,几株槐树投下浓荫。费舍尔抬手示意:

    “苏先生请。”

    只见藤蔓编织的天然凉棚下,三把雕花藤椅围着铺着素白桌布的胡桃木小几,桌上已摆好冰得沁水珠的玻璃酒杯。

    苏俊刚落座,

    便听得高跟靴踏在石板上的声响。

    一名金发碧眼的日耳曼少女,托着银盘款步而来,发间别着新鲜雏菊,白裙沾着槐花香气。

    她屈膝行礼,将琥珀色的啤酒稳稳放在桌上,泡沫漫过杯沿,溅起细碎水珠。

    费舍尔端起啤酒杯轻碰桌面,泛起的泡沫在杯口凝成霜白:

    “苏先生,这可是慕尼黑窖藏三个月的佳酿,您先尝尝。”

    话音未落,他已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封叠得工整的电报,指尖轻叩电报纸面,“苏先生,这是马克斯先生给你的电报。”

    苏俊展开泛黄的电报纸,德文铅字印得密密麻麻,行文果然如传闻中德国人的风格般简练果决——

    苏君钧鉴:

    狱中晤阿道夫,其允《我的奋斗》全权交由贵方刊印,无偿广布德意志。彼深表谢意,盼有日面谈。另已聘钢铁、机械等领域专家1027人,众人愿随我于十二月朔启程赴华,共襄实业。

    马克斯 叩首

    苏俊的目光在“阿道夫”三字上微微一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电报边缘,油墨未干的字迹在晨曦中泛着暗沉的光泽。

    苏俊将电报递给助手彭维伦,指尖轻点电报纸上“专家1027人”的数字,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维伦,你负责的那座宾馆得抓紧扩建了。房间至少要翻一倍,总不能让德国专家睡大通铺,传出去让人笑话。”

    他眉头微蹙,目光扫过院外渐暗的天色,“这事得立刻告知公主,筹备接待不是小事。”

    彭维伦快速浏览完电报,后背瞬间渗出薄汗。他将电报折好贴身收好,挺直腰杆应道:“明白!我这就去拟扩建方案,晚上我就向公主汇报。”

    苏俊指尖轻叩桌沿,沉吟片刻后抬眼望向费舍尔,目光沉稳如渊:

    “劳烦费舍尔先生向马克斯先生转达谢意,他此番费心,苏某铭记于心。”

    他顿了顿,将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玻璃杯重重落在铺着白桌布的几面上,发出清脆声响,

    “另外,请务必转告阿道夫先生,但凡有所需求,只要在苏某能力范围内,定当全力相助。”

    费舍尔脖颈扬起,喉结快速滚动着将杯中琥珀色液体一饮而尽,玻璃杯重重砸在桌面时溅出几点酒星。他抹了把嘴角的泡沫,露出两排森白牙齿:

    “苏先生,这边请!”

    话音未落,皮鞋已重重踏在石板路上,带起一串急促的回响。

    穿过爬满枯藤的月洞门,后院潮湿的空气裹挟着铁锈与木屑的气息扑面而来。

    库房厚重的木门被推开时发出吱呀长鸣,费舍尔探身拧亮墙上的钨丝灯,昏黄光晕中,一支锃亮的毛瑟1924式重型枪管猎枪,斜倚在天鹅绒衬垫的枪架上。

    八倍瞄准镜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蓝芒,枪托处还刻着精致的云纹雕花。

    苏俊的呼吸陡然加重,手指轻轻抚过冰冷的枪管,触感细腻如绸缎。当指尖触到刻着生产编号的铭文时,他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笑声在库房里来回碰撞:

    “果然是它。”

    费舍尔注视着苏俊发亮的眼神,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珠,喉结上下滚动着解释:

    “苏先生,为凑齐这批货,我们的人几乎找整个遍了远东和法属中南半岛的军械库。”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枪托雕花,

    “带瞄准镜的毛瑟1924式猎枪,拢共只找到74支。配套的专用子弹倒是有3万发——不过这枪也能用7.92x57毫米通用弹,就是精度会大打折扣,怕是连几百米外的野猪都难命中。”

    苏俊的食指有节奏地叩击着枪身,金属碰撞声清脆悦耳:

    “足够了,74支先用着。”

    话音一转,他猛地抬头,“对了,我要的双筒望远镜呢?”

    费舍尔露出意味深长的笑,侧身推开隔壁房门。

    钨丝灯昏黄的光晕里,数十具牛皮包裹的望远镜整齐码放在木箱中:

    “这边请——苏先生一口气要这么多600米射程的猎枪,莫不是要组个打虎队?”

    费舍尔半开玩笑地说着,皮鞋踏过木地板,在寂静的库房里踩出回响,“听说在你们华夏,虎鞭倒是很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