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没勾引,恋爱脑夫君自己贴上来 > 第385章 钟宁抱怨,京城募捐

没勾引,恋爱脑夫君自己贴上来 第385章 钟宁抱怨,京城募捐

    赵知府人都傻了。

    他以为是抓回来一个没头脑的女人,结果居然是御史的夫人?

    “这……这可能是有误会?”赵大人立马开口。

    季尘却仍是看着钟宁:

    “夫人怎么在这里?”

    钟宁立刻指向两个衙役:

    “这你得问他们了?我就是质疑一下他们为什么只施两桶粥,只够分给一半受灾的百姓。而且那粥稀得跟里面就放了几粒米一样。

    我看不惯他们那种作威作福的架势,就自己出银子买了两桶粥,他们又说我扰乱公务,诋毁知府。

    我有那么大的脑袋吗?就顶那么大的锅?”

    钟宁一个劲的叭叭,那两个衙役都被说懵了。

    赵知府脸色发白:

    “怎么会呢?本官每日都要花几十两银子买米粮,施的粥十分充裕,就是分开在不同粥棚施了……”

    钟宁:“哦,那就是他们贪了大人你的钱吧。要真是几十两,那米都稠到能当饭吃了。”

    “没有啊!小的们没有!”

    两个衙役立刻跪下来,赵大人又道:

    “可能是那些粮商又在那使坏,擅自给米粮涨价呢!”

    “那就把那些粮商找过来问,若真是如此便砍了他们的脑袋杀鸡儆猴吧。”

    季尘漠然道,转头看向赵知府的时候,眼神里是毫不掩盖的怀疑:

    “大人为官这么多年,难道不懂得对待刺头要如何做吗?

    还是说要本官来指导你。

    还有,你这粥棚到底投入了多少银子,造福了多少百姓,你自己统计过吗?

    该不会只是做一下面子工程,为了防止上面检查的?”

    “不!当然不是了!季大人何以这般怀疑下官?”

    季尘放下手里的茶盏:

    “倒不是我故意怀疑,只是我一早安排了数十个侍卫便装蹲守在各个粥棚前,还安排了人去打探赈灾的实际情况。

    比起听赵大人的一家之言,我还是那句话,本官更想听到百姓的声音。

    无妨,过一会儿等那些人回来就能明晰赵大人到底是在糊弄我,还是在与我诉说真实情况。”

    赵知府瞬间垮了脸,一双手紧紧按在椅把上:

    “季大人,就算本官做的不到位。可本官是自掏腰包做的这些事,难道还做错了吗?”

    “那当然不是。”

    季尘目光不自觉地扫了眼堂下的钟宁,她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向他们。

    “只是大人自掏腰包拿出的银子到底是大人辛辛苦苦节约下来的,还是有其他来源,本官总要查清楚。

    还有那些粮商,他们靠着受灾百姓挣到的钱,总要吐出来些。既然受灾时最苦的是百姓,那他们这些百姓又怎么能过得那般甜呢?”

    “季大人!”

    赵知府瞪大了眼睛,季尘朝他摆了摆手:

    “时间也不早了,大人可以准备一下房间了,不只是我和夫人住的地方,那些侍卫们的居所,以及很快就要来的民科官员们,你总不好让他们露宿街头。

    当然也不需要准备太好的地方,大人住什么样的场所,平时吃什么样的东西,只需给我们也安排差不多的就是。

    相信大人这样善良,为国为民的一方好官,总不至于在这种时候还吃喝享乐。”

    赵知府:……

    “夫人,咱们走吧。”季尘走下台阶,牵起钟宁的手。

    钟宁回头看着赵知府和那两个衙役,阴阳怪气:

    “不审我了吗?”

    “审人总要有正当理由,等赵知府确定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以后,再谈审问的事不迟。

    现在既无法定你的罪,又如何能限制你的人身自由。是吧,赵大人?”季尘幽幽开口询问 。

    “是……是……”

    还没走出门呢,钟宁就忍不住跟季尘抱怨:

    “我给你说那粥真的特别稀,他们还把一个老婆婆领的粥推翻了。

    我估计现在原地去找那碗粥只能找到几个干了的米粒子。

    不是因为有野狗或者什么东西把米吃了,而是真的就那么一丢丢,少到蚂蚁都懒得去搬那种。

    太过分了!”

    季尘听着钟宁抱怨,听完柔和道:

    “那夫人买的粥一定好很多吧?”

    “那可不,绝对一碗顶他们那个十碗,不,一百碗!我可不是那么抠抠搜搜的人。”

    “嗯。夫人一直都很大方善良。”

    等二人走出门,赵知府立马给了两个衙役一人一脚。

    “你们俩都干了什么好事?啊?谁让你们在街上胡作非为了?说!你们从我给的银子里贪了多少?”

    “没有啊大人!小的们怎么敢贪?我们从账房支到的每人每天就五十个铜钱。”

    “怎么可能?本官明明让夫人每天拿出十两银……”

    话说到这里,赵知府没声了。

    他怎么就忘了,自己那个夫人有多荒唐,她自己可以花钱如流水,但别人想从她那里扣银子是难如登天!

    这个眼皮子浅的贱人!

    自己从粮商那给她弄了那么多钱,让她拿出这么点都舍不得?

    赵知府怒气冲冲地出门,留下两个衙役面面相觑。

    “这都是什么事啊?”

    “咱们现在说不干了还来得及吗?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

    京城,冷冽冬风吹的行人忍不住将脖子和手都缩到衣服里。

    “哎呦,今年这冬天也太冷了。”

    “谁说不是!我现在晚上都不敢睡太沉,半夜还得出去看看屋顶上的雪有多厚,拿铁棍往下划拉。不然这雪太重了,要把屋子压塌的。”

    “而且关键这屋里头冷啊!以往还能天天使火炕取暖,今年这柴火木炭价格贵啊,点不起!根本点不起!”

    “咱们这过得苦,人家老爷们过得可好着呢!人家也不用火炕,每天都是什么金丝炭银丝炭的,还有手炉、汤婆子。

    你说说,那些人但凡把钱省出一点来街上也不至于有冻死的乞丐啊!这还是京城呢!不敢想其他地方得过得有多苦啊!”

    “嘘,你不要命啦!”

    大雪不停,严寒不止,景帝眉头皱的都能夹苍蝇。

    后宫,皇后提议众人一起节俭开支,让国库里能有更多银子拿去救济百姓,还号召后宫佳丽和京城的贵女、贵妇们一起募集钱财、物品,为赈灾出一份力。

    “就她会显摆!”贵妃一边嘲弄,一边让人把自己衣柜里不要的衣服都拿出来。

    里面还有好些是她穿都没穿过的,但是衣服这东西在她眼里就一季,这一季没穿,来年就过时了,她更不会穿了。

    “娘娘,只是些衣服怕是不够。皇后娘娘都拿了三千两银子出来呢!咱们可以少一点,但不能少太多吧……”

    “她这是在打肿脸充胖子!”贵妃气的拍桌:

    “都成老黄花菜了,还想着靠这种手段博取陛下的宠爱!

    陛下在她那待了两晚,怕是要把她美得找不着东南西北了!”

    “那娘娘……”

    “找大皇子过来!”

    贵妃不平归不平,可她平日里出手大方,奢靡至极,在这种事上要是抠抠搜搜,只怕第一个就要触了陛下的霉头。

    可她平时都是有多少银子花多少,现在手头上还真没多少余钱。

    周文清来的很快,贵妃把大概情况都与他说了:

    “你去找你外祖,让他给我送点银子来。”

    “母妃,”周文清捏了捏眉心:

    “您忘了纯嫔的事吗?纯嫔娘家不干净,您这边……”

    周文清压低了声音:

    “反正我最近让外祖那边收敛着做人,父皇如今对这些事很敏感,您暂且少与外祖家那边联系。”

    “那我哪来那么多银子?”

    “所以我早就与母妃您说过了,花钱不要那般大手大脚。”

    “你就别在这教训你娘了!你有多的银子吗?”

    周文清摇了摇头:

    “儿子才大婚不久,当时虽有国库拨的银子,但不够,儿子自己也垫了不少。”

    “花那么多钱娶了个搅家精!我早都跟你说了,让你平时收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