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 第54章 打点打点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第54章 打点打点

    【叮!宿主击杀万名倭寇,奖励反派点!】

    淦!又满100万了,得赶紧给他花了。

    朱雄英继续站在城墙上,看着前方的战场,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战斗只是开始,但从此战不难看出,倭国的抵抗心不可谓不顽强。

    近万人的队伍,先头部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大半后。

    后续居然只有寥寥几人逃跑。

    大部分人都是一脸视死如归怪叫着冲上前赴死。

    虽然此战胜在一个信息差,和装备优势。

    但也让他意识到,登陆倭国之时,可能不会那么容易了。

    但他也相信,有着火枪营这样的精锐部队,有着大明无数英勇的将士,他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将这些世界的垃圾,人类的败类彻底杀光屠尽。

    此时,战场上的硝烟已经逐渐散去,火枪营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清点损益。

    而远处的山坡上,那些倭寇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染红了整片山坡。

    “来人,给我把李成桂叫来!”

    “是!”

    很快,李成桂迈着焦急的步伐来到朱雄英面前。

    他刚才就在旁边的城墙观望,看到朱雄英的区区三千亲兵如天神下凡,摧枯拉朽般轻取近万名倭寇。

    李成桂单膝跪地,拱手道:

    “殿下,您找我?”

    朱雄英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他,缓缓道:

    “成桂,你如何看待刚才的战斗?”

    李成桂微微一愣,随即沉思片刻,道:

    “殿下,火枪营的战斗力实在惊人,那些倭寇在他们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朱雄英点了点头,道:

    “不错,火枪营的确是我大明的一大杀器。但你也看到了,倭寇的抵抗之心十分顽强,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李成桂闻言,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

    “殿下说的是,倭寇的反扑绝对不容小觑。”

    “我会守好倭寇的北面,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倭寇出来!”

    朱雄英微微一笑,道:

    “你有此信心,我很高兴。但这次来找你,主要还有一事。”

    “你看,那边那么多尸体,是不是需要处理一下?”

    李成桂闻言,顺着朱雄英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山坡上,倭寇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将整片山坡染成了暗红色,场面触目惊心。

    他心中一凛,连忙点头道:“殿下说的是,这些尸体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引发瘟疫,对大军不利。”

    朱雄英微微颔首,道:“不错,你即刻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将尸体集中焚烧,以绝后患。”

    李成桂应了一声,转身欲去传令。

    “等下,我还没说完..”

    李成桂一脸疑惑转过来看着他。

    “烧完后,你找些匠人,在那个山坡盖座庙吧。”

    闻言,李成桂心里觉得奇怪,但仍说道:

    “殿下仁慈!就算对待敌人,也要盖座庙为他们超度!”

    微微摇头,朱雄英脸上带着些怒色说道:

    “成桂啊,你什么都好,就是太急躁!”

    “以后能不能等我把话说完再做其他?”

    “是是是!殿下教育的是,请殿下责罚。”

    朱雄英摆摆手,从怀里抽出一张画像交给他。

    画像中人物惟妙惟肖,是一位庄重威严的男子,端坐玉椅。

    黑面,长须,头戴冕旒,身穿玄衣,手持一把金色令牌。

    “听好了,这位,是我大明道教中掌管地府的酆都大帝。”

    “我要你在那个庙里,不,不能叫庙,应该叫道观。为大帝他老人家立像。”

    “找你们最好的匠人,材料也不能差。”

    “听明白了吗?”

    李成桂心里不禁有些发怵,斗胆问道:

    “殿下,为何要立酆都大帝像呀?”

    “超度不都是佛像吗?”

    朱雄英和熙一笑:

    “呵呵,谁说要超度了?”

    “我要他们...”

    “永不超生!”

    “就算下地府了,也要世世受尽折磨。”

    “这一万人只是开胃小菜,后面人还多着呢!”

    “不得给大帝他老人家打点打点吗?”

    “让他老人家,下手狠点,可不能留情啊!”

    说话间,他脸上仍然带着和熙的笑容。

    可这笑容在李成桂眼里却变得异常阴森恐怖,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他从未见过朱雄英如此模样,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李成桂心中暗自思量,殿下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为何要立酆都大帝像,还要让大帝对倭寇下手狠点?

    多大的仇啊?倭寇这是刨他祖坟了?

    倭寇有这胆子?

    他不敢多问,只能恭敬地应承下来。

    随后又拿出一张写了些字的东西交给他。

    “这些字,记得找人刻在石碑上,立于大帝像前。”

    “越快越好,倭寇事了后,我要看到完工的样子。”

    李成桂脸色微微发白,恭敬道:

    “是殿下,臣定不辱使命!”

    江原道,一处平原。

    倭寇近三万人声势浩大的登陆,为的就是调虎离山,让北条非马可以突袭汉城,活捉朱雄英。

    带队的是一名叫山本小犬的将领,160出头,眼角下有一道长长的刀疤。

    若不是长的太矮,看着还挺有气场的。

    此时倭国与明朝联军正在平原上对峙。

    山本小犬表面装的风平浪静,可是看到亲兵营个个人高马大,对他们来说个个都像巨人一般。

    他心中还是有些慌乱,但此时可千万不能表现出来。

    他稳了稳心神,派出一个翻译去交涉。

    他想要学华夏汉朝时期,交战前,两方派出大将单挑。

    一来可以给北条非马拖延时间,二来可以试试大明将领的武力到底有多强。

    翻译过来交涉一番后,默默等着两方答复。

    朝鲜带兵的将领名叫李之兰,身材中等,玩的一手好箭,在李朝堪称箭无虚发。

    李之兰此时看向朱起,似乎在询问朱起的意见。

    临行前,李成桂再三嘱咐,一定要把姿态放低,什么事都要问问朱起的意见。

    朱起听后面无表情,他早就看破倭寇拙劣的伎俩。

    哥们玩剩的战法兵法先研究透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