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 第373章 金帐汗的黄昏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第373章 金帐汗的黄昏

    奏折后面还罗列着其他振奋人心的数据:工部上报的新式织机推广数量、格物院研发成果转化带来的新增产值;

    兵部统计的新式燧发枪装备部队比例提升;

    礼部记录的藩属国朝贡次数与规模的增长…每一项数据,都比去年翻了几番,勾勒出一幅国力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宏伟画卷。

    尤其是李朝,出去朝贡,还额外给了“保护费”,“援助费”,规模不小。

    比几个小国的朝贡加起来还多了。

    不过都是以矿石等资源为主的。

    殿内烛火跳跃,将朱标的身影长长地投映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

    他缓缓放下奏折,身体微微后靠,闭上双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奏折上滚烫的数字,仿佛带着整个帝国蓬勃跳动的脉搏,传递到他的掌心。

    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充盈着他的心胸。

    雄英…我的儿…

    朱标在心中无声地呼唤着那个正在万里之外,为大明帝国开拓更广阔天地、搅动风云的身影。

    看着这越来越好的大明,看着这由父皇开创、在自己监国期间稳步壮大、并将在儿子手中推向更高峰的基业,朱标感到无比的踏实与自豪。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变得无比坚定,如同磐石。

    那温和的笑容沉淀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力量。

    “父皇,您打下这铁桶江山,儿臣定当守好它,让它更加繁盛。”

    朱标在心中对退休的洪武大帝默默告慰。

    随即,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望向了北方那未知的战场与未来:

    “雄英,你只管去闯,去为大明搏一个万世不易的格局!这万里山河,这亿兆黎民,爹会替你打理得妥妥帖帖,让它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归巢。待到功成之日,爹会将一个更加强盛、更加稳固、更加充满希望的大明,完完整整、漂漂亮亮地…交到你的手上。”

    这一刻,即将登临九五之尊的亢极帝朱标,脸上没有帝王的威严与疏离,只有一位父亲看着儿子茁壮成长、并愿意为其倾尽所有铺平前路的、最深沉朴素的慈爱与期许。

    这无声的誓言,在灯火通明的大殿里静静流淌,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加厚重,更显帝王心术背后的脉脉温情。

    他拿起朱笔,在那份户部奏折上,郑重地批下了一个字:

    “览。善。”

    ...

    一个多月的时光,在冠军营铁骑踏过戈壁、在应天府新旧年号交替的忙碌中匆匆流逝。

    而万里之外,位于伏尔加河下游广袤草原与河网地带的萨莱城(Sarai),这座曾经辉煌的金帐汗国都城,如今却深陷绝望的泥潭,如同风暴中心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

    曾几何时,作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以其强大的骑兵和广阔的疆域(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达高加索,北抵北极圈附近)威慑着东欧与中亚。

    然而,自十四世纪中叶开始,汗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地方总督(埃米尔)的离心离德,以及莫斯科公国等罗斯诸国的崛起反抗,使其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和衰落。

    汗位更迭频繁,中央权威急剧削弱。到了洪武末年,名义上的大汗是脱脱迷失。

    脱脱迷失并非庸才,他一度在帖木儿的支持下统一了金帐汗国东西两部,重现了短暂的辉煌。

    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力量恢复后,他试图挑战自己曾经的恩主和庇护者——那位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跛子战神,帖木儿帝国的缔造者,埃米尔·帖木儿。

    帖木儿与脱脱迷失的关系,充满了利用、背叛与复仇的戏剧性。

    帖木儿最初扶持脱脱迷失统一金帐,意在建立一个对抗北方草原其他威胁(如白帐汗国)的缓冲区和盟友。

    然而,脱脱迷失统一后野心膨胀,不仅拒绝臣服,更在1387-1388年、1391年两次悍然入侵帖木儿帝国在中亚的富庶核心领地,兵锋直指撒马尔罕!

    这彻底激怒了帖木儿。

    这位以铁血和复仇着称的征服者,视此为奇耻大辱。

    他放下了其他方向的征服,倾尽帝国之力,对金帐汗国发动了毁灭性的报复性远征。

    1在昆都尔察河畔,帖木儿以少胜多,重创脱脱迷失主力;

    在不久前的捷列克河战役中,帖木儿更是彻底粉碎了脱脱迷失最后的抵抗力量。

    帖木儿大军随后如同燎原之火,席卷金帐汗国腹地,焚烧城市,屠杀抵抗者,摧毁经济基础,将这片曾经丰饶的土地化为焦土。

    脱脱迷失众叛亲离,狼狈逃亡,最终只能带着残兵败将,困守于都城萨莱。

    此刻的萨莱城,早已不复昔日的荣光。

    高大的夯土城墙在帖木儿军持续数月的围攻和投石机的轰击下,布满了触目惊心的裂痕和缺口。护城河早已被填平或染成暗红色。

    城内,景象更是凄惨,粮食早已耗尽,能吃的牲畜、皮革甚至树皮草根都所剩无几。

    饥荒和瘟疫在狭窄的街巷中蔓延,尸体堆积如山,来不及掩埋,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

    曾经骄傲的金帐武士,如今面黄肌瘦,甲胄破损,握着武器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绝望如同瘟疫,侵蚀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支撑着他们还未彻底崩溃的,只剩下对帖木儿屠城传言的恐惧,以及最后一丝作为草原战士的、近乎顽固的倔强。

    城外,帖木儿帝国的大军营盘如同钢铁丛林,绵延数十里,旌旗蔽日。

    身穿各色札甲、锁子甲的精锐骑兵(多为突厥、波斯裔),以及来自帝国各地的强悍步兵,包括善用火器的奥斯曼雇佣兵、来自呼罗珊的重装步兵,将萨莱城围得水泄不通。

    数量庞大、结构精良的攻城器械——巨型配重投石机(回回炮)、攻城塔、撞车——如同狰狞的巨兽,静静地匍匐在阵前,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