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84章 要不,咱们认个亲戚咋样?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第84章 要不,咱们认个亲戚咋样?

    半个小时后。

    县报记者,医院宣传人员围在会议室里,忙前忙后地记录,拍照。

    一直到傍晚下班,众人方才陆陆续续地散去。

    王川终于获得和钱慧芳单独对话的机会。

    这年月办事,有钱不是万能的。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要给大哥谋个铁饭碗,只靠花钱可不行。

    距离张家屯不远处东风林场。

    属于当地最大的国有林场,而且没有之一。

    福利待遇丝毫不亚于城市的大企业,大工厂。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部由单位负责。

    就连衣服鞋子,单位也会定期发放。

    工作岗位越艰苦。

    能够得到的待遇越多。

    后世。

    伐木工和煤矿工人这类重体力劳动者,代表着收入少,风险高。

    现如今。

    全都是体面人。

    “小同志,你家长辈的身体,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要是还需要进行一些检查,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度过了最开始的匪夷所思,钱慧芳已经逐渐看清了眼前到底是怎么回事。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爱人黄石的单位即将招收正式工。

    估摸着眼前的年轻人,是奔着这件事情而来的。

    “唉,多谢钱科长观念,我二叔的身体好得差不多了,就是放不下欠您的医药费。”

    王川唉声叹气道:“受人恩果千年记,您出于好心替我二叔垫付医药费,这笔钱您就算不要,我二叔和我们全家,心里也总是过意不去。”

    “钱科长,我这次带人过来,除了替我二叔感谢您,还有件事想和您商量一下。”

    “什么事?”

    钱慧芳顺着王川的话问道。

    “您是菩萨心肠的好人,能不能好人做到底,买了我家的祖宅。”

    “买你家的祖宅?”

    钱慧芳大吃一惊。

    王川走到钱慧芳身边,神秘兮兮说起他家在县里有一套破败的祖宅。

    荒废多年,一直无钱修缮。

    加上现有的户口制度。

    农村户籍即便住在城里,也享受不到城里户口的各项待遇。

    索性就将房子一直荒废着。

    一场大病下来。

    二叔家的积蓄花得干干净净,而且还欠了不少的外债。

    纵然钱慧芳不急着要,其他人的饥荒也要买上还。

    这个时候。

    卖房成了二叔一家唯一的选择。

    钱慧芳大脑已经完全短路了。

    原以为王川带人过来给自己添光增彩,已经算是别开生面地走后门了。

    万万没想到。

    竟然还有下文。

    王川苦兮兮道:“钱科长,我二叔也是没办法,这才求到您这位好心人身上,要不我先带你去看看房子,您要是觉得可以,咱们再说价钱的事情?”

    “这……好吧,那我就和你去看看。”

    钱慧芳稍做犹豫,换下白大褂就要跟王川出门。

    东风林场位于深山老林。

    福利待遇好是好,问题是你有钱也没地方花。

    跟丈夫闹了好多年,黄石总算是动用关系将妻子调到县城上班。

    人离开了穷山沟,各种问题也出现了。

    按照规定。

    两地分居的夫妇,基本不会分配到单独的住房。

    因此。

    钱慧芳只能住医院职工宿舍。

    和另外两名同事共用一间房。

    下面的几个孩子,也都在林场上班。

    孤身一人钱慧芳想要得到分配到住房。

    没个十年八年,恐怕是等不到。

    纵然知道,王川送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

    可是一想到和其他人挤在一个屋里生活。

    钱慧芳鬼使神差地决定去看看。

    没多久。

    钱慧芳和王川骑着自行车,一块来到了荒废的大院子门口。

    “这么大的房子,真是你家的祖宅?”

    望着前面破烂不堪,面积还挺大的房子,钱慧芳内心一阵躁动。

    破点怕什么,修修就是了。

    东风林场别的不多。

    木料和职工一大堆。

    王川淡笑道:“不是我的,是我二叔的。”

    “钱科长,咱们进去瞧瞧吧。”

    钱慧芳抿了抿嘴唇,迈步走进里面。

    一圈转下来,钱慧芳爱死了这套房子。

    同时。

    王川见缝插针。

    提及买卖房屋不被政策所允许。

    但是赠送,换房。

    这些都是可以的。

    “可我家没有私房啊……”

    钱慧芳犯了难。

    “要不,咱们认个亲戚咋样?”

    王川冷不丁地提议。

    换房不行,那就改成亲戚间的无偿赠送。

    街道办这边,王川有认识人。

    只要钱慧芳两口子没问题,随时都能去街道办完成过户。

    “多少钱?”

    “五十。”

    “咱们马上就是亲戚了,钱什么的好说,先把房子的事情落实下去,给多给少,都是个心意。”

    王川打蛇谁棍上,当即改口喊了一个姐。

    钱慧芳沉思片刻,满面笑容道:“小王,你明天不回去吧?”

    “嗨,姐,我这边你就管了,先把你家的事情办好。”

    “那行,我一会儿就给你姐夫打电话,让他亲自过来一趟。”

    自打看到眼前的这套破房子,钱慧芳的心思全都挂在了上面。

    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不用再和人挤在一起生活。

    院子里还能养花种草。

    几个孩子歇班的时候,还能时不时进城看她。

    不用去住破破烂烂的招待所。

    “老黄,你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连夜来一趟县城,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告别王川,钱慧芳骑上自行车返回医院。

    拿着单位的电话,紧急联系丈夫黄石。

    别问为什么,马上过来就是了。

    另一边。

    县城郊外的空地上。

    一大群人排着队,满脸喜色地从王川手里接过粮票。

    一人一张。

    每张粮票二斤面额。

    没错。

    跟随王川过去送感谢信的老百姓,都是他花粮票雇来的托。

    全部来自附近各知青点的知青。

    “王哥,我真是想不明白,不就是个铁饭碗嘛,至于搞得这么复杂吗?”

    一旁的小魏不止一次感觉,王川纯属钱多烧的。

    雇了一百多名知青当托。

    一口气撒出去两百多斤粮票。

    将这些粮票集中起来,再搭上买房的钱。

    差不多能在百货商店买个临时工的岗位。

    如果再多掏三五百,转为正式工也不是不可能。

    何必非要去林场上班。

    遭哪个罪呢。

    “小魏,送礼和找工作一样,不是礼物越贵重,越能办成事。”

    “你眼中一无是处的林场职工,铁饭碗的硬度未必不如百货商店的职工。”

    王川没有多做解释。

    继续给托们发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