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354章 打着大队的招牌做买卖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第354章 打着大队的招牌做买卖

    “张大叔,磨豆腐这门手艺,你们老张家有不少人会,我将多出豆腐的办法告诉给大家,大队出人出工具,我负责将豆腐加工成五香豆干,联系东风林场,从他们手里多买一些调味料。”

    王川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大有可为。

    滔滔不绝地将想法详细说给张铁山。

    豆腐买卖不同于王川向东风林场卖兽肉。

    买卖兽肉,王川有猎人证。

    可以光明正大地与各个单位进行交易。

    这一次卖的是豆腐加工品,而非是山中的猎物,猎人证自然也就没了用处。

    王川需要打着张家屯大队的招牌。

    以大队的名义向外边销售豆干。

    如果是以个人身份往外卖,小打小闹没啥。

    一旦成了规模。

    各单位内部的保卫科,肯定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的老天爷!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几百斤几百斤的往外卖,这……这能挣多少钱?”

    张铁山将王川拉到磨坊里头。

    “一斤黄豆能出一斤半五香豆干,扣掉杂七杂八的花销,一斤挣四毛钱是可以保证的。”

    “您想想看,一斤黄豆挣四毛钱,做得越多,咱们大队挣得越多。”

    “用豆干向边疆农场换粮食,还可以卖给我姐夫的东风林场,有了这门副业,您还怕今年大队过不了一个好年?”

    王川不动声色地诱惑道。

    “这事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张铁激动归激动。

    倒也没有完全被王川口中的利润迷花眼睛。

    打着生产大队的招牌出去换东西。

    一旦出事,不但王川要受牵连。

    大队这边同样脱不了干系。

    “投机倒把的性质是什么?个人不经允许贩卖农副产品,没有任何手续,这是投机倒把。”

    “咱们做的是公对公的协调交换,大队将剩余农副产品以平价兑换的方式拿出去,换取其他单位的生活物资,怎么能算是投机倒把呢?”

    只要不涉及钱,王川认定天王老子来了,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况且。

    公社冯主任对张家屯大队还是非常器重的。

    只要冯前进不找大队的毛病。

    公社的那帮人,纵然有人想跳出来找点麻烦。

    恐怕也要掂量掂量。

    至于县里的那些大人物,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

    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生产大队到底在倒腾些什么。

    “这样吧,你先把豆腐送回家,然后来一趟队部,我把几个生产队长叫来,大家一起合计合计。”

    思来想去,张铁山觉得还是应该再稳妥稳妥。

    取得全体生产队长的认可,这件事情才能着手去办。

    如果有生产队长提出反对意见。

    还要好好寻思寻思。

    大量贩卖豆制品,性质不同于别的事。

    用大队名义和边疆农场,东风林场进行物资交换。

    事关全大队的前途。

    老张家即使再霸道。

    这件事情上,张铁山也不能做独断专行的举动。

    “阿川,你做了这么多的豆腐。”

    “秀云,你去找一趟抗美和青峰,让他们将我放在磨坊门口的东西搬回来,省得被别人给拿走了。”

    回到家,王川灌了一肚子凉水,转身就要继续出门。

    “你还要干啥去?”

    徐秀云忙问道。

    “去一趟队部开会,过会儿就回来了。”

    事情八字才有的一撇,没有彻底敲定之前,王川打时不准备告诉徐秀云。

    不多时,几名生产队长陆陆续续进到大队部。

    看到人都到了,张铁山说道:“冷不丁叫大家伙过来开会,是有个事和你们商量商量。”

    几人闻言不以为然地抽着烟,聊着天。

    张家屯屁大点的地方,哪有那么多的大事小情。

    无非是上级下达某些精神,需要各队队长通知下去。

    “老张,咱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别整这些景了,有啥话你就说吧。”

    “就是,看你搞得这么严肃,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张家屯捅了篓子,公社要拿咱们当典型呢。”

    “眼瞅着就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了,你赶紧说吧,说完我们也好回去吃饭。”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没有将今天这场临时会议当成一回事。

    “静一静,听我说。”

    张铁山拍了拍桌子,打断众人的喧哗,说道:“今天一大早,我和小川去咱们屯子的磨坊做了几十斤豆腐,你们知道一斤豆子能出多少豆腐吗?整整三斤。”

    相比于传统做法,王川的做法可以多出半斤豆腐。

    通过调味料对豆腐进行二次加工,将豆腐做成可以长时间保存,不易破碎的五香豆干。

    豆腐干不算啥稀奇的东西。

    往年秋天的时候,不少人家会将做好的豆腐切成片,晾晒成干留着冬天加餐。

    没过多久,大队部鸦雀无声。

    先前不当一回事的几位生产队长,目光古怪地看向王川。

    王川开口道:“几位队长,这里没有外人,大家怎么想的尽管说,要是觉得有啥毛病,咱们再一块商量商量对策。”

    “你们怎么看?”

    一名生产队长看向其他人。

    听完了王川的想法,大伙都有些心动。

    觉得这个主意好,可谁也不敢率先开口支持。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这事闹大了,上面派人追究下来。

    谁第一个开口支持,就要扛最大的一口黑锅。

    张铁山一眼看出众人的小心思,说道:“老子不是曹三炮,干不出过河拆桥的事情,今天的话哪说哪了,出了这个门,没人揪你们抓小辫子。”

    “都别磨叽了,成不成给个痛快话。”

    “不论卖多少钱,王川和咱们大队一家一半。”

    看到有人露出不情愿的表情,张铁山板着脸,冷冷地说道:“别觉得王川多拿多占,人家的本事值这么多的钱,他要是不提,自己偷偷地干,咱们大队一毛钱都捞不到。”

    “王川拿一半,剩下一半的归集体所有,今年过年是吃糠喝白开水,还是大鱼大肉,你们自己掂量掂量吧。”

    张铁山开门见山地告诉众人,想要过好日子,就要有担风险的心理准备。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大饼。

    更不会出现不劳动,就能取得的收成。

    王川办法多少有些犯忌讳。

    但只要形成集体决议,亮出大队的招牌,就构不成投机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