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 第234章 分封与郡县,阴谋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第234章 分封与郡县,阴谋

    碍于前面耽搁太久。

    奉帝后续也是加快了脚步。

    先按例游览稷下学宫,还在桃林参与辩论。由冷谦亲自主持,卜算子作为顾问,议题就是分封和郡县孰优孰劣。

    双方激情争辩,皆是引经据典。最开始还算有来有回,可逐渐就被郡县所彻底代替。大奉自立国起,分封已有数百年,四大异姓王几乎占了半壁江山。田姓篡齐,楚王叛变,晋王叛国……类似的事发生太多了。

    很明显,异姓王就是大奉的不安分因素。如果能吞并他们疆土,大奉将会成为古往今来都未有的超级大国!

    当然,反对声也是有的。

    在他们看来奉帝权利需要制约。

    异姓王就能起到这用处。

    并且逼迫奉帝重视民生!

    若是百姓过得不好,起码还能流窜至异姓王处混口饭吃。

    双方是互不相让,你来我往。就算当着奉帝的面,他们也不害怕。一个个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演变到后来直接是要拔剑对砍。

    千万别误会,他们真是读书人。纯粹是大奉素来尚武,要是连剑都不会用,谁会听你讲道理?

    所谓六艺,其实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面的射就是射箭,御就是御车,岂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好在冷谦及时出面,劝住了他们。双方各有看法很正常,有时无需争论出个对错。时代不同,所推行的政令也会改变。立国之初,需要异姓王守边。如今大奉疆土成倍增加,像鲁王已无守边的可能。如此,异姓王反而成了拖累。

    对于他们的争论,田仲勋脸色相当难看。他当初也曾是稷下学宫的座上宾,并且多次到访。这回以分封和郡县为题,明摆着就是投名状。

    坚持分封的,以后恐怕都难受到重用。本来如神机阁中立的稷下学宫,很可能会步六艺书院的后尘!

    “这群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田仲勋愤然一掌劈在桌上。

    顾渊则是站在旁边,不发一言。

    门外都有亲卫看守。

    冰鉴散发出丝丝凉意。

    田仲勋转过身来。

    死死注视着顾渊。

    “你也都听到了吧?”

    “这就是有意为之!”

    “奉帝已经亮出了他的獠牙!”

    “就是想要削我们的王权!”

    “他不让我们活,他也别想好过!”

    田仲勋恶狠狠地咆哮着。

    他混迹多年,还是头次看走眼。

    当初老宁王战死,他带兵进了长安。那时奉帝在他面前装出副惶恐的模样,还质问他想要做什么。听说他是担心宁王死后发生兵变,奉帝才松了口气。还说大奉不仅仅只有宁王,还有异姓王这等国之柱石,未来还要靠他们挑起大梁。

    奉帝一直都在隐忍!

    这些年都在纵容他们!

    如今宁阙继任王号,又在北伐时立下大功,让奉帝的位置更为稳固。此次说是东征高句丽,怕不是还要对付他。

    “王爷有何计划?”

    “这些你不必管。”田仲勋面露冷意,森然道:“你的任务是先操练舟师,将军队管好。用你自己的办法,在关键时刻倒戈,整死宁阙!没了宁阙的奉帝,就是没牙的老虎,不足为惧!”

    奉帝这人不可小觑。

    擅于隐忍的人,往往更难对付。

    既然他想削藩,就要承担后果!

    整死宁阙,他就顺势吞并临淄和鲁地。

    如此,他手里就足足有五个郡。

    他已通知了晋王和楚王。

    届时便兵分三路进攻长安,三家瓜分大奉,自立为帝。当初田姓先祖能够篡齐,现在他田仲勋就能篡奉。这么多年,也该改弦更张了!

    当然,知道这些的越少越好。

    田仲勋甚至都没打算和顾渊说。

    “王爷放心!”顾渊面容狰狞,站起身道:“我现在苟活着的意义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整死宁阙。我活不活都不重要,我就只想杀了他!”

    “好!”

    田仲勋潇洒起身,赞赏点头。

    他会举荐顾渊为将,也是这原因。

    死过一次的人,才能无所畏惧。

    顾渊本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他仅存的自尊,也被宁阙所践踏,彻底踩碎成齑粉。所以顾渊现在就只有个想法,那就是和宁阙同归于尽!

    “本王得先回胶东,后续本王会派兵至临淄。他们都是世代为本王卖命,你好好操练,勿要丢脸。”

    “此外,你给本王记住。”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现在还没到翻脸的时候。”

    “你给本王好好忍着!”

    “王爷放心!”

    顾渊坚定点头。

    他和齐王目的相同。

    都是要整死宁阙!

    ……

    ……

    天子车驾沿着官道而行。

    奉帝难得的闭目养神。

    宁阙陪在旁边,幽幽叹息。

    这几日奉帝就没闲下来过。

    每日行程安排得满满的。

    “到哪了?”

    “快到盐场了。”

    “好。”奉帝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轻声道:“朕至今都还未见过大海,此次也是机会难得。朕听人说海外有三座神山,山上则有传说中的不死药。”

    “这是胡扯……”

    “哈哈哈!”

    奉帝也是一笑,打趣道:“朕当然也不信。只是海外有太多秘密,朕实在是好奇得很。小宁,朕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你。能够带兵打仗,驰骋疆场,领略大奉各地美景。可朕只能独留未央宫,什么都没有……”

    “打仗真没那么好。”

    宁阙轻轻摇头。

    他算是最厌恶打仗的。

    他见不得那些袍泽死在面前。

    被战马踩踏成肉泥!

    被弓弩射成马蜂窝!

    被兵器拦腰斩断!

    这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每次回到泾阳,他看着百姓家门口的白色灯笼,都会长叹口气。可是他没的选,只能尽可能地减少死伤。

    “不提这些了。”

    “咱们是各有各的难处。”

    “也许当个普通百姓也是件好事。”

    奉帝看向窗外,“小宁,朕过几日便要回长安了。后面的路,就只能靠你自己走。”

    “臣弟都知道。”宁阙笑了起来,抬手道:“臣弟会以最快速度,将临淄发展起来。一年后,便可起程东征!”

    “好,朕会等你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