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394章 依法制裁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第394章 依法制裁

    法院的法槌落下,发出清脆而威严的声响,旁听席上瞬间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掌声,那声音里混杂着激动、释然,还有对正义到来的感慨。林江坐在第三排,目光落在被告席上,张某和李总穿着灰扑扑的囚服,头发凌乱,早已没了往日的风光。他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工地上见到他们的场景——那时张某穿着笔挺的西装,正拍着胸脯向围观的群众保证“我们用的都是实打实的国标钢筋,质量绝对经得起检验”,李总则在一旁点头哈腰地附和,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说着“张总说的是,我们这钢筋,那都是顶呱呱的”。

    庭审足足进行了整整三天,每一天都充满了紧张的交锋。

    第一天,法庭内气氛凝重,控方律师站在讲台上,镇定自若地操作着电脑,将一份份证据逐一投影在法庭的大屏幕上。这些证据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打着被告的心房。

    首先呈现在大屏幕上的是那份被篡改的检测报告原件。报告上的文字和数据清晰可见,实验室老周的签名歪歪扭扭,与他平日里正常的笔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显然是一份伪造的文件,其真实性令人质疑。

    接着,银行流水单的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每一笔转账的时间、金额都与不合格钢筋的送货日期精准对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这无可辩驳的事实,让被告的脸色变得愈发苍白。

    最后,一段供应商车间的监控录像被播放出来。尽管画面有些晃动,但仍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工人们将一堆堆废料掺入合格钢筋中的场景。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自然,仿佛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种冷漠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人不寒而栗。

    就在这时,张某的辩护律师突然站了起来,他的声音高亢而激昂:“反对!”他试图以“检测流程不规范”为由,推翻控方所提供的证据和结论。然而,他的抗议在如此确凿的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但他的话音刚落,就被法官严肃地驳回——林江早已请了业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检,那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复检报告,与最初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铁证如山,不容辩驳。

    第二天的焦点集中在了工程安全上。控方请来的结构专家带着厚重的资料和模型,用清晰的3d动画演示了不合格钢筋对建筑的致命影响:“3号楼地基若采用这批抗拉强度不足的钢筋,其承重能力将大幅下降。根据模拟计算,在七级地震中,整栋楼会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坍塌,原本标准的8分钟疏散时间,将被压缩至3分钟,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居民根本无法及时撤离,后果不堪设想。”

    旁听席上的业主们听到这里,纷纷倒吸一口冷气,脸上满是后怕。坐在前排的王阿姨再也忍不住,捂着嘴哭出声来——她的儿子一家,就买了3号楼的房子,若是真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一天的辩论异常激烈,双方律师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李总的律师辩称“供应商只是按订单生产,客户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不应对建筑商的使用环节负责”,话音未落,就被控方律师拿出的聊天记录狠狠驳斥:“我们有证据显示,李总在明知这批钢筋将用于居民安置房建设的情况下,主动向张某建议‘用非标钢筋能省三成成本’,这绝非简单的过失,而是蓄意共谋!”

    判决宣读的那一刻,整个法庭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法官身上。

    “被告人张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

    张某猛地抬起头,原本浑浊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嘴巴张了又张,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终只能颓然地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

    “被告人李总,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参与共谋,情节严重,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

    李总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倒在被告席上,脸色惨白如纸。当法警上前架起他时,他嘴里还在含混不清地重复着“我只是个卖钢筋的……我只是个卖钢筋的……”

    其他涉案人员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篡改报告的实验室老周,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建筑商的质检员玩忽职守,被判两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连当初受张某指使威胁林江的那几个混混,也因寻衅滋事罪各自领了六个月拘役。

    走出法院时,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林江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王阿姨带着几位业主快步围了上来,眼眶红红的,非要给林江鞠躬:“林工,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坚持到底,我们住进去都不知道哪天会出事啊!”林江连忙扶住她,看着人群里一张张释然的脸,那些曾经被威胁的夜晚、被百般阻挠的调查、被无端质疑的时刻,仿佛都在这一刻有了沉甸甸的意义。

    媒体的闪光灯在不远处不停闪烁,记者们追着刚走出法院的法官追问判决依据,又围上受害者家属采访感受。林江悄悄退到人群外,不想被过多打扰。这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妻子发来的消息:“儿子今天在幼儿园听老师说了新闻,说爸爸是英雄,晚上非要吃你做的红烧肉呢。”

    他看着信息,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回复道“马上回”,然后转身走向地铁站。街角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这次判决的新闻,画面切到了城东重建项目的工地,新的合格钢筋已经运抵,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拆除之前不合格的地基,阳光下,工地围墙上“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

    林江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走出地铁站时,他看到住建局门口新贴出的公告:全市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建筑材料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从生产源头到流通使用,全程留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他摸了摸口袋里那份检测报告的副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明天,还有新的任务在等着他,守护更多人的安全,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