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相亲于莉 第371章 全院大院风云起,易中海栽跟头
娄晓娥一听见“全院大会”四个字,眼睛亮得像淬了星子,手里的抹布往桌上一扔,拽着何雨水的手腕就往外跑。
她跑到门口还回头嚷:“傻柱,房门帮我带上啊!”
那股子雀跃劲儿,活像笼里刚放出来的雀儿。
何雨柱望着她轻快的背影,嘴角勾着无奈的笑——
这娘们,就爱凑这些热闹,也难怪,先前在后院闷了那么久,不管院里出点啥动静都觉得新鲜。
文丽拉着佟丽雅的手起身,佟志紧随其后,三人轻声说着话往外走。
佟丽雅经过时,辫梢的红布条轻轻扫过何雨柱胳膊,带起一阵微痒的风。
湘茹慢腾腾地收着桌上的空杯,眼角的余光却总往何雨柱那边飘,脚步黏在原地,显然是等着他。
于莉拉着于冬梅落在后面,看她这模样,忽然凑近何雨柱,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促狭的笑:“下午那茬,没成?”
何雨柱喉结轻轻滚了滚,眼底漾着点没说尽的怅然,苦笑着说道:“嗐,就差那么一丝丝……偏被娄晓娥那冒失鬼撞了个正着,好好的势头,全给搅散了。”
话落时,他眼角的余光不经意扫过湘茹,见她耳根红得快要滴血,指尖绞着衣角的力道又重了几分,喉间不自觉泛起点哑,嘴角却勾着点若有似无的笑。
“噗嗤——”于莉搂着于冬梅笑出声,眼尾的纹路都浸着打趣,眼神往湘茹那边溜了溜。
于冬梅也跟着抿嘴笑,伸手轻轻碰了碰湘茹的胳膊,声音压得低低的:“柱子这话说的,倒像是好事多磨,就差最后那点火候似的。”
湘茹耳朵本就尖,被这话一挑,脸颊“腾”地红透,连脖子根都漫上了粉晕。
她慌忙稳住力道,指尖无意识地把衣角绞成了团,偏要梗着脖子装作没听见,脚步却像被什么牵着似的,悄悄往何雨柱身边靠了靠,肩头贴上他的胳膊,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何雨柱关好门,转身见湘茹还低着头,耳尖红得像抹了胭脂,忍不住笑了:“走了,再慢,院里的热闹都散了。”
湘茹“嗯”了一声,声音细得像,抬眼时飞快地瞟了他一下,又赶紧低下头,脚步却跟得紧了,胳膊肘偶尔不经意地蹭过他的袖子,像有小羽毛在心上轻轻挠。
灯光落在她泛红的侧脸,连睫毛上都像沾了层暖融融的甜。
一行人往中院走,夜风吹得槐树叶沙沙响。
何雨柱瞥了眼身旁低着头的湘茹,忽然开口跟于莉姐妹说道:“我跟湘茹商量好了,过阵子回她乡下老家办场简单的婚事,总不能让人家姑娘一直悬着。”
于冬梅闻言先笑了,眼神落在湘茹通红的脸上,语气带着点过来人似的通透:“应该的,这才像个样子。好歹人家大姑娘跟了你一场,总得给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于莉也跟着笑了,胳膊肘往何雨柱身上一撞,眼尾带着些促狭:“说起来,我跟冬梅还合计着,今晚把里屋那张大床让给你们呢——看来是用不上了,你啊,就再忍两天吧。”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湘茹的脸“腾”地红透了,连脖子根都染上层绯色,头垂得更低,脚步都有些发飘。
她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手指绞着衣角,指尖都泛了白。
于莉看她这模样,偷偷掐了何雨柱胳膊一把,力道不轻不重。
何雨柱“嘶”地吸了口凉气,故意夸张地龇牙咧嘴,手捂着胳膊直嚷嚷:“哎哟喂,谋杀亲夫啊?”
“谁让你招人家湘茹妹子的。”
于莉笑得眉眼弯弯,眼角那点因生活操磨出的细纹都舒展开了——
自从在供销社谋了正式工作,手里攥着铁饭碗,这辈子算有了踏实依靠,对何雨柱的那些风流韵事,看得就更淡了。
用她私下跟于冬梅说的话来讲:“咱们家是男的,反正出去吃不了亏。他只要在外头做得稳当些,别真闹得满城风雨丢了脸面,也就随他去了。”
于冬梅也跟着笑起来,银铃似的笑声在夜里荡开。
湘茹被这笑声烘得更不好意思,却忍不住偷偷抬眼。
见何雨柱正朝她挤眉弄眼,眼底那点坏笑里带着藏不住的关切,心里那点羞臊忽然就淡了,反倒觉得松快了些,脚步也跟着轻快了几分。
夜风卷着桂花香飘过来,混着方才屋里没散尽的气息,缠缠绵绵的,像极了此刻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中院那盏昏黄的路灯垂在树桠间,灯芯忽明忽暗地跳,把树影投在地上,摇摇晃晃的,倒像是谁在底下悄悄挪着步子。
月光从云层里钻出来,清冷冷地洒在青砖地上,刚够照亮人们脚下的路。
陆陆续续有人从各屋钻出来,脚步声、咳嗽声、压低的议论声混在一块儿,眨眼间就把中院填得熙熙攘攘——
前院的三大爷揣着手踱过来,后院的二大爷刘海中腆着肚子慢慢走来,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聋老太都在易中海家里扒着门框探脑袋,眼神在人群里溜溜转。
贾张氏早就踩着小碎步凑到了最前头,俩胳膊往腰上一叉,斜眼瞥着易中海家的方向,嗓门亮得能掀了房檐:“哼,我就知道易中海这老小子早晚要出事!
平日里装得人五人六,出了这么丢人的事儿,我看他还咋端着那架子!”
她故意把话喊得满院都听见,嘴角撇着,眼里那点幸灾乐祸的笑直往外冒。
跟在后面的贾东旭急得脸都红了,想拉贾张氏的胳膊又不敢,只能在原地小幅度蹦跶,嘴里嗫嚅着“妈,您少说两句……”,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似的。
他心里头火烧火燎的,可那点想拦着的勇气,在他妈那横眉立目的架势面前,早就缩成了一团,哪敢真跟他亲妈理论半句。
二大妈跟在刘海中身后,手在围裙上蹭来蹭去,嘴里不停念叨“这可咋好”,眼里的光却亮得很,恨不能立马把前因后果扒得明明白白。
三大妈更直接,拽着三大爷的袖子踮脚往前凑,压低声音却故意让旁边人听见:“我瞅着不对劲,怕是有热闹看了……”
这几位往那儿一站,明里暗里的眼神撞在一处,全透着股“就等着看易中海栽跟头”的热切。
人群最后头,一大妈悄悄站着,手里还攥着刚纳了一半的鞋底。
她没敢往前凑,就那么定定地望着被围在中间的易中海,眉头轻轻蹙着,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关切。
她的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什么,只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该怎么帮老伴解围。
易中海刚被李干事拽到槐树下,脊梁骨就跟被无数根细针扎似的,密密麻麻地疼——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戳人的鄙夷,有看笑话的兴奋,还有按捺不住的热乎劲儿,裹着晚风往他身上扑,烧得他脖子根红透了,连带着耳尖都烫得厉害。
不过在派出所待了几天功夫,他鬓角竟生生染了层白霜,看着比往日苍老了足有十岁。
路灯的光斜斜打在他脸上,一半亮一半暗,把那点强撑的镇定照得七零八落。
身上那件灰布工装皱得像团揉过的废纸,袖口磨破了边,还沾着几块洗不掉的污渍;
裤子膝盖处磨得发亮,裤脚卷着没放下来,露出脚踝上沾着泥点子的旧布鞋,鞋帮都塌了,走起路来趿拉趿拉响。
平日里最注重脸面的他,此刻连头发都乱糟糟地支棱着,平日里端得笔直的腰板不知何时微微塌了些,手死死攥着袖口,指节攥得发白,指腹都快嵌进布眼里。
偏还得梗着脖子,生怕稍一松劲,那点体面就彻底碎在人前。
方桌摆在院子当间,平日里三位大爷议事时坐的位置,此刻正坐着街道办的李干事和刘大妈。
李干事穿着洗得发白的干部服,眉头拧成个疙瘩;刘大妈揣着手,脸上带着股不赞同的严肃。
俩人身侧立着两个民兵,肩上的长枪闪着冷光,直挺挺地戳在那儿,把气氛压得沉甸甸的。
这位置,往日里易中海向来是稳稳坐中间的,如今却只能站在桌前,像个待审的犯人。
“都静一静!”李干事把搪瓷缸子往桌子上一磕,火星子溅起来,“易中海这事儿,说出来都嫌臊得慌!”
“一大把年纪了,夜里不去睡觉,专往那‘半掩门’的屋里钻——
甭管人家是什么路数,他一个当长辈、挂着‘一大爷’名头的,大半夜往年轻姑娘屋里跑,像话吗?
巡逻队当场堵在门口,人赃并获!这叫什么?这叫老不正经,这叫道貌岸然!”
“半掩门”三个字像块石头扔进滚水里,人群“轰”地炸开了。
几个半大的小子吹起了口哨,被自家大人照着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却还咧着嘴偷笑;
媳妇们抱着孩子往一块儿凑,压低了声音咬耳朵,眼角的余光却不住往易中海身上瞟。
刘大妈往前站了半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清了清嗓子:“街道办已经研究过了——
易中海身为院里管事大爷,做出这等不齿之事,不配再担此职!从今日起,撤销他管事大爷的身份!
不光如此,这事还得通报给他上班的轧钢厂,让厂里也知道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罚他从明天起去打扫胡同口的公厕,早晚各一次,为期三个月,什么时候把活儿干利索了,什么时候再说别的!必须给街坊四邻一个交代!”
易中海浑身一震,像是被人兜头浇了桶冰水,方才还强撑着的脖子猛地塌了下去。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像堵着团棉絮,只发出嗬嗬的哑声。
尤其是听到“通报轧钢厂”几个字,他眼一黑,差点栽倒在地,亏得身后有人扶了一把,才勉强站稳,脸色白得像张纸,嘴唇抖得不成样子。
这话一出,人群里又起了阵低低的骚动,有人点头,有人撇嘴,却没人敢大声议论。
李干事把搪瓷缸子往石碾子上又磕了一下,声音陡然提高:“行了,闲话少叙!批判大会,现在开始!”
他扫了眼人群,目光落在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身上,“院里的管事大爷不止易中海一个,你们俩先说说,这事到底该怎么看!”
月光恰好从云缝里漏下来,照亮二大爷瞬间挺直的腰板,三大爷则飞快地眨了眨眼,手在袖管里不知打着什么算盘。
人群霎时静了,所有目光都齐刷刷投了过去。
她跑到门口还回头嚷:“傻柱,房门帮我带上啊!”
那股子雀跃劲儿,活像笼里刚放出来的雀儿。
何雨柱望着她轻快的背影,嘴角勾着无奈的笑——
这娘们,就爱凑这些热闹,也难怪,先前在后院闷了那么久,不管院里出点啥动静都觉得新鲜。
文丽拉着佟丽雅的手起身,佟志紧随其后,三人轻声说着话往外走。
佟丽雅经过时,辫梢的红布条轻轻扫过何雨柱胳膊,带起一阵微痒的风。
湘茹慢腾腾地收着桌上的空杯,眼角的余光却总往何雨柱那边飘,脚步黏在原地,显然是等着他。
于莉拉着于冬梅落在后面,看她这模样,忽然凑近何雨柱,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促狭的笑:“下午那茬,没成?”
何雨柱喉结轻轻滚了滚,眼底漾着点没说尽的怅然,苦笑着说道:“嗐,就差那么一丝丝……偏被娄晓娥那冒失鬼撞了个正着,好好的势头,全给搅散了。”
话落时,他眼角的余光不经意扫过湘茹,见她耳根红得快要滴血,指尖绞着衣角的力道又重了几分,喉间不自觉泛起点哑,嘴角却勾着点若有似无的笑。
“噗嗤——”于莉搂着于冬梅笑出声,眼尾的纹路都浸着打趣,眼神往湘茹那边溜了溜。
于冬梅也跟着抿嘴笑,伸手轻轻碰了碰湘茹的胳膊,声音压得低低的:“柱子这话说的,倒像是好事多磨,就差最后那点火候似的。”
湘茹耳朵本就尖,被这话一挑,脸颊“腾”地红透,连脖子根都漫上了粉晕。
她慌忙稳住力道,指尖无意识地把衣角绞成了团,偏要梗着脖子装作没听见,脚步却像被什么牵着似的,悄悄往何雨柱身边靠了靠,肩头贴上他的胳膊,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何雨柱关好门,转身见湘茹还低着头,耳尖红得像抹了胭脂,忍不住笑了:“走了,再慢,院里的热闹都散了。”
湘茹“嗯”了一声,声音细得像,抬眼时飞快地瞟了他一下,又赶紧低下头,脚步却跟得紧了,胳膊肘偶尔不经意地蹭过他的袖子,像有小羽毛在心上轻轻挠。
灯光落在她泛红的侧脸,连睫毛上都像沾了层暖融融的甜。
一行人往中院走,夜风吹得槐树叶沙沙响。
何雨柱瞥了眼身旁低着头的湘茹,忽然开口跟于莉姐妹说道:“我跟湘茹商量好了,过阵子回她乡下老家办场简单的婚事,总不能让人家姑娘一直悬着。”
于冬梅闻言先笑了,眼神落在湘茹通红的脸上,语气带着点过来人似的通透:“应该的,这才像个样子。好歹人家大姑娘跟了你一场,总得给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于莉也跟着笑了,胳膊肘往何雨柱身上一撞,眼尾带着些促狭:“说起来,我跟冬梅还合计着,今晚把里屋那张大床让给你们呢——看来是用不上了,你啊,就再忍两天吧。”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水里,湘茹的脸“腾”地红透了,连脖子根都染上层绯色,头垂得更低,脚步都有些发飘。
她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手指绞着衣角,指尖都泛了白。
于莉看她这模样,偷偷掐了何雨柱胳膊一把,力道不轻不重。
何雨柱“嘶”地吸了口凉气,故意夸张地龇牙咧嘴,手捂着胳膊直嚷嚷:“哎哟喂,谋杀亲夫啊?”
“谁让你招人家湘茹妹子的。”
于莉笑得眉眼弯弯,眼角那点因生活操磨出的细纹都舒展开了——
自从在供销社谋了正式工作,手里攥着铁饭碗,这辈子算有了踏实依靠,对何雨柱的那些风流韵事,看得就更淡了。
用她私下跟于冬梅说的话来讲:“咱们家是男的,反正出去吃不了亏。他只要在外头做得稳当些,别真闹得满城风雨丢了脸面,也就随他去了。”
于冬梅也跟着笑起来,银铃似的笑声在夜里荡开。
湘茹被这笑声烘得更不好意思,却忍不住偷偷抬眼。
见何雨柱正朝她挤眉弄眼,眼底那点坏笑里带着藏不住的关切,心里那点羞臊忽然就淡了,反倒觉得松快了些,脚步也跟着轻快了几分。
夜风卷着桂花香飘过来,混着方才屋里没散尽的气息,缠缠绵绵的,像极了此刻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中院那盏昏黄的路灯垂在树桠间,灯芯忽明忽暗地跳,把树影投在地上,摇摇晃晃的,倒像是谁在底下悄悄挪着步子。
月光从云层里钻出来,清冷冷地洒在青砖地上,刚够照亮人们脚下的路。
陆陆续续有人从各屋钻出来,脚步声、咳嗽声、压低的议论声混在一块儿,眨眼间就把中院填得熙熙攘攘——
前院的三大爷揣着手踱过来,后院的二大爷刘海中腆着肚子慢慢走来,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聋老太都在易中海家里扒着门框探脑袋,眼神在人群里溜溜转。
贾张氏早就踩着小碎步凑到了最前头,俩胳膊往腰上一叉,斜眼瞥着易中海家的方向,嗓门亮得能掀了房檐:“哼,我就知道易中海这老小子早晚要出事!
平日里装得人五人六,出了这么丢人的事儿,我看他还咋端着那架子!”
她故意把话喊得满院都听见,嘴角撇着,眼里那点幸灾乐祸的笑直往外冒。
跟在后面的贾东旭急得脸都红了,想拉贾张氏的胳膊又不敢,只能在原地小幅度蹦跶,嘴里嗫嚅着“妈,您少说两句……”,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似的。
他心里头火烧火燎的,可那点想拦着的勇气,在他妈那横眉立目的架势面前,早就缩成了一团,哪敢真跟他亲妈理论半句。
二大妈跟在刘海中身后,手在围裙上蹭来蹭去,嘴里不停念叨“这可咋好”,眼里的光却亮得很,恨不能立马把前因后果扒得明明白白。
三大妈更直接,拽着三大爷的袖子踮脚往前凑,压低声音却故意让旁边人听见:“我瞅着不对劲,怕是有热闹看了……”
这几位往那儿一站,明里暗里的眼神撞在一处,全透着股“就等着看易中海栽跟头”的热切。
人群最后头,一大妈悄悄站着,手里还攥着刚纳了一半的鞋底。
她没敢往前凑,就那么定定地望着被围在中间的易中海,眉头轻轻蹙着,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关切。
她的嘴唇动了动,终究没说什么,只在心里暗暗盘算着该怎么帮老伴解围。
易中海刚被李干事拽到槐树下,脊梁骨就跟被无数根细针扎似的,密密麻麻地疼——
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戳人的鄙夷,有看笑话的兴奋,还有按捺不住的热乎劲儿,裹着晚风往他身上扑,烧得他脖子根红透了,连带着耳尖都烫得厉害。
不过在派出所待了几天功夫,他鬓角竟生生染了层白霜,看着比往日苍老了足有十岁。
路灯的光斜斜打在他脸上,一半亮一半暗,把那点强撑的镇定照得七零八落。
身上那件灰布工装皱得像团揉过的废纸,袖口磨破了边,还沾着几块洗不掉的污渍;
裤子膝盖处磨得发亮,裤脚卷着没放下来,露出脚踝上沾着泥点子的旧布鞋,鞋帮都塌了,走起路来趿拉趿拉响。
平日里最注重脸面的他,此刻连头发都乱糟糟地支棱着,平日里端得笔直的腰板不知何时微微塌了些,手死死攥着袖口,指节攥得发白,指腹都快嵌进布眼里。
偏还得梗着脖子,生怕稍一松劲,那点体面就彻底碎在人前。
方桌摆在院子当间,平日里三位大爷议事时坐的位置,此刻正坐着街道办的李干事和刘大妈。
李干事穿着洗得发白的干部服,眉头拧成个疙瘩;刘大妈揣着手,脸上带着股不赞同的严肃。
俩人身侧立着两个民兵,肩上的长枪闪着冷光,直挺挺地戳在那儿,把气氛压得沉甸甸的。
这位置,往日里易中海向来是稳稳坐中间的,如今却只能站在桌前,像个待审的犯人。
“都静一静!”李干事把搪瓷缸子往桌子上一磕,火星子溅起来,“易中海这事儿,说出来都嫌臊得慌!”
“一大把年纪了,夜里不去睡觉,专往那‘半掩门’的屋里钻——
甭管人家是什么路数,他一个当长辈、挂着‘一大爷’名头的,大半夜往年轻姑娘屋里跑,像话吗?
巡逻队当场堵在门口,人赃并获!这叫什么?这叫老不正经,这叫道貌岸然!”
“半掩门”三个字像块石头扔进滚水里,人群“轰”地炸开了。
几个半大的小子吹起了口哨,被自家大人照着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却还咧着嘴偷笑;
媳妇们抱着孩子往一块儿凑,压低了声音咬耳朵,眼角的余光却不住往易中海身上瞟。
刘大妈往前站了半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清了清嗓子:“街道办已经研究过了——
易中海身为院里管事大爷,做出这等不齿之事,不配再担此职!从今日起,撤销他管事大爷的身份!
不光如此,这事还得通报给他上班的轧钢厂,让厂里也知道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罚他从明天起去打扫胡同口的公厕,早晚各一次,为期三个月,什么时候把活儿干利索了,什么时候再说别的!必须给街坊四邻一个交代!”
易中海浑身一震,像是被人兜头浇了桶冰水,方才还强撑着的脖子猛地塌了下去。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像堵着团棉絮,只发出嗬嗬的哑声。
尤其是听到“通报轧钢厂”几个字,他眼一黑,差点栽倒在地,亏得身后有人扶了一把,才勉强站稳,脸色白得像张纸,嘴唇抖得不成样子。
这话一出,人群里又起了阵低低的骚动,有人点头,有人撇嘴,却没人敢大声议论。
李干事把搪瓷缸子往石碾子上又磕了一下,声音陡然提高:“行了,闲话少叙!批判大会,现在开始!”
他扫了眼人群,目光落在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身上,“院里的管事大爷不止易中海一个,你们俩先说说,这事到底该怎么看!”
月光恰好从云缝里漏下来,照亮二大爷瞬间挺直的腰板,三大爷则飞快地眨了眨眼,手在袖管里不知打着什么算盘。
人群霎时静了,所有目光都齐刷刷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