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相亲于莉 第377章 易中海:这白眼狼,我不指望了
夜风卷着槐树叶在院墙上打旋,枯脆的叶子擦过砖缝,发出“沙沙”的碎响。
墙根的落叶被吹得打着滚,混着他踉跄的脚步声,夜里的凉意愈发刺骨。
易中海的脚步刚踏上自家门槛,膝盖忽然一软,若不是一大妈死死拽着,怕是要直直栽下去。
门板“吱呀”撞上墙,带起的尘土在月光里打了个旋,正像他此刻七零八落的心绪。
枝头残留的几片老叶被风扯得乱晃,投下支离破碎的影子,落在他佝偻的背上——
那影子抖得厉害,倒像是他这大半辈子攒下的体面,一夜之间就被秋风吹散了。
“先坐下。”
一大妈扶他往炕沿挪,手指触到他袖口的汗,凉意浸人。
批斗会上被人推搡的痕迹还在胳膊上留着红印,领口被扯得歪歪扭扭,沾着不知是谁泼的菜汤。
右肩骨缝里还隐隐作痛——方才民兵那一枪托结结实实砸在那里,此刻动一动都带着钝疼。
易中海垂着头,能感觉到那处肌肉僵得像块石头,方才被枪托砸中的瞬间,他听见自己骨头“咯吱”响了一声,却连哼都没敢哼,只能硬生生扛着。
刚挨到炕沿,易中海便重重叹了口气,那声叹息拖得老长,像是从胸腔里碾过的碎石,带着说不出的疲惫。
他垂着头,花白的头发乱糟糟地贴在额上,脊梁弯得像张拉满的弓,连抬手的力气都像是被抽干了。
一大妈蹲下身,拿起桌上的手帕蘸了点凉茶水,轻轻往他额角擦去。
指尖碰到他松弛的皮肤,才发现他浑身都在发颤。
她心里一酸,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哽咽:“老易,你……受苦了。”
易中海猛地一震,像是被这话烫到似的,喉结剧烈地滚了滚。
方才在院里被围堵的画面又撞进脑子里——贾张氏的唾沫星子喷在脸上,刘海中阴阳怪气的腔调,阎埠贵算盘珠子似的算计,还有……贾东旭那事不关己的笑。
这些面孔在眼前晃来晃去,把他这么多年攒下的体面碾得粉碎。
窗外的槐树叶影投在地上,风一吹,像无数只脚在碾过。
易中海垂着头,花白的头发耷拉下来,遮住了半张脸。
多少年了,他从壮年到头发花白,在这院里说一不二,谁家吵架他往中间一站,再横的主儿也得敛声屏气。
可今天,他像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孩子,被堵在院里,听着那些或嘲讽或兴奋的嗓门,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那检讨……”一大妈的声音发颤,“真要写?”
易中海没应声,忽然抬手往自己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啪”的一声,在寂静的屋里格外响。
“我这辈子,就想图个老来安稳。”
他喘着粗气,指节捏得发白,“原想着东旭是个好苗子,手把手教他技术,家里有口吃的都先紧着他,往后院里的事能交给他,我跟你也能有个靠头……
谁成想,这次我遭难算是彻底看清了!他就是个白眼狼!
我在院里被人指着鼻子骂,他倒在底下跟阎解成有说有笑,眼皮都没往我这儿抬一下!
还有贾张氏那泼妇,跳得比谁都高,骂得比谁都狠,恨不得把我扒层皮才甘心!这娘俩,真是喂不熟的狼崽子!”
他越说越气,胸口剧烈起伏着,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我掏心掏肺待他们,换回来的就是这个?
早知道今日,当初何必费那心思栽培贾东旭,何必省着粮票布票贴补他们家!”
这些年,他为了在院里立威,为了把东旭扶起来,没少偏心眼。
傻柱的饭盒总往贾家送,是他暗地里提点的,想着让东旭夫妻俩日子宽裕些;
刘海中想往上爬,他明着打压却暗里留着余地,怕把人逼急了给东旭使绊子;
阎埠贵算计那点粮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没必要为这点事跟“文化人”结怨……原以为算计得周全,到头来,却落得个众叛亲离。
窗外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贴在窗根下,像有谁在偷听。
易中海猛地抬头,眼里迸出点狠劲,刚要喝问,却被一大妈按住。“别声张,”她压低声音,“是东旭那小子。”
果然,窗纸上映出个猥琐的影子,脚跟在地上蹭了半晌,始终没进来。
末了,隐约传来句带着笑意的闲话,脚步声便朝着家的方向去了。
易中海望着那影子消失的方向,嘴角猛地勾起一抹冷笑,声音里淬着冰碴:“当初我也是瞎了眼,居然会看中这么个窝囊废。”
他往炕沿上重重一靠,右肩被枪托砸过的地方又泛起疼,“师父遭难,他倒有闲心扒着窗根听乐子,连句人话都不会说——我从前还指望他养老?真是天大的笑话!”
这话戳到了痛处。
批斗会上的情景猛地撞进脑子里——贾张氏跳得最高,唾沫星子喷在他脸上,骂他“老不正经”“装腔作势”;
而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贾东旭,就站在他妈身后,不仅没拦着,嘴角还挂着笑,跟旁边的阎解成搭着话,仿佛台上被批斗的是个不相干的陌生人。
“别气坏了身子。”
一大妈攥着他的胳膊,指节都泛了白,“早该看清了。这些年你把他当亲儿子疼,车间里的技术手把手教,家里的粮票、布票省下来给他,图啥?
不就图老了有个端茶倒水的人?可今儿你瞧瞧,他娘那么作妖,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易中海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忽然抓起桌上的搪瓷缸狠狠砸在地上。
“我真是瞎了眼!”
缸子摔得豁了口,热水溅在裤腿上,他竟没觉出烫,“我当他是块好料,想着将来接我的班,院里的事交给他,咱们老两口也能靠着他过几天安稳日子。可他呢?师父被人糟践,他倒像看耍猴!”
一大妈蹲下去捡碎瓷片,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前儿还跟你要呢,说湘茹生了孩子,想让你帮着弄点红糖。你连夜去了供销社,把攒了半年的票都花了,结果呢?”
这话像把锥子,扎得易中海心口直抽痛。
他想起贾东旭每次来都带着笑模样,一口一个“师父”喊得亲热,转头就偷懒耍滑,活全扔给他一个人;
想起贾张氏总说“东旭心里记着您的好”,转脸就偷拿他家晾晒的红薯;
想起自己为了让东旭在厂里站稳脚跟,不惜跟车间主任红了脸……
“不指望了,谁也指望不上。”
易中海喘着粗气,忽然抓起桌上的笔,“写!这检讨我写!但贾家那头,从今往后,一分一毫都别想再沾我们家的光!”
钢笔尖在稿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易中海握着笔的手青筋突突直跳。
一大妈看着他眼里的决绝,默默点头:“早该这样了。上个月你偷偷塞给东旭的二十斤粮票,他转头就被贾张氏拿去换了肉;
前阵子给他家修烟囱,耽误了你去医院拿药,人家连句道谢都没有。这哪是徒弟,分明是填不满的窟窿!”
墨水滴在纸上晕开一小团,易中海用力把笔尖往纸上按了按,仿佛要把那些掏心掏肺的过往,全刻进这字里行间。
易中海握着笔的手稳了些,墨汁落在纸上,字比刚才狠了三分:“我易中海,糊涂半生,识人不清,往后自扫门前雪,绝不再多管闲事。”
“还有那些接济。”一大妈在旁补充,声音冷得像冰,“布票、粮票、煤本,往后一分都别给了。咱自己过得舒服点,也比填进无底洞里强。”
易中海重重“嗯”了一声,笔尖在纸上划出深深的印子:“贾家的事,往后跟我易中海再无相干。”
月光从窗棂钻进来,照在那张写满字的纸上,也照在易中海铁青的脸上。
电灯忽然“滋啦”闪了一下,爆出个火星子,映着他不再佝偻的背——
仿佛刚才被抽走的主骨,又重新长了回来,只是这回来的,带着棱,带着刺。
易中海捏着笔的手紧了紧,嘴角扯出抹冷笑。
是啊,贾东旭连自己亲娘都管不住,连师父的死活都不管,还指望他养老?真是天大的笑话。
“写完了。”他把笔一扔,纸页上的字透着股决绝,“明儿一早就贴上。顺便让全院都瞧瞧,我易中海不是非指着谁不可。”
墙根的落叶被吹得打着滚,混着他踉跄的脚步声,夜里的凉意愈发刺骨。
易中海的脚步刚踏上自家门槛,膝盖忽然一软,若不是一大妈死死拽着,怕是要直直栽下去。
门板“吱呀”撞上墙,带起的尘土在月光里打了个旋,正像他此刻七零八落的心绪。
枝头残留的几片老叶被风扯得乱晃,投下支离破碎的影子,落在他佝偻的背上——
那影子抖得厉害,倒像是他这大半辈子攒下的体面,一夜之间就被秋风吹散了。
“先坐下。”
一大妈扶他往炕沿挪,手指触到他袖口的汗,凉意浸人。
批斗会上被人推搡的痕迹还在胳膊上留着红印,领口被扯得歪歪扭扭,沾着不知是谁泼的菜汤。
右肩骨缝里还隐隐作痛——方才民兵那一枪托结结实实砸在那里,此刻动一动都带着钝疼。
易中海垂着头,能感觉到那处肌肉僵得像块石头,方才被枪托砸中的瞬间,他听见自己骨头“咯吱”响了一声,却连哼都没敢哼,只能硬生生扛着。
刚挨到炕沿,易中海便重重叹了口气,那声叹息拖得老长,像是从胸腔里碾过的碎石,带着说不出的疲惫。
他垂着头,花白的头发乱糟糟地贴在额上,脊梁弯得像张拉满的弓,连抬手的力气都像是被抽干了。
一大妈蹲下身,拿起桌上的手帕蘸了点凉茶水,轻轻往他额角擦去。
指尖碰到他松弛的皮肤,才发现他浑身都在发颤。
她心里一酸,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哽咽:“老易,你……受苦了。”
易中海猛地一震,像是被这话烫到似的,喉结剧烈地滚了滚。
方才在院里被围堵的画面又撞进脑子里——贾张氏的唾沫星子喷在脸上,刘海中阴阳怪气的腔调,阎埠贵算盘珠子似的算计,还有……贾东旭那事不关己的笑。
这些面孔在眼前晃来晃去,把他这么多年攒下的体面碾得粉碎。
窗外的槐树叶影投在地上,风一吹,像无数只脚在碾过。
易中海垂着头,花白的头发耷拉下来,遮住了半张脸。
多少年了,他从壮年到头发花白,在这院里说一不二,谁家吵架他往中间一站,再横的主儿也得敛声屏气。
可今天,他像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孩子,被堵在院里,听着那些或嘲讽或兴奋的嗓门,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那检讨……”一大妈的声音发颤,“真要写?”
易中海没应声,忽然抬手往自己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啪”的一声,在寂静的屋里格外响。
“我这辈子,就想图个老来安稳。”
他喘着粗气,指节捏得发白,“原想着东旭是个好苗子,手把手教他技术,家里有口吃的都先紧着他,往后院里的事能交给他,我跟你也能有个靠头……
谁成想,这次我遭难算是彻底看清了!他就是个白眼狼!
我在院里被人指着鼻子骂,他倒在底下跟阎解成有说有笑,眼皮都没往我这儿抬一下!
还有贾张氏那泼妇,跳得比谁都高,骂得比谁都狠,恨不得把我扒层皮才甘心!这娘俩,真是喂不熟的狼崽子!”
他越说越气,胸口剧烈起伏着,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我掏心掏肺待他们,换回来的就是这个?
早知道今日,当初何必费那心思栽培贾东旭,何必省着粮票布票贴补他们家!”
这些年,他为了在院里立威,为了把东旭扶起来,没少偏心眼。
傻柱的饭盒总往贾家送,是他暗地里提点的,想着让东旭夫妻俩日子宽裕些;
刘海中想往上爬,他明着打压却暗里留着余地,怕把人逼急了给东旭使绊子;
阎埠贵算计那点粮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没必要为这点事跟“文化人”结怨……原以为算计得周全,到头来,却落得个众叛亲离。
窗外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贴在窗根下,像有谁在偷听。
易中海猛地抬头,眼里迸出点狠劲,刚要喝问,却被一大妈按住。“别声张,”她压低声音,“是东旭那小子。”
果然,窗纸上映出个猥琐的影子,脚跟在地上蹭了半晌,始终没进来。
末了,隐约传来句带着笑意的闲话,脚步声便朝着家的方向去了。
易中海望着那影子消失的方向,嘴角猛地勾起一抹冷笑,声音里淬着冰碴:“当初我也是瞎了眼,居然会看中这么个窝囊废。”
他往炕沿上重重一靠,右肩被枪托砸过的地方又泛起疼,“师父遭难,他倒有闲心扒着窗根听乐子,连句人话都不会说——我从前还指望他养老?真是天大的笑话!”
这话戳到了痛处。
批斗会上的情景猛地撞进脑子里——贾张氏跳得最高,唾沫星子喷在他脸上,骂他“老不正经”“装腔作势”;
而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贾东旭,就站在他妈身后,不仅没拦着,嘴角还挂着笑,跟旁边的阎解成搭着话,仿佛台上被批斗的是个不相干的陌生人。
“别气坏了身子。”
一大妈攥着他的胳膊,指节都泛了白,“早该看清了。这些年你把他当亲儿子疼,车间里的技术手把手教,家里的粮票、布票省下来给他,图啥?
不就图老了有个端茶倒水的人?可今儿你瞧瞧,他娘那么作妖,他眼皮都没抬一下!”
易中海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忽然抓起桌上的搪瓷缸狠狠砸在地上。
“我真是瞎了眼!”
缸子摔得豁了口,热水溅在裤腿上,他竟没觉出烫,“我当他是块好料,想着将来接我的班,院里的事交给他,咱们老两口也能靠着他过几天安稳日子。可他呢?师父被人糟践,他倒像看耍猴!”
一大妈蹲下去捡碎瓷片,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前儿还跟你要呢,说湘茹生了孩子,想让你帮着弄点红糖。你连夜去了供销社,把攒了半年的票都花了,结果呢?”
这话像把锥子,扎得易中海心口直抽痛。
他想起贾东旭每次来都带着笑模样,一口一个“师父”喊得亲热,转头就偷懒耍滑,活全扔给他一个人;
想起贾张氏总说“东旭心里记着您的好”,转脸就偷拿他家晾晒的红薯;
想起自己为了让东旭在厂里站稳脚跟,不惜跟车间主任红了脸……
“不指望了,谁也指望不上。”
易中海喘着粗气,忽然抓起桌上的笔,“写!这检讨我写!但贾家那头,从今往后,一分一毫都别想再沾我们家的光!”
钢笔尖在稿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易中海握着笔的手青筋突突直跳。
一大妈看着他眼里的决绝,默默点头:“早该这样了。上个月你偷偷塞给东旭的二十斤粮票,他转头就被贾张氏拿去换了肉;
前阵子给他家修烟囱,耽误了你去医院拿药,人家连句道谢都没有。这哪是徒弟,分明是填不满的窟窿!”
墨水滴在纸上晕开一小团,易中海用力把笔尖往纸上按了按,仿佛要把那些掏心掏肺的过往,全刻进这字里行间。
易中海握着笔的手稳了些,墨汁落在纸上,字比刚才狠了三分:“我易中海,糊涂半生,识人不清,往后自扫门前雪,绝不再多管闲事。”
“还有那些接济。”一大妈在旁补充,声音冷得像冰,“布票、粮票、煤本,往后一分都别给了。咱自己过得舒服点,也比填进无底洞里强。”
易中海重重“嗯”了一声,笔尖在纸上划出深深的印子:“贾家的事,往后跟我易中海再无相干。”
月光从窗棂钻进来,照在那张写满字的纸上,也照在易中海铁青的脸上。
电灯忽然“滋啦”闪了一下,爆出个火星子,映着他不再佝偻的背——
仿佛刚才被抽走的主骨,又重新长了回来,只是这回来的,带着棱,带着刺。
易中海捏着笔的手紧了紧,嘴角扯出抹冷笑。
是啊,贾东旭连自己亲娘都管不住,连师父的死活都不管,还指望他养老?真是天大的笑话。
“写完了。”他把笔一扔,纸页上的字透着股决绝,“明儿一早就贴上。顺便让全院都瞧瞧,我易中海不是非指着谁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