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 第236章 梦与教课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第236章 梦与教课

    “殿下,今天又到了每日教学读书时间了。”

    一位头发有些斑白的男人在一旁开口道。

    太子望着天上飞着的鸟儿,出了神,久久没有回应男子说的话。

    “殿下,太子殿下……”

    男人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还是不厌其烦开口道。

    “我知道了,先生,让我再看一会儿,可以吗?”

    太子这时开了口,但心思却还是在鸟儿身上。

    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着,叫的特别欢快,好似在对同伴说,看有一个人类在看着它们。

    一旁的男人也只是半眯着双眼,静静等待着。他就这样等呀等,等到了鸟儿飞走了。

    太子才缓缓收回心神,开口便对男人问出了一个问题:“先生,你说,为什么鸟儿每天都可以自由自在的,而我却只能待在皇宫中,出去不了半分。”

    男人名叫严嵩,乃是被指派教学太子读书的太傅。

    他娓娓道来,非常娴熟开口道:“太子乃是继承国之大统,未来的皇帝,理当以自身安全为己任,所以还是不要外出,那是很危险的。”

    太子不屑一顾:“危险,危险!先生不是也曾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大启乃是正统王朝,在这天下除了父皇还有谁能威胁得到我!”

    严嵩一时哑然,不知如何开口。

    空气在此刻沉寂了半晌。

    严嵩开口道:“就算如此,太子殿下也不能骄傲自满,自古常言,骄兵必败也。况且殿下乃是一国之根本,万人人之上,必然也会引起他人觊觎。”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质问道:“觊觎?是谁?谁能觊觎我?”

    严嵩叹息一口气,正要继续开口,然而太子却呵呵一笑,先开了口:

    “我知道的,先生,你不说我也明白,史书上就已经记载了。现今四州王侯崛起,镇压四方,如果不是因为有外族干扰,制衡着王侯们狼子野心,王侯们早就要进侵我大启了。”

    太子转头对着严嵩问道:“是与不是,太傅?”

    严嵩躬身一礼,道:“太子当真是广涉群学,博览群书。”

    太子摆了摆手:“太傅不必如此盱眙唯一,这般溜须拍马,你知道的,我一向不喜欢如此。”

    严嵩微微一笑:“诺!”

    “其实你不必这般如此,先生。你虽是父皇指派给我的太傅,但也是我的老师。”太子拍了拍严嵩的肩背,走向了书桌案台。

    案台上,太子看着这日的题目,一张白纸之上写着“税”这一字。

    “税?”太子望着对面的严嵩,“先生,这便是今日的题目,是不是太简单了。”

    “先生,可莫要取笑我了,如果我长这么大,都连算数都算不明白,那我这太子也是白当了。”

    在太子想法中这税一字,不就是简简单单算数题吗?

    严嵩摇摇头:“太子,如果说你只把这税收看成算数那就太简单,你可不要小看这一字,往往平民百姓听到这字,都是闻之色变的,怕不得立马开逃呀!”

    “先生,为何百姓听到这字都想开逃,交税不是每一位百姓理应的义务吗?”太子不解。

    “殿下,如果只是这交税就要耗费平常百姓一家五口的辛勤劳作,如果今年收成还好,但如果收成不好,那年后结算却是颗粒无收,无法维持一家生活保障了,那你觉得是否还应该是义务?这是不是有失公平了。”

    “那改田为桑,种植棉花这些有经济效应的作物,不就行了。”

    “殿下,如果说,大家都改田为桑,那百姓未来吃什么?”严嵩问道。

    “不是换成了钱币了吗?去买不就行了。”太子一脸轻松。

    “太子殿下,棉布置换钱币,必须要有棉商,而这一置换,相当于官府只能收到棉商的商税,为此,棉商只能把成本转嫁到农户。他们就会选择收与不收,收了的家庭还有余钱买粮,那没有收的家庭只有闹饥荒,一闹饥荒,流民便会增多,流民一多,官府便会有压力,那也将成为治安问题。”

    “那不收这些税了,这不就完了。”太子还是一脸轻松。

    严嵩躬身一礼,道:“殿下,如果不收这税,那么国库也就会亏空,如果来年天灾一闹,国库由于亏空也就会无法及时救援,无法安置流民,这样同样也会增加流民,最后再次形成治安问题。”

    “那不安置这些流民会怎样?”

    “那么就会在剩下农户里面加征赋税,赋税增加再次导致一个个成千百万家庭流离失所。”

    太子有些无语道:“我不是说了吗?不收税了吗?怎么还收?”

    严嵩眼神一凝:“那臣请问殿下,你觉得底下人会不收税吗?那么他们来年吃什么?”

    太子一脸头疼:“你说,应该怎么做?”

    严嵩道:“不能谋万世者,就不能谋一时。有时候谋一时,就能谋万世。”

    “官绅家田地免税是祖制,田地里种粮也好,种棉花也好,基本就已经无税可收了。”

    “棉花制成棉布,他们自己也不贩运,就等着棉商到家里来收,官府也就只能从中收到棉商的商税。十成抽一成,如果有十万匹棉布,朝廷也只能收到一万匹的税赋。这其中是否还存在缺斤少两,我们暂且不议,”

    “如果官绅不纳税,藩王也不纳税,那税收只会加重在平民百姓手中,有的家庭为了存活,也只能贱卖自己的土地,如此兼并下去,百姓还是一贫如洗,那么朝廷终会无税可收。”

    “那请问殿下这该何解?”

    太子思考片刻,回答:“这题,我记得历代皇帝干过,要么削藩,要么贬官。”

    “可这也只是一时,非长久之计,也只能缓解一时。如果官绅也在一起纳税,且为大头,并且将田地退回于农民之手,每年加派巡抚检查,且每年轮换。”

    “那每年流民便会相对减少,这样还能长治久安。”

    太子久久无言。

    一瞬间,画面支离破碎。

    启承乾一梦惊醒过来。

    摸着眼角流下泪渍,不禁感慨:

    “太傅吗?这时候还能梦见他,真是扫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