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第358章 过继与开业
热门推荐:
穿越70年代,我在东北飒疯了
让你唱歌救场,你红遍大江南北
逃荒被换粮,她大鱼大肉气疯全家
我低调修仙后成功飞升
关于转生红龙被屑龙娘收徒的那事
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唐秦公子
末世囤货300亿萌宠争着契约我
看着点心盒子里的九桃一手,老两口有些不明所以,还是中州来的仆从看到东西的时候给老两口解释了一下。
“这九桃一手中的九字谐音久,有长长久久之意。桃子寓意长寿,给老人祝寿,做九个寿桃,寓意九桃一手,福寿康久。
太老爷、太夫人,这可是老爷的一片心意啊,您快尝尝那寿桃。”
老两口的同年同月不同日,算命的说是上辈子的缘分,都是临近年根儿的时候才过,这些年家里也不怎么过寿,也就在京城的那几年跟着林承云,日子过得松快些,手里又有钱了,家里人这才过了几回。
“当家的,你说剩下的那四口棺材里,是不是也有咱们俩的啊?”
“肯定的啊,说了初一去算家里流年不利,要给六位长辈冲冲喜,肯定是有咱们俩的,爹娘的那两口你别去比,但是跟大哥大嫂的那两口是一样的,我刚才跟着运棺材的队伍一起去对比了一下,是一样的,一样的工艺,一样的板材。
咱们俩的身后事也不用太担心了,等到咱们走了,百寿这孩子有族里帮衬着,再加上咱俩留给他的东西,总归是过不差了。”
张长生和林想弟的双胞胎里的次子百寿,在林丰收把林承云的一双龙凤胎的名字写上族谱的当天,林丰沛也把百寿的名字写了上去,就叫林延寿,属于延字辈儿的人。
一般情况下,过继都是同姓之人的后代,虽然百寿不姓林,却是林丰沛的外孙,在宗族礼法上是有血缘的,再加上想弟夫妻俩都同意,所以这件事很顺利的就办了下来。
百福虽然不太开心,但是李氏和林丰沛也跟他说得很明白了,只是单纯的换了个姓氏,以后兄弟俩还是兄弟俩,白天一起陪着爹娘做买卖一起种地,晚上睡觉不在一起,其他的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百寿,你真的要走了吗?”
“哥哥,我只是去外公外婆家住,并没有离开,你不用太难过,而且跟着外公外婆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地和房子可以继承,爹娘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你以后也可以经常找我玩儿,爹娘也可以给家里多买些肉吃了。”
两个孩子难舍难分的互相拥抱了一下,百寿在百福的耳朵旁低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拉着林丰沛和李氏的手离开了,家里的衣服和铺盖都留给了百福,林家早就给他准备了新的。
“外公。。。”
“百寿啊,以后要改口叫爷爷奶奶了哦。”
“爷爷,奶奶。”
“哎!好大孙儿!”
想弟和张长生看着小儿子走了,心里虽然有些不舍,可还是打起精神。
“关门吧,走远了。”
“当家的,你是不是怨我?”
“没有,我家本来就没有人了,百福姓张,以后等到老一辈的长辈都走了,谁还能记得张家,若是百福的后人也没什么出息,没钱没权又没有兄弟帮扶,还不如百寿过继过去,至少老丈人和咱们去了以后,百福和林家的联系不会断。
以后,咱们就好好赚钱,让百福别跟兄弟差的太多了。”
“对!初一走的时候给的豆腐小吃的方子还有不少呢,我再琢磨几个,不行就卖几个,到时候就能给百福多攒些家底子了。”
“对,以后夏天的时候,让爹和两个孩子陪着你,我夏天去服徭役,冬天花钱不去,还能再省下来一笔。”
夫妻俩强忍不舍,说着之后要努力的地方,百福听了以后,也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双生子必然是一强一弱,百福刚好是强的那个,身体素质也比百寿强得多,留他在家正好可以多多帮着家里干活,给他自己多赚点家底子。
章衡确认自己学会了手艺以后,又让人给自己做了一整套的衣服和被褥,发现做褥子确实薄了些,但是做被子和衣服确实可以抵抗大部分的寒冷,唯一有缺陷的是,如果羽毛处理不好,很容易从料子里钻出来,有些可惜;
但是好处是,家家户户只要肯养鸡鸭的人家,一年攒一攒,还是可以做一到两件的,物美价廉,毛可以御寒,肉可以给家里人增加油水,还能提供不少工作赚钱的机会,让更多的女人、女孩子活下来。
一举数得,确实不错。
吉祥县外的空地上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处理羽毛的坊也都修建好了,县令的嘴角自打章衡来了以后就没有压下去过,前几任的县令说得真是没错啊,这青州林家村就是块福地!
利于县令政绩的福地!
处理羽毛的人都是从周围的村镇招的,林家村自然是第一个知道并且响应的,等到其他村子的人去的时候,就只剩下去周遭的村子里收羽毛这件事的人还不够了。
“一文钱十斤,一定要仔细检查,切不可掺入过多的杂物 ,若是处理的干净,可以给到一文钱八斤收回来;
收回来以后,坊厂给你们一文钱五斤从你们的手里收回来,若是掺入的杂物过多,你们的东西被打回去不说,只怕这份差事也干不长久。
每个月除了这些钱,还有固定的一钱银子月钱,每个镇子只要十个人,这可是难得的好差事,你们回去一定跟村民说清楚喽。
事我就说到这里了,回去转达吧。”
这个消息如水入油锅般的炸开,每个镇子分到十个人,可镇子下头可不止十个村子,镇长和各个村长家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娘,我婆家的村子的人都在那儿折腾收鸡毛鸭毛和鹅毛的事,闹腾死了。”
念弟嫌弃婆家天天闹腾,总是有人来拉着她婆婆想要让她出面让娘家帮忙,她还怀着孕呢,干脆让丈夫带着东西送她回娘家避一避。
“六姑,喝糖水。”
“谢谢我们百寿。”
念弟对于爹娘过继百寿的事没有什么想法,她嫁的人家是村里的大族,倒是没有那么为难,倒是比不过想弟嫁的是个孤儿,势单力薄的,要背靠着娘家。
“娘,咱们村里打算选谁啊?”
“娘也不知道,反正你延伯他们最近这几天也是天天在祠堂门口的空地上天天开会抽签,折腾着呢。
咱们不用管,你只管好好养着,等到快生的时候,娘再让你爹带着人赶车把你送回去。
剩下的时间,你就好好的养着,娘手里还有一盒子阿胶,等让王婆子她们炖给你吃,别跟你五姐似的遭罪。”
“那可太好了。”
“这九桃一手中的九字谐音久,有长长久久之意。桃子寓意长寿,给老人祝寿,做九个寿桃,寓意九桃一手,福寿康久。
太老爷、太夫人,这可是老爷的一片心意啊,您快尝尝那寿桃。”
老两口的同年同月不同日,算命的说是上辈子的缘分,都是临近年根儿的时候才过,这些年家里也不怎么过寿,也就在京城的那几年跟着林承云,日子过得松快些,手里又有钱了,家里人这才过了几回。
“当家的,你说剩下的那四口棺材里,是不是也有咱们俩的啊?”
“肯定的啊,说了初一去算家里流年不利,要给六位长辈冲冲喜,肯定是有咱们俩的,爹娘的那两口你别去比,但是跟大哥大嫂的那两口是一样的,我刚才跟着运棺材的队伍一起去对比了一下,是一样的,一样的工艺,一样的板材。
咱们俩的身后事也不用太担心了,等到咱们走了,百寿这孩子有族里帮衬着,再加上咱俩留给他的东西,总归是过不差了。”
张长生和林想弟的双胞胎里的次子百寿,在林丰收把林承云的一双龙凤胎的名字写上族谱的当天,林丰沛也把百寿的名字写了上去,就叫林延寿,属于延字辈儿的人。
一般情况下,过继都是同姓之人的后代,虽然百寿不姓林,却是林丰沛的外孙,在宗族礼法上是有血缘的,再加上想弟夫妻俩都同意,所以这件事很顺利的就办了下来。
百福虽然不太开心,但是李氏和林丰沛也跟他说得很明白了,只是单纯的换了个姓氏,以后兄弟俩还是兄弟俩,白天一起陪着爹娘做买卖一起种地,晚上睡觉不在一起,其他的并没有任何的不同。
“百寿,你真的要走了吗?”
“哥哥,我只是去外公外婆家住,并没有离开,你不用太难过,而且跟着外公外婆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地和房子可以继承,爹娘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你以后也可以经常找我玩儿,爹娘也可以给家里多买些肉吃了。”
两个孩子难舍难分的互相拥抱了一下,百寿在百福的耳朵旁低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拉着林丰沛和李氏的手离开了,家里的衣服和铺盖都留给了百福,林家早就给他准备了新的。
“外公。。。”
“百寿啊,以后要改口叫爷爷奶奶了哦。”
“爷爷,奶奶。”
“哎!好大孙儿!”
想弟和张长生看着小儿子走了,心里虽然有些不舍,可还是打起精神。
“关门吧,走远了。”
“当家的,你是不是怨我?”
“没有,我家本来就没有人了,百福姓张,以后等到老一辈的长辈都走了,谁还能记得张家,若是百福的后人也没什么出息,没钱没权又没有兄弟帮扶,还不如百寿过继过去,至少老丈人和咱们去了以后,百福和林家的联系不会断。
以后,咱们就好好赚钱,让百福别跟兄弟差的太多了。”
“对!初一走的时候给的豆腐小吃的方子还有不少呢,我再琢磨几个,不行就卖几个,到时候就能给百福多攒些家底子了。”
“对,以后夏天的时候,让爹和两个孩子陪着你,我夏天去服徭役,冬天花钱不去,还能再省下来一笔。”
夫妻俩强忍不舍,说着之后要努力的地方,百福听了以后,也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双生子必然是一强一弱,百福刚好是强的那个,身体素质也比百寿强得多,留他在家正好可以多多帮着家里干活,给他自己多赚点家底子。
章衡确认自己学会了手艺以后,又让人给自己做了一整套的衣服和被褥,发现做褥子确实薄了些,但是做被子和衣服确实可以抵抗大部分的寒冷,唯一有缺陷的是,如果羽毛处理不好,很容易从料子里钻出来,有些可惜;
但是好处是,家家户户只要肯养鸡鸭的人家,一年攒一攒,还是可以做一到两件的,物美价廉,毛可以御寒,肉可以给家里人增加油水,还能提供不少工作赚钱的机会,让更多的女人、女孩子活下来。
一举数得,确实不错。
吉祥县外的空地上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处理羽毛的坊也都修建好了,县令的嘴角自打章衡来了以后就没有压下去过,前几任的县令说得真是没错啊,这青州林家村就是块福地!
利于县令政绩的福地!
处理羽毛的人都是从周围的村镇招的,林家村自然是第一个知道并且响应的,等到其他村子的人去的时候,就只剩下去周遭的村子里收羽毛这件事的人还不够了。
“一文钱十斤,一定要仔细检查,切不可掺入过多的杂物 ,若是处理的干净,可以给到一文钱八斤收回来;
收回来以后,坊厂给你们一文钱五斤从你们的手里收回来,若是掺入的杂物过多,你们的东西被打回去不说,只怕这份差事也干不长久。
每个月除了这些钱,还有固定的一钱银子月钱,每个镇子只要十个人,这可是难得的好差事,你们回去一定跟村民说清楚喽。
事我就说到这里了,回去转达吧。”
这个消息如水入油锅般的炸开,每个镇子分到十个人,可镇子下头可不止十个村子,镇长和各个村长家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娘,我婆家的村子的人都在那儿折腾收鸡毛鸭毛和鹅毛的事,闹腾死了。”
念弟嫌弃婆家天天闹腾,总是有人来拉着她婆婆想要让她出面让娘家帮忙,她还怀着孕呢,干脆让丈夫带着东西送她回娘家避一避。
“六姑,喝糖水。”
“谢谢我们百寿。”
念弟对于爹娘过继百寿的事没有什么想法,她嫁的人家是村里的大族,倒是没有那么为难,倒是比不过想弟嫁的是个孤儿,势单力薄的,要背靠着娘家。
“娘,咱们村里打算选谁啊?”
“娘也不知道,反正你延伯他们最近这几天也是天天在祠堂门口的空地上天天开会抽签,折腾着呢。
咱们不用管,你只管好好养着,等到快生的时候,娘再让你爹带着人赶车把你送回去。
剩下的时间,你就好好的养着,娘手里还有一盒子阿胶,等让王婆子她们炖给你吃,别跟你五姐似的遭罪。”
“那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