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 第415章 船头絮语
热门推荐:
红楼之林家有嫡子
我,波风水门,一点也不阴!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提瓦特大陆的荧式生活
有兽焉:天国之旅
四合院:带着签到系统穿刘家
沙雕网友援北伐
人性即见如来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帅船入港的前一日,海风忽然变得温柔,将帆吹得鼓鼓的,船身平稳得像浮在镜面上。晨光漫过甲板时,费雪蕾正倚着船舷练剑,月白短打被风吹得贴在身上,剑尖划过空气,带起一串清脆的响。
费露浓端着茶过来,见她剑招里带着几分心不在焉,忍不住笑:“再练下去,船头的木板都要被你戳出洞了。”
朱琬清也从舱内走出,手里捧着件刚绣好的荷包,藕荷色丝线绣的海鸟正展翅欲飞。她将荷包放在船舷的木箱上,望着远处水天相接处,轻声道:“这一路风平浪静,倒像有谁在护着似的。”
费雪蕾收了剑,用帕子擦着额角的汗:“还能有谁?自然是六爷。”她说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剑鞘上的纹路,那是鬼子六前几日亲手为她缠的防滑绳,“我自小在江湖上混,见惯了人心险恶,唯独在他身边,才觉得踏实。”
费露浓捧着茶杯的手紧了紧,目光落在舱门方向——鬼子六此刻正在里面看海图。“我从前在医馆当学徒,”她声音低了些,“被人欺负时,是他路过救了我,还送我去学医。旁人都说他冷,可我知道,他只是把暖藏得深。”
朱琬清的指尖抚过荷包上的海鸟,针脚细密得像藏着话:“我家遭难时,是六爷收留了我,教我识字,让我学绣。他从不说重话,可每次我绣错了图样,他总能指出哪里该改得更活些……”她说着,脸颊微微发烫,“我这双手,原是握锄头的,如今能绣出些模样,全是他的功劳。”
海风拂过三人的发梢,将话语吹得轻轻飘飘。费雪蕾忽然笑了,露出几分爽朗:“我知道你们都在想什么。从前我总觉得,喜欢一个人便要争要抢,可跟在六爷身边这些日子才明白,他不是谁的私物,我们能陪着他,便已是幸事。”
“姐姐说得是。”费露浓点头,灰布裙的裙摆被风掀起一角,“我只盼能一直留在他身边,替他看看脉,理理文书,别的不求。”
朱琬清将荷包叠好,放进袖中:“我也一样。能为他绣绣衣裳,抄抄书卷,便够了。”
三人对视一眼,忽然都笑了。从前或许有过些微的芥蒂,此刻在船头的晨光里,却都化作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不如就这么着,”费雪蕾一拍船舷,声音清亮,“我们谁也不争谁的位置,他在哪,我们便在哪。他要守海疆,我们便跟着守;他要回京城,我们便跟着回。总之,这辈子就跟定他了。”
费露浓笑着应好,朱琬清也用力点头,藕荷色裙摆随动作轻晃。
舱门“吱呀”一声开了,鬼子六立在门口,玄色袍角被风拂动。他显然是听见了些什么,却没说破,只是扬声道:“再过两个时辰到港,你们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三人齐声应着,转身往舱内走。经过他身边时,费雪蕾的剑鞘轻轻碰了碰他的臂,费露浓的茶杯递得比平时近了些,朱琬清则悄悄将那只海鸟荷包塞进了他的袖袋。
船头的风还在吹,带着即将靠岸的暖意。阳光漫过甲板,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缠在一处,像早就注定了要同行的路。
舱门后的阴影里,鬼子六刚转身,便被费雪蕾拽住了衣袖。月白短打的袖口沾着晨露的湿,她仰头看他,眼底的光比船头的朝阳还亮:“六爷刚在门口听了那么久,就没句话要说?”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费露浓已从另一侧靠近,灰布裙的裙摆扫过他的靴面,手里还攥着块没送出去的薄荷糖:“我们说的话,六爷都应了?”
朱琬清则站在他身后,藕荷色裙摆轻轻蹭着他的腰侧,声音轻得像羽毛:“六爷若不应,我们……”
话音未落,费雪蕾忽然踮起脚,带着剑穗的清香,吻在了他的唇角。这吻来得又快又烈,像她的剑招,带着股不容拒绝的劲。“这是问你的第一句,”她松开时,呼吸有些急,“应不应?”
他低笑一声,刚要抬手,费露浓已凑上来,将薄荷糖塞进他嘴里,趁他抬眸的瞬间,唇瓣轻轻碰在他的下颌。清甜的薄荷味漫开时,她的声音混在气息里:“这是第二句,应不应?”
朱琬清的吻落在他的手背上,像羽毛拂过,藕荷色的衣袖遮了大半动作,只露出她泛红的耳尖。“我们的心意,六爷都收着了?”她的吻带着点怯,却又格外执着。
三人围在他身前,月白、灰布、藕荷三色衣料将他圈在中间,像船头那道交缠的影。鬼子六含着薄荷糖,看着费雪蕾眼底的期待、费露浓抿紧的唇、朱琬清颤抖的睫毛,忽然伸手将三人一并揽进怀里。
他先吻了吻费雪蕾的额,指尖擦过她被风吹乱的发:“你的剑,以后只准护着我。”
再转向费露浓,吻落在她的眉骨,接过她手里的糖纸:“你的药箱,以后只准为我备着。”
最后低头,寻到朱琬清的唇,这吻轻得像雾,带着她发间的茉莉香:“你的针脚,以后只准绣我的袍角。”
费雪蕾的剑穗在他腕间缠了个结,费露浓的指尖按在他心口的位置,朱琬清则将脸埋在他的肩窝,三人的呼吸渐渐与他的混在一处,带着薄荷的凉、剑穗的清、茉莉的甜。
“这便是应了。”费雪蕾闷笑出声,在他怀里蹭了蹭。
舱外的涛声仿佛更近了,阳光从门缝里挤进来,照在交叠的衣料上,将这片刻的温存,镀上了层暖融融的光。
费露浓端着茶过来,见她剑招里带着几分心不在焉,忍不住笑:“再练下去,船头的木板都要被你戳出洞了。”
朱琬清也从舱内走出,手里捧着件刚绣好的荷包,藕荷色丝线绣的海鸟正展翅欲飞。她将荷包放在船舷的木箱上,望着远处水天相接处,轻声道:“这一路风平浪静,倒像有谁在护着似的。”
费雪蕾收了剑,用帕子擦着额角的汗:“还能有谁?自然是六爷。”她说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剑鞘上的纹路,那是鬼子六前几日亲手为她缠的防滑绳,“我自小在江湖上混,见惯了人心险恶,唯独在他身边,才觉得踏实。”
费露浓捧着茶杯的手紧了紧,目光落在舱门方向——鬼子六此刻正在里面看海图。“我从前在医馆当学徒,”她声音低了些,“被人欺负时,是他路过救了我,还送我去学医。旁人都说他冷,可我知道,他只是把暖藏得深。”
朱琬清的指尖抚过荷包上的海鸟,针脚细密得像藏着话:“我家遭难时,是六爷收留了我,教我识字,让我学绣。他从不说重话,可每次我绣错了图样,他总能指出哪里该改得更活些……”她说着,脸颊微微发烫,“我这双手,原是握锄头的,如今能绣出些模样,全是他的功劳。”
海风拂过三人的发梢,将话语吹得轻轻飘飘。费雪蕾忽然笑了,露出几分爽朗:“我知道你们都在想什么。从前我总觉得,喜欢一个人便要争要抢,可跟在六爷身边这些日子才明白,他不是谁的私物,我们能陪着他,便已是幸事。”
“姐姐说得是。”费露浓点头,灰布裙的裙摆被风掀起一角,“我只盼能一直留在他身边,替他看看脉,理理文书,别的不求。”
朱琬清将荷包叠好,放进袖中:“我也一样。能为他绣绣衣裳,抄抄书卷,便够了。”
三人对视一眼,忽然都笑了。从前或许有过些微的芥蒂,此刻在船头的晨光里,却都化作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不如就这么着,”费雪蕾一拍船舷,声音清亮,“我们谁也不争谁的位置,他在哪,我们便在哪。他要守海疆,我们便跟着守;他要回京城,我们便跟着回。总之,这辈子就跟定他了。”
费露浓笑着应好,朱琬清也用力点头,藕荷色裙摆随动作轻晃。
舱门“吱呀”一声开了,鬼子六立在门口,玄色袍角被风拂动。他显然是听见了些什么,却没说破,只是扬声道:“再过两个时辰到港,你们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三人齐声应着,转身往舱内走。经过他身边时,费雪蕾的剑鞘轻轻碰了碰他的臂,费露浓的茶杯递得比平时近了些,朱琬清则悄悄将那只海鸟荷包塞进了他的袖袋。
船头的风还在吹,带着即将靠岸的暖意。阳光漫过甲板,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缠在一处,像早就注定了要同行的路。
舱门后的阴影里,鬼子六刚转身,便被费雪蕾拽住了衣袖。月白短打的袖口沾着晨露的湿,她仰头看他,眼底的光比船头的朝阳还亮:“六爷刚在门口听了那么久,就没句话要说?”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费露浓已从另一侧靠近,灰布裙的裙摆扫过他的靴面,手里还攥着块没送出去的薄荷糖:“我们说的话,六爷都应了?”
朱琬清则站在他身后,藕荷色裙摆轻轻蹭着他的腰侧,声音轻得像羽毛:“六爷若不应,我们……”
话音未落,费雪蕾忽然踮起脚,带着剑穗的清香,吻在了他的唇角。这吻来得又快又烈,像她的剑招,带着股不容拒绝的劲。“这是问你的第一句,”她松开时,呼吸有些急,“应不应?”
他低笑一声,刚要抬手,费露浓已凑上来,将薄荷糖塞进他嘴里,趁他抬眸的瞬间,唇瓣轻轻碰在他的下颌。清甜的薄荷味漫开时,她的声音混在气息里:“这是第二句,应不应?”
朱琬清的吻落在他的手背上,像羽毛拂过,藕荷色的衣袖遮了大半动作,只露出她泛红的耳尖。“我们的心意,六爷都收着了?”她的吻带着点怯,却又格外执着。
三人围在他身前,月白、灰布、藕荷三色衣料将他圈在中间,像船头那道交缠的影。鬼子六含着薄荷糖,看着费雪蕾眼底的期待、费露浓抿紧的唇、朱琬清颤抖的睫毛,忽然伸手将三人一并揽进怀里。
他先吻了吻费雪蕾的额,指尖擦过她被风吹乱的发:“你的剑,以后只准护着我。”
再转向费露浓,吻落在她的眉骨,接过她手里的糖纸:“你的药箱,以后只准为我备着。”
最后低头,寻到朱琬清的唇,这吻轻得像雾,带着她发间的茉莉香:“你的针脚,以后只准绣我的袍角。”
费雪蕾的剑穗在他腕间缠了个结,费露浓的指尖按在他心口的位置,朱琬清则将脸埋在他的肩窝,三人的呼吸渐渐与他的混在一处,带着薄荷的凉、剑穗的清、茉莉的甜。
“这便是应了。”费雪蕾闷笑出声,在他怀里蹭了蹭。
舱外的涛声仿佛更近了,阳光从门缝里挤进来,照在交叠的衣料上,将这片刻的温存,镀上了层暖融融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