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 > 第498章 风云骤变·同援

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 第498章 风云骤变·同援

    江南的雨连下了三日,将官船的青竹帘洗得发亮。陆宜棠正坐在舱内剥莲子,石榴红软绸裙的裙摆沾了些水痕,指尖捏着颗饱满的莲实,往鬼子六嘴边送时,忽然听见船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不是寻常商旅的轻,是带着甲胄碰撞的沉。

    “怎么回事?”她的手顿在半空,莲实滚落在锦垫上,发出轻响。鬼子六的玄色官袍正临窗看水,闻言回头时,眸色已沉得像舱外的雨。

    “大人!京营卫来了!”顾芷琪的孔雀绿旗袍掀帘而入,金步摇的光在雨雾里发颤,手里的密信被捏得发皱,“说是……大皇子在芦苇荡遇刺,要拿您问话!”

    话音未落,舱门已被撞开。京营卫的甲士蜂拥而入,长矛的寒光在舱内晃,为首的校尉厉声喝:“东南督抚鬼子六,涉嫌谋害大皇子,奉旨拿办!”

    “荒唐!”张砚秋的堂兄张景明忽然从后舱走出,青灰色长衫上还沾着雨,手里的折扇重重拍在案上,“我张家在江南经营百年,六爷的为人我们清楚,怎会行此不臣之事!砚秋年轻识浅,或有糊涂处,但我张家长辈眼里不揉沙,断不会坐视忠良蒙冤!”

    陆宜昕的月白长裙紧随其后,将陆宜棠护在身后,指尖攥着妹妹的手腕,声音却稳如磐石:“我陆家世代忠良,六爷更是镇守青州的功臣,所谓‘谋害’,定是奸人构陷!”

    朱家长孙朱明宇的藏青短打也挤了进来,腰间的佩刀“哐当”出鞘:“京营卫擅闯督抚官船,是想挑起江南四姓与朝廷的嫌隙吗?”

    陆宜棠趁机挣脱,石榴红的身影挡在鬼子六身前,手里不知何时攥紧了那柄比武大会赢来的弯刀,雪纱罩衫的领口因急促的呼吸敞着,露出的锁骨窝沾着方才撞翻的茶水,像朵带露的棠花:“谁敢动他!先过我这关!”

    鬼子六的手轻轻按在她的肩上,玄色官袍的冷香混着安抚的意:“别冲动。”他转向校尉,目光扫过甲士们紧绷的脸,“我跟你们走,但需给我半炷香时间,与四姓子弟交代后事。”

    校尉虽心有不甘,却慑于江南四姓的势力,咬牙应了。

    舱内瞬间只剩自己人。鬼子六解下腰间的玉佩塞给陆宜棠,指腹在她掌心的薄茧上碾过:“帅府的兵权暂交宜瑾,顾姑娘稳住青州商路,张公子联络京中御史,朱家负责暗中监视京营卫的动向——记住,四姓同心,方能破局。”

    陆宜瑾的石青劲装接过兵符,珍珠链的光在她眼底闪:“六爷放心,我们会立刻分派人手,不出三日,定能查到构陷的证据。”

    顾芷琪的孔雀绿旗袍已写好密信,金步摇的光映着她的决绝:“青州的商队遍布天下,就算是皇城根的动静,也能给你传出来。”

    张景明的折扇敲着手心:“家父已在联络三朝元老,张砚秋那边我会盯着,他若敢插手阻挠,我这做堂兄的,先按张家家法处置他!”

    朱明宇收刀入鞘,藏青短打的身影往舱外望:“我这就带人去芦苇荡,凶手若留下痕迹,定能找到!”

    陆宜棠的手死死攥着玉佩,指腹被棱角硌得生疼,忽然往他怀里撞了撞,软绸裙的摆扫过他的靴面:“我跟你去!在牢里……我也能护着你!”

    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快得像雨落:“傻姑娘,牢外的事更需要你。”他往她发间插了朵甘棠花,“等我出来,教你‘水上漂’的最后一式,在江南的湖里,摘最新鲜的莲。”

    京营卫的锁链“哗啦”缠上他的手腕时,陆宜棠没有再闹。她看着他被押出舱门的背影,玄色官袍在雨里像片沉稳的山,忽然扬声喊:“六爷记着!四姓的船,已往京城开了!”

    雨越下越大,打在官船的甲板上发出闷响,却盖不住舱内四姓子弟的低语。陆宜棠攥紧手里的弯刀,石榴红的身影在雨里站得笔直,像株被风雨催得更烈的棠花——她知道,这场仗,不是他一个人在打,是整个江南的暖,在护着他们的光。

    舱内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而那个该和她一起喝的人,虽入了狱墙,身后却跟着千军万马的援。江南的雨,从来都不是刺骨的寒,是润着四姓同心的暖。

    京城天牢的石壁渗着潮气,将鬼子六的玄色囚袍染得发深。他靠着墙坐下时,铁链拖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响,却在触及墙角那堆干净稻草时,忽然轻了——草堆被铺得整整齐齐,还垫着层不易察觉的棉絮,像有人提前备下的暖。

    “大人,该用晚膳了。”铁牢门被轻轻推开,狱长赵奎的藏青短打带着股熟悉的皂角香,手里的食盒比寻常囚饭精致得多,甚至还冒着热气,“小的托人从江南捎了点新米,您尝尝。”

    鬼子六抬眼时,眸子里的冷光淡了些。赵奎曾是他北地军里的亲兵,当年在箭雨中替他挡过一箭,脸上留着道月牙形的疤,此刻那疤在油灯下微微动:“怎么是你?”

    赵奎将食盒往石桌上放,碗筷摆得一丝不苟,动作间露出的手腕上,有块模糊的刺青——是北地军的狼徽,早已被刻意磨淡。“去年调回京的。”他压低声音,指尖在碗沿敲了三下,“张公子的信到了,说芦苇荡找到了带徽记的箭簇,是京营卫的制式。”

    食盒底层忽然滑出张纸条,上面是陆宜棠的字迹,歪歪扭扭地画着朵棠花,旁边写着:“六爷放心,我已学会‘水上漂’的姿势,等你教收尾。”

    鬼子六的指尖捏着纸条,忽然笑了,玄色囚袍的袖角擦过嘴角时,带着点释然。“她没闹着闯牢?”

    “陆二姑娘把帅府的兵练得比您在时还严。”赵奎往牢外瞥了眼,将件缝了棉絮的夹袄塞给他,“顾姑娘的商队在京城开了家绸缎庄,暗号是‘棠花三尺’,随时能递消息。朱少爷更厉害,把天牢外的茶馆都盘了下来,说是‘听书’,其实是盯着来往的官差。”

    他往石碗里盛了勺汤,香气漫开时,鬼子六认出是江南的莲子羹,甜得恰到好处:“张景明老先生托人带话,说已找到当年给您写过荐书的太傅,那老大人最恨构陷忠良,明日就会上折子保您。”

    铁链忽然被轻轻拽了拽,赵奎从怀里摸出把小巧的钥匙,在锁孔里转了半圈——没开锁,却让铁链松了些,不再硌得手腕生疼。“小的每晚当值,这锁……夜里会自己‘松’半个时辰。”他的声音压得更低,“您夜里若想活动活动,尽管放心。”

    鬼子六喝着莲子羹,忽然想起江南水榭的晨雾,想起陆宜棠缠在他腰上的软。“替我带句话给宜棠。”他的指尖在石桌上画了朵棠花,“让她别急,等我出去,教她‘水上漂’时,顺便教她怎么用莲子羹‘灌醉’人。”

    赵奎憋笑着应了,收拾食盒时,故意将那朵画着棠花的纸条留在石桌上。铁牢门关上的瞬间,他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响动——是鬼子六在活动筋骨,玄色囚袍的摆扫过稻草,发出轻响,像头暂时蛰伏的狼,随时准备亮出獠牙。

    油灯在石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将那朵棠花的笔迹映得愈发清晰。鬼子六摩挲着纸条,忽然觉得这冰冷的天牢,竟也藏着江南的暖——是四姓同心的援,是旧部暗护的意,更是那个石榴红身影,隔着千山万水,递来的、缠得紧紧的念。

    夜渐深时,铁链果然“自己”松了。鬼子六站在牢中,望着窗外透进的月光,忽然低笑出声——这场仗,他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