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宫中成为嫌疑人的日常 第390章 闭眼
热门推荐:
边军悍卒
一剑杀仙:从爆能系统开始
洪荒之太极图俺大哥
重回前夫校草时,跪求我十年后别离
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
站在科技前沿:让你相信科学你还不信
无限刷新,我有空间能保留物资
火影:开局通灵宇智波斑
重生之剑仙
见康熙如此承诺,太皇太后长舒一口气,阿图到底是她唯一留在这世间的孩子了。
她们母女之间真正相处日子不多,也就近几年,她身子不好,阿图得皇帝开恩能时常来京城看她。
但到底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她总要为她打算一番。
“皇祖母,可还有其他事要叮嘱朕?”康熙轻声问道。
他知道皇祖母定不只有照拂姑母一事。
如果是这事,又何必驱散众人,独留他们祖孙二人叙话。
太皇太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待哀家去后......苏麻喇姑就跟着胤祚吧!”
康熙眉梢微挑,颇为讶异,“皇祖母,苏麻喇姑伺候您多年,又曾教导过朕,按苏麻喇姑如今的年纪,还是让她颐养天年吧?”
许是担心自己话语不够委婉,让躺在床榻上的太皇太后心里不舒坦。
康熙不疾不徐地补充道:“皇祖母,您又不是不知道胤祚那小子素来调皮,苏麻喇姑年纪也大了,朕也是担心苏麻喇姑万一应付不来。”
太皇太后哪怕现在起不来身,但听口风,她就知道康熙对此是个什么态度。
不过,这事是她百般思考下才做的决定。
毕竟,良贵妃是那个样子,胤祚的母家又只有那点能力,最为关键的皇帝对胤祚态度又平平。
再说了,她还担心万一皇帝发觉胤祚和福临相似,会因着对福临的看法而厌恶胤祚。
太皇太后虽然声音很是微弱,但态度却异常坚定,“胤祚是你的儿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苏麻喇姑经验丰富,能镇得住他......况且她与胤祚投缘,跟在他身边,既能教导他,也能有个伴......日后也能在荣亲王府养老。”
康熙听着太皇太后一字一句,颇为艰难地说着一些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的话。
一时间他竟有些摸不清太皇太后的意思。
虽然他就知道皇祖母对胤祚十分看重,但他没想到皇祖母竟然对胤祚看重到这个地步。
胤祚,那小子到底有何长处,竟然得了皇祖母如此青睐?
不惜在这时候,为他考虑。
皇祖母提的这个要求,也是可大可小。
换种想法,皇祖母无非就是想安顿好陪伴她多年的忠仆苏麻喇姑。
这倒是不是个什么问题。
康熙也不至于在太皇太后去后,就苛待太皇太后之前身边的亲信。
尽管太皇太后没了,但太后还得继续在慈宁宫住着。
这些人,太后也是会护着的。
说起太后,康熙不由得眸色微沉。
他清楚的知道他这个皇额娘,其实不如表面上的安分。
既然如此,他还不如顺水推舟,遂了太皇太后的意思。
免得到时候苏麻喇姑归在太后名下,太后更加不安分。
想通后,康熙随即展现出一副说不过太皇太后的样子,勉为其难地点点头,“皇祖母既然这么说,朕便依了您。只是还望皇祖母能保重身体,莫要再忧心这些事了。”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哀家这身子,自己心里清楚......如今哀家......只盼你能把这大清治理得越来越好,莫要让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康熙敛眸,“朕,必不负皇祖母所托。”
“好......好!”太皇太后很是欣慰地看着康熙,“哀家当年没选错人!”
康熙看着床榻上,病入膏肓、形如枯槁的太皇太后,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多年用着“孝道”压制住自己,名叫“太皇太后”的石头,突然就要被搬开了。
他说不上是如释重负,还是怅然若失。
当年,皇祖母为何选中他做皇帝,不就是因为她觉得他会比二哥听她的话吗?
而且母家身份也不高。
虽然得过天花也是一个优势,但到底是皇祖母想选一个好拿捏的。
不再重复汗阿玛与皇祖母争锋相对的旧事。
他清楚知道,所以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听话的好孙子。
连自己额娘年纪轻轻突然病世的事情,他都始终不置一词。
只不过,随着亲政的时间越久,他反而与皇祖母隔阂日益加深。
有些事他一旦退让,有些人就会得寸进尺,然后让他就退无可退。
他只能反击,或者让他们无法让他退让。
瞧着太皇太后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康熙抿了抿唇,“皇祖母莫睡,孙儿这就去叫皇额娘和姑母,您再和她们说说话吧!”
康熙轻轻放下太皇太后的手,走向门口,打开禁闭的房门,对着门外等候许久的众人说道:“皇额娘和姑母快进去吧!”
听到康熙的话,太后和淑慧长公主相互扶持,步伐匆忙地走进了内室。
康熙则站在门口,并没有一同走向前,只是静静地看着屋内。
太后拉着太皇太后的手,轻声抽泣着,淑慧长公主也是泪眼朦胧。
太皇太后似乎是感觉到了二人的到来,她努力睁开眼,想要看清眼前的两人,发现眼前模糊得看不清。
她也没有强求,只是费力地挤出一丝微笑,“莫......哭!”
说完,她就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是积攒着最后的力气都用完了。
此时,康熙的目光落在屋内的一处角落,那里摆放着一幅旧画,画中的人穿着汉服,正侧坐在花园中赏景品茶。
那人的侧脸让康熙感觉到似曾相识。
康熙琢磨了一会,就知道这人是谁了。
能大喇喇地摆放在太皇太后寝宫里,大概是他那早逝的汗阿玛。
毕竟,皇祖母虽然嘴上不说,但终归还是念着汗阿玛的。
他的思绪飘不由得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汗阿玛过世没多久。
皇祖母尽管对他要求严厉,但还是会偶尔带着他在御花园玩耍。
或许是触景生情,又或许是他与汗阿玛小时候相像。
皇祖母曾多次口误将他叫成“福临”。
福临,是汗阿玛的名字。
就在康熙恍惚地回忆时,屋内已经传来了淑慧长公主的悲呼:“皇额娘!皇额娘!”
康熙回过神来,快步走进屋内。
只见太皇太后躺在床榻上,已然没了气息,面容安详的仿佛入睡一般。
他闭上双眼,心中思绪万千,有解脱,有惆怅,还有一丝悲痛。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太皇太后病逝。
她们母女之间真正相处日子不多,也就近几年,她身子不好,阿图得皇帝开恩能时常来京城看她。
但到底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她总要为她打算一番。
“皇祖母,可还有其他事要叮嘱朕?”康熙轻声问道。
他知道皇祖母定不只有照拂姑母一事。
如果是这事,又何必驱散众人,独留他们祖孙二人叙话。
太皇太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待哀家去后......苏麻喇姑就跟着胤祚吧!”
康熙眉梢微挑,颇为讶异,“皇祖母,苏麻喇姑伺候您多年,又曾教导过朕,按苏麻喇姑如今的年纪,还是让她颐养天年吧?”
许是担心自己话语不够委婉,让躺在床榻上的太皇太后心里不舒坦。
康熙不疾不徐地补充道:“皇祖母,您又不是不知道胤祚那小子素来调皮,苏麻喇姑年纪也大了,朕也是担心苏麻喇姑万一应付不来。”
太皇太后哪怕现在起不来身,但听口风,她就知道康熙对此是个什么态度。
不过,这事是她百般思考下才做的决定。
毕竟,良贵妃是那个样子,胤祚的母家又只有那点能力,最为关键的皇帝对胤祚态度又平平。
再说了,她还担心万一皇帝发觉胤祚和福临相似,会因着对福临的看法而厌恶胤祚。
太皇太后虽然声音很是微弱,但态度却异常坚定,“胤祚是你的儿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苏麻喇姑经验丰富,能镇得住他......况且她与胤祚投缘,跟在他身边,既能教导他,也能有个伴......日后也能在荣亲王府养老。”
康熙听着太皇太后一字一句,颇为艰难地说着一些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的话。
一时间他竟有些摸不清太皇太后的意思。
虽然他就知道皇祖母对胤祚十分看重,但他没想到皇祖母竟然对胤祚看重到这个地步。
胤祚,那小子到底有何长处,竟然得了皇祖母如此青睐?
不惜在这时候,为他考虑。
皇祖母提的这个要求,也是可大可小。
换种想法,皇祖母无非就是想安顿好陪伴她多年的忠仆苏麻喇姑。
这倒是不是个什么问题。
康熙也不至于在太皇太后去后,就苛待太皇太后之前身边的亲信。
尽管太皇太后没了,但太后还得继续在慈宁宫住着。
这些人,太后也是会护着的。
说起太后,康熙不由得眸色微沉。
他清楚的知道他这个皇额娘,其实不如表面上的安分。
既然如此,他还不如顺水推舟,遂了太皇太后的意思。
免得到时候苏麻喇姑归在太后名下,太后更加不安分。
想通后,康熙随即展现出一副说不过太皇太后的样子,勉为其难地点点头,“皇祖母既然这么说,朕便依了您。只是还望皇祖母能保重身体,莫要再忧心这些事了。”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哀家这身子,自己心里清楚......如今哀家......只盼你能把这大清治理得越来越好,莫要让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康熙敛眸,“朕,必不负皇祖母所托。”
“好......好!”太皇太后很是欣慰地看着康熙,“哀家当年没选错人!”
康熙看着床榻上,病入膏肓、形如枯槁的太皇太后,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多年用着“孝道”压制住自己,名叫“太皇太后”的石头,突然就要被搬开了。
他说不上是如释重负,还是怅然若失。
当年,皇祖母为何选中他做皇帝,不就是因为她觉得他会比二哥听她的话吗?
而且母家身份也不高。
虽然得过天花也是一个优势,但到底是皇祖母想选一个好拿捏的。
不再重复汗阿玛与皇祖母争锋相对的旧事。
他清楚知道,所以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听话的好孙子。
连自己额娘年纪轻轻突然病世的事情,他都始终不置一词。
只不过,随着亲政的时间越久,他反而与皇祖母隔阂日益加深。
有些事他一旦退让,有些人就会得寸进尺,然后让他就退无可退。
他只能反击,或者让他们无法让他退让。
瞧着太皇太后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康熙抿了抿唇,“皇祖母莫睡,孙儿这就去叫皇额娘和姑母,您再和她们说说话吧!”
康熙轻轻放下太皇太后的手,走向门口,打开禁闭的房门,对着门外等候许久的众人说道:“皇额娘和姑母快进去吧!”
听到康熙的话,太后和淑慧长公主相互扶持,步伐匆忙地走进了内室。
康熙则站在门口,并没有一同走向前,只是静静地看着屋内。
太后拉着太皇太后的手,轻声抽泣着,淑慧长公主也是泪眼朦胧。
太皇太后似乎是感觉到了二人的到来,她努力睁开眼,想要看清眼前的两人,发现眼前模糊得看不清。
她也没有强求,只是费力地挤出一丝微笑,“莫......哭!”
说完,她就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是积攒着最后的力气都用完了。
此时,康熙的目光落在屋内的一处角落,那里摆放着一幅旧画,画中的人穿着汉服,正侧坐在花园中赏景品茶。
那人的侧脸让康熙感觉到似曾相识。
康熙琢磨了一会,就知道这人是谁了。
能大喇喇地摆放在太皇太后寝宫里,大概是他那早逝的汗阿玛。
毕竟,皇祖母虽然嘴上不说,但终归还是念着汗阿玛的。
他的思绪飘不由得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汗阿玛过世没多久。
皇祖母尽管对他要求严厉,但还是会偶尔带着他在御花园玩耍。
或许是触景生情,又或许是他与汗阿玛小时候相像。
皇祖母曾多次口误将他叫成“福临”。
福临,是汗阿玛的名字。
就在康熙恍惚地回忆时,屋内已经传来了淑慧长公主的悲呼:“皇额娘!皇额娘!”
康熙回过神来,快步走进屋内。
只见太皇太后躺在床榻上,已然没了气息,面容安详的仿佛入睡一般。
他闭上双眼,心中思绪万千,有解脱,有惆怅,还有一丝悲痛。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太皇太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