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245章 欲刺杀,速报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第245章 欲刺杀,速报

    “此计甚妙。”

    公孙度深思片刻后接受了邴原的建议。

    “既然如此,在下告退。”

    公孙度说完转身离去。

    ……

    “邴根矩,此计太过狠辣。”

    公孙度走后,管宁走出屋外,怒视邴原。

    方才两人对话尽入管宁耳中。

    “你怎能无视幽州百万生灵的安危?”

    管宁怒视邴原,质问:\"刘煜已将幽州世家尽数摧毁,不过是一些平民罢了,即便被鲜卑掳走又能怎样?\"邴原满不在乎地说:\"更何况,这是公孙度答应的事,与我何干?\"

    管宁顿时醒悟:\"原来如此,你因公孙度 辽东豪族,便借此报复,对吧?\"他立刻意识到,若公孙度依计行事,成功后必引发天下震惊。

    尤其是纵容鲜卑劫掠十日,割让辽东,又联合百济、扶余等小国入侵大汉。

    如此一来,公孙度必遭天下唾弃。

    这一切的起因,正是他在执掌辽东时屠戮豪族所致。

    邴原冷笑道:\"公孙度狼子野心,与刘煜如出一辙,如此对待世家,该杀。

    \"管宁闻言惨笑:\"今日方知,燕王为何要打压甚至铲除世家。

    \"

    世家人才远胜平民,燕王却反其道而行之,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提高平民地位,打压甚至铲除世家。

    通过邴原的行为,管宁终于理解了世家的危害。

    他虽只见到邴原一人,但已猜到天下世家大多如此。

    世家口口声声说家国天下,却总是以家为先。

    想到此,管宁大笑三声,止住笑后严肃地说:\"从今日起,我管宁不再与你们同列,与你割席断交。

    \"

    说完,他拿起地上的席子,一刀劈开,掷在地上。

    以往无论二人争辩多激烈,都坐在这席子上。

    邴原脸色骤变,怒斥:\"管幼安,莫要后悔。

    \"随后,他又唤了管宁一声\"根矩\"。

    管宁神色安然地注视着邴原,说道:“有些见解可以不同,也能互相辩驳,但有些错误却绝不能犯。”

    话音落下,管宁头也不回地离去。

    他们曾是情谊深厚的挚友,在乱世中彼此扶持。

    即便避难辽东,这份情谊也未曾消减。

    然而正如管宁所言,有些底线不可跨越。

    【此前误将龙腹与龙尾写反,现已修正:龙腹为邴原,龙尾为管宁】

    “去请奉孝过来。”

    幽州王府内,刘煜沉吟片刻后吩咐道。

    “是。”

    侍卫领命而去。

    不多时,郭嘉赶到。

    “见过王上。”

    郭嘉入殿行礼。

    “免礼。”

    刘煜示意起身,随后招手让郭嘉靠近。

    “奉孝,孤想问问你,绣衣卫在长安的情况如何?”

    刘煜将郭嘉唤至身前,认真询问。

    “不知王上此问何意?”

    郭嘉微微疑惑。

    “奉孝,你觉得,若董卓杀害刘协,天下局势会如何?”

    刘煜直视郭嘉,语气郑重。

    自从洪荒归来,刘煜便思索一个问题——如何增强自己治下百姓的归心之效。

    忽然间,他想到一件事。

    若是将来自己登基称帝,是否需要刘协禅让?

    若要禅让,岂非也属于权臣夺位?这无疑会影响声誉。

    但倘若刘协遭遇不测……

    刘协一旦身亡,谁又将是汉室正统?

    恰似当年王莽篡汉,直至光武帝刘秀击败王莽复兴汉室,才赢得万民敬仰。

    若刘秀本身便是以权臣身份登基,还能享有同样威名吗?

    相较篡汉,篡位终究仍带着那个“篡”

    字。

    “王上,刘协一死,汉室将分崩离析。”

    郭嘉听罢,神情凝重地回答。

    刘协之死将引发天下大乱,这正是局势转变的关键时刻。

    野心勃勃者可能趁机称帝,亦或扶持汉室宗亲登基,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将激起各地诸侯的野心。

    刘煜神色凝重地说:“需让绣衣卫行动,将弑杀刘协的责任推给董卓,若能逼董卓自立为帝,则更为理想。”

    天下大乱之际,他方能在平定之后赢得最大声誉与支持。

    “遵命,陛下。”

    郭嘉深深吸气,向着刘煜跪拜。

    ……

    离开皇宫后,郭嘉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回到绣衣卫后,他唤来一名千户。

    “属下绣衣卫千户方达,拜见指挥使。”

    方达上前,毕恭毕敬地行礼。

    “今日召你前来,有一要事相托。”

    郭嘉目光坚定地看着方达,“前往长安,接管那里的绣衣卫,务必把刘协遇害之事栽赃给董卓,若能让董卓自立为帝,就更好不过了。”

    方达听罢,愣了一下。

    “请指挥使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完成任务。”

    反应过来的方达语气坚定地说。

    绣衣卫成员首要便是忠诚,这一点毋庸置疑。

    “待此事圆满解决,我会允诺你,你方家三代均可接替千户职位。”

    郭嘉承诺道。

    “多谢指挥使大人。”

    方达抬起头,眼神认真地道:“属下明白该怎么做。”

    “去吧。”

    郭嘉微微叹息,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

    “是,属下告退。”

    方达转身离开绣衣卫总部。

    绣衣卫内部虽有飞鸽传信,但此事关乎重大,绝不可走漏风声。

    执行此任务的人必须是绝对信任的心腹,而方达正是这样的人选。

    在离开燕京城前,方达眺望家园,却未归家,而是策马疾驰离去。

    此行关系重大,他不愿让家人陷入险境。

    方达深知任务的风险,但无怨无悔。

    他本是并州离石一介平民,饱受本地豪强与胡人欺压。

    后来王上至离石,他入伍随王上征战鲜卑等部族,却因负伤退役。

    幸得王上恩泽,得以读书习字,并任乡吏。

    绣衣卫成立后,方达为报知遇之恩加入,从一名小旗官升至千户。

    回顾过往,他心中感慨万千。

    此刻,他勒马停下,跪地起誓忠心,随后继续赶往长安。

    燕京至长安两千里路程,方达仅用三天两夜,累死十余匹战马抵达。

    他按约定信号联系上长安绣衣卫,后者藏身于一家酒楼后院。

    酒楼鱼龙混杂,消息灵通。

    方达坐下后,严肃询问于小飞近期长安有何异常。

    “千户大人,近一个月来,董卓部将张济、李傕、郭汜频繁与伏完私会,我已派绣衣卫潜入伏完府邸查探。”

    于小飞神情严肃地说,“他们正密谋除掉董卓。”

    “如此大事,为何未立即呈报?”

    方达闻言脸色骤变,质问于小飞。

    于小飞急忙解释:“属下刚获此情报,担心有误,欲再派人核实后上报。

    今晚伏完将宴请朝廷官员,其中包括张济、郭汜、李傕,属下想趁机确认真伪,若属实,即刻回报。”

    ……

    今夜,长安伏完府灯火通明。

    伏完假借告老还乡名义宴请朝中大臣,实则为三人遮掩行踪。

    席间群臣挽留伏完,直至亥时宴席方散。

    送走宾客后,伏完精神大振。

    他问管家:“都准备妥当了吗?”

    “回大人,一切按吩咐布置在书房,下人都已撤离二十米外。”

    “好。”

    伏完转身走向书房,见张济、李傕、郭汜已在屋内。

    他嘱咐管家:“确保书房周围无闲杂人等。”

    待房门紧闭,管家立于门外五米处,驱散周围所有人。

    “伏完大人,事成之后我们能否如约升任九卿?”

    张济试探性地询问。

    伏完自信一笑,取出一道诏书置于桌面。

    “圣上已有旨意,你们只需除去董卓,便能如愿。”

    诏书内容与伏完所言一致,提及了诛杀董卓后的赏赐。

    张济、郭汜、李傕三人看后目光闪烁。

    \"董卓欺压天子,常宿宫中,我早欲除去此贼,今得圣旨,当尽早行事。

    \"李傕语气严肃。

    如今的董卓比历史上更为残暴,不仅 扰宫女,连刘协的妃嫔也不放过。

    传闻董卓玩弄董贵人时,刘协竟在外守望。

    更令人不安的是,董贵人已有身孕,无人知晓孩子是谁的。

    面对董卓的强权,刘协只能隐忍。

    伏完求见,提议联手除掉董卓,并已争取到董卓手下三名将领支持。

    经过考量,刘协同意此计,承诺事后封三人为九卿。

    \"董卓出行警卫森严,需精心策划才能成功。

    \"张济神情凝重。

    \"此事成败在此一举,败露则性命难保。

    \"

    \"此节我已思虑周全。

    \"

    伏完笑道:\"我已与陛下商定,明日我去太师府邀董卓入宫议事,陛下欲禅位于他。

    届时李将军可安排刀斧手伏击,一举击杀。

    \"

    \"妙策!\"

    李傕、郭汜、张济闻言精神振奋。

    皇宫尽为董卓掌控,此举定能瞒天过海。

    \"从此汉室将迎来新生。

    \"

    伏完语气激动,此功告成后,必位列三公,青史留名。

    为避免事情败露,三位将军应迅速自撤离。”

    正事谈毕,伏完对三人叮嘱道。

    眼下并非庆祝之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需待大局已定方可安心。

    “伏大人,告退。”

    三人随即告辞而去。

    目送三人远去后,伏完目光警觉地环视书房一圈,确认无旁人窥探,这才放心离开。

    待伏完离去,书房内书架悄然分开,一人影现身其中。

    此人非他,正是绣衣卫小旗官,受命潜伏于此。

    “小皇帝竟欲刺杀董公,此等大事必速报。”

    小旗趁夜色悄然离开书房,避开众人视线,径直离开伏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