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258章 形势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第258章 形势

    他心下存疑,莫不是华佗方才诊断有误?

    若真如此,这华佗恐非真身。

    \"诸位莫要为难华先生。

    \"田丰劝道。

    此刻,戏志才开口:\"华先生所言无误,我确曾亡故,后得主公以神药相救。

    此药不仅使我重生,更增我体魄。

    \"

    为证实其言,戏志才环顾四周,在众人疑惑中,猛然一掌击向石桌。

    瞬间,坚固的石桌竟被他一掌劈成碎片。

    \"这……怎会如此?\"

    目睹此景,人人震惊。

    戏志才虽为文官,但君子六艺从未荒废,即便文士,亦非后世那般弱不禁风。

    然而今日之举,纵是武将也难企及。

    \"这……绝不可能!\"甘宁惊愕不已。

    即便他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能一掌击碎石桌的人,戏志才却做到了。

    听闻甘宁所言,众人瞬间激动起来。

    “志才,君上给了你什么灵药?”

    郭嘉盯着戏志才,急切地问。

    能令人死而复生且增强体魄的药物,是人人渴望之物。

    “此药极为稀有,唯有君上独有。”

    戏志才微微一笑,对众人说:“诸位尽管放心,只要你们忠于君上,未来或许也能享有和我相同的待遇。”

    “并且,我认为这药可能延年益寿。”

    最后这句话是戏志才自作主张补充的,刘煜并未提及。

    但在戏志才看来,能让人生还的药物,延寿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果不其然,戏志才话音刚落,众人呼吸便急促起来。

    那可是能增寿的神药啊!

    “志才,此话当真?”

    郭嘉看着戏志才,声音微颤地问。

    “我想,华先生会更清楚。”

    戏志才说完,望向华佗。

    面对众人注视,华佗略皱眉头,思索片刻后开口:

    “先前我为戏大人诊脉,发现其身体已被耗尽,因此难以治愈。

    除去这一点,戏大人的身体状况本就一般,若不加以调养,恐怕仅剩三年光景。”

    “然而,刚才我又为戏大人重新诊脉,从脉象判断,除非发生变故,戏大人至少还能活过一甲子。”

    一甲子即六十年。

    依脉象看,即使百年也无妨,但华佗不敢如此直言。

    毕竟时间太长,变数太多。

    不过多活一甲子绝无疑问。

    “死而复生,多活一甲子……”

    无论哪种效果,对他们而言,这便是神药。

    而此神药唯君上所有,只要他们效仿戏志才般忠诚,说不定某日也能获此殊荣。

    “好了,各位请回吧。”

    此时,戏志才送客道:“如今主公虽已归位,但仍有诸多事务待理,诸位还需尽心履职。”

    “吾等告退。”

    众人听罢便各自离去,与来时满怀期待不同,此刻心中更多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许有一天,自己也能得主公赏赐灵药。

    戏志才望着众人背影嘴角微扬,此举意在抬高主公在众人心里的地位,更隐含千金买骨之意:今日主公为他拿出灵药,日后为他们亦能如此,前提是他们需对主公足够忠诚。

    ……

    回到王宫,凤卫和婢女纷纷向刘煜行礼。

    行至后花园时,刘煜瞥见一女子身影,细看之下乃甄姜。

    “为何独处?”

    刘煜走近问道。

    “臣妾拜见陛下。”

    甄姜转身发现刘煜,连忙行礼。

    “免礼。”

    刘煜点头示意,“你未答孤的话,怎会独自在此?”

    自入宫以来,甄姜与四位妹妹形影不离,今日却例外。

    “回陛下,臣妾四妹皆在蔡夫人处。”

    甄姜垂眸答道。

    “嗯。”

    刘煜略作沉思,随后步入亭中,甄姜紧随其后。

    “坐吧。”

    刘煜温和地说,待她落座后,又问:“宫中生活可适应?”

    “臣妾已习惯。”

    甄姜点头回应。

    接着,刘煜继续询问些日常琐事,甄姜皆乖巧作答。

    “孤今日初返,改日再去你居所。”

    刘煜临走前留下话。

    “臣妾恭送陛下。”

    ……

    刘煜离开花园后,径直前往蔡琰的寝殿。

    他深知,后宫绝不会出现宠妾灭妻之事。

    或许,在他的后宫之中,蔡琰并非最美丽的那位,但他绝不会让人因此轻视她,忽视她在后宫中的地位。

    至于其他的事务,刘煜深信蔡琰有能力妥善处理。

    短短七日过去,于禁率军归来,刘煜也召集文武百 议大事。

    “此次孤亲率大军,征讨董卓,成功收复司隶之地。”

    刘煜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两侧站立的大臣,缓缓开口。

    “青鸾”

    他瞥了一眼身旁不远处的青鸾。

    她立刻领会,随后说道:“兴平元年秋九月,大汉燕王诏曰:孤闻褒扬有德,奖赏贤才。

    领军将军于禁,忠贞守义,安定社稷,孤甚嘉之,特加封为平南将军。”

    “都护将军,虎侯典韦,因攻城有功,升任镇北将军。”

    “徐荣,加封平西将军……”

    此役之中,随刘煜出征的将士皆获晋升。

    “命兵部侍郎贾诩,代孤犒赏三军。”

    于禁、典韦和贾诩三人上前谢恩,而镇守司隶的徐荣未能到场。

    “臣有话说。”

    荀谌忽然出列,躬身禀报。

    “准奏。”

    “启禀王上,汉贼董卓篡位,今日天下纷乱,恳请王上登基称帝,讨伐叛逆……”

    荀谌滔滔不绝地陈述。

    显而易见,这番话早已成竹在胸,或许是几天前便已构思周全。

    ‘该死,让荀谌占了先机。

    ’

    许攸、辛评等人内心暗自懊恼。

    如今局势明朗,汉帝已亡且无子嗣,必须从汉室宗亲中选出新帝。

    汉室宗亲中,谁比刘煜更合适?

    论实力,刘煜掌控幽、并、冀三州及司隶之地,麾下雄师百万,南征北战无人可敌。

    论地位,他是大汉燕王,封地虽仅幽州一隅,但血脉尊贵,乃汉武帝后裔。

    光武帝刘秀祖上为长沙定王刘发,刘发是汉景帝第六子,汉武帝则为其第十子。

    “恳请大王登基称帝,延续汉室基业。”

    荀谌话毕,文武百官齐齐跪拜,劝刘煜称帝。

    刘煜虽言无意称帝,实则心中早有此意。

    然而时机未到,他需广纳疆土以奠定根基。

    况且,登基需循礼三让,方能顺乎民心。

    见刘煜拂袖而去,众臣并未多疑,只以为他在演三让之戏,殊不知其另有深谋。

    辽东急报传来,郭嘉呈递给刘煜。

    刘煜冷笑:“蕞尔小邦竟敢犯我大汉,命文远率军南下,直取百济、三韩;另令奉先进取,不留余地。”

    “遵命!”

    郭嘉领命退下。

    刘煜沉吟片刻,又下令:“命护军将军徐晃率五万玄武军,增援虎威将军吕布。”

    远非扶余等小国能及。

    其民众人数超三百万,人口众多,且在其东尚有广阔地域。

    吕布虽勇猛,但智略稍逊。

    他或能率大军灭扶余,然对,恐力有不逮。

    徐晃进退有序,用兵有方,派他支援吕布,刘煜安心。

    “王上,上谷郡那边如何?”

    郭嘉听闻,转向刘煜道。

    徐晃率五万玄武军驻守上谷,专为防备鲜卑南侵。

    若将徐晃调离,上谷空虚。

    若此时鲜卑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命平南将军于禁统御林军北上,接防上谷。”

    刘煜说道。

    其实,于禁亦非庸才。

    只是他刚立大功,总不能让他一直冲锋陷阵,也该给他人机会。

    “诺,臣领命。”

    郭嘉点头答应。

    刘煜微微点头,目送郭嘉离去。

    思索片刻后,刘煜下令:“传令,召工部侍郎欧兴与兵部侍郎贾诩前来。”

    “诺。”

    不久,兵部侍郎贾诩率先到王宫。

    刚退朝,贾诩便在城中,而欧兴正监督建造神城。

    “王上。”

    贾诩拜见刘煜,行礼道。

    “孤问你,幽州户籍改革进展如何?”

    刘煜注视贾诩,问道。

    户籍改革是刘煜的核心国策,重中之重。

    即便日后登基,亦不会改变。

    “启禀王上,幽州户籍改革已完成,臣已命人整理成文。”

    贾诩答道。

    “具体执行如何?”

    刘煜看向贾诩:“相较并州如何?”

    “启禀王上,幽州情况较并州复杂得多……”

    贾诩神情严肃。

    并州多受胡人统治,汉人大族稀少,甚至某些地方全无。

    因此阻力不大。

    幽州的环境虽恶劣,但当地豪强势力不容小觑,几乎每户都有私兵。

    幸赖刘煜大军驻守,否则这些豪强恐怕早就要叛乱了。

    在贾诩的强硬手段下,幽州的户籍改革得以顺利推进,若持续执行此政策,贵籍分籍制度终将废除。

    “文和,你觉得何时对冀州动手?”

    刘煜注视着贾诩,严肃地询问。

    冀州的局势与幽州、并州有所不同。

    并州因胡人增多,汉人减少,许多世家早已离开。

    幽州本为苦寒之地,人口稀少,世家不多,而豪强虽多,但有大军镇守,难以造次。

    然而冀州的情况则复杂得多。

    尽管冀州名义上归刘煜管辖,但他对这里的控制力有限,许多政策难以落实。

    主要原因是官员短缺,多数郡县只能依靠世家管理。

    “主公,我建议在推行新户籍制度前,先解决黑山军的问题。”

    贾诩对刘煜说道。

    “黑山军?”

    刘煜听到这个名字,想起后世黑山军曾给袁绍制造不少麻烦,而如今却未对他造成困扰,一时竟将其遗忘。

    “黑山军目前状况如何?”

    刘煜追问。

    “回禀王上,黑山军一直活跃于太行山脉,过去常外出劫掠州府或百姓。

    但自从王上占据冀州后,他们便停止了对州府的袭击。”

    黑山军虽号称百万,但其中多为老弱妇孺,真正能作战者不过三十万,且装备匮乏……贾诩沉声说道。

    身为兵部侍郎,他对境内形势早已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