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380章 豁然开朗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第380章 豁然开朗

    于是他们立即着手准备,每个营寨内外均堆放了干燥稻草。

    当韩信安排妥当时,斥候急报:廉颇率大军正赶来。

    韩信端坐于案桌后,目光投向斥候:“廉颇已至,李牧可有消息?”

    “回禀将军,李牧随廉颇一同前来,但此番廉颇似为主帅,李牧则居其后。”

    “好。

    即刻与他们交锋,记住,只需试探性一战,若非敌手即刻撤退。”

    “遵命!将军!”

    斥候领命而去。

    韩信随即率大军出营。

    放眼望去,赵 阵浩荡无边,难以尽览。

    这般庞大规模,令韩信亦为之动容。

    韩信策马向前,注视着赵军,说道:“传闻赵括善于练兵,果然名不虚传,这些赵卒气势汹汹,实属劲敌。”

    “将军,据探报,赵卒擅长使枪,赵地尚武成风。”

    “若真攻入蓟城,我军恐难抵挡。”

    两位副将皆叹息不已。

    若是刘煜亲临,或许尚有一战之力;然刘煜未至,区区新兵又怎能与赵国精锐抗衡?

    韩信摇头道:“诸位皆为勇猛之士,切勿妄自菲薄。

    赵括虽擅练兵,却不代表赵国便是天下最强。”

    “速去挑战!”

    “诺!”

    两位副将纵马而出。

    “赵贼听令!吾主刘煜已占燕地,汝等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来犯,当真自取 !”

    “速降马受缚,免遭屠戮!”

    廉颇怒目而视,喝道:“狂徒,你才为鼠辈!”

    “且看我如何破你!”

    廉颇欲出战,李牧劝阻道:“廉颇将军,彼辈非主帅,暂莫轻举妄动,观其变化后再作打算。”

    廉颇安慰李牧道:“李将军无需担忧,尽管我斩杀那两名无名小将会损及我的威名,但我从不将他们放在心上。

    在此之前,您尽可安心。”

    “为赵国之兴盛,我定当出战!”

    廉颇毫不迟疑地策马出击,迅速与那两名汉军副将交锋。

    二对一的局面,廉颇完全占据优势。

    两名韩信副将仓皇逃窜。

    廉颇放声大笑:“你们口称我们是鼠辈,可在我看来,反而是汉军才配得上这样的称呼!”

    “这天下局势,终将由我王掌控,那刘煜连给我王牵马都不配!”

    两位副将退回韩信身边。

    “将军,廉颇虽年迈,却极为勇猛,我们难以取胜。”

    韩信微笑回应:“我只是让你们试探对方虚实。

    如今他们已中计,我们即刻撤退便是。”

    “遵命!将军!”

    韩信指挥大军撤退。

    廉颇见韩信退兵,勃然大怒。

    “既然败了,便该撤退,我必踏平汉军营寨!”

    廉颇领军疾进,数万兵马紧随其后,气势磅礴!

    李牧紧跟廉颇之后。

    韩信转身发现廉颇和李牧竟追击而来,心中暗惊。

    “速速加快撤退,若有迟缓,杀无赦!”

    韩信催促道。

    赵国五万兵马突袭韩信营地。

    李牧随后赶到,廉颇环顾四周,营地空无一人。

    廉颇眉头紧锁,李牧下马说道:“廉颇将军,汉军如此消失,必有隐情。”

    “李将军言笑了,敌众我寡,他们撤离合情合理。”

    “但他们撤离太过仓促,粮草兵器皆未带走,这些物资我们可以带回。”

    李牧点头表示赞同。

    或许那刘煜不过徒有虚名,手下将领也无能至极。

    所谓兵弱弱一队,将弱弱一群。

    刘煜是个胆小鬼,他的手下也都是同样的畏缩。

    “立刻进营,把他们的粮草和兵器全部带走,不得有丝毫懈怠!”

    “遵命!”

    赵国士兵领命后迅速入营。

    此时,韩信已率军在山头观望,看到赵军士兵已经入营。

    刘煜冷笑一声:“大局已定。”

    “听说李牧、廉颇乃赵国名将,精通用兵之法。”

    “但在我的眼里,他们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卒罢了。”

    刘煜的两位副将点头附和。

    一位副将对韩信说:“将军,恐怕赵国会派援军,廉颇年老,不足为惧。”

    “但李牧不同,他是赵国名将,才能与治军之术远超廉颇。”

    韩信目光投向赵国大军后方,尘土已散。

    韩信摇头道:“他们并无援军。”

    “他们来此不过是试探虚实,二位无需担忧,现在正是发射火箭之时。”

    “是!”

    两位副将立即挥动手臂。

    弓箭手点燃箭矢,万箭齐发直射营地。

    火箭点燃了营地,烈焰熊熊。

    廉颇和李牧正暗自庆幸,却没想到韩信竟下令放火。

    大火燃起,赵国五万大军陷入火海。

    廉颇和李牧见状,脸色惨白,这汉军太过狡猾!

    “冲出去,随我突围!”

    廉颇喊道。

    李牧与廉颇指挥士兵突围,韩信却早有防备。

    “杀!”

    韩信率一万士兵赶到营地外,截断退路。

    此时,这支队伍严阵以待,准备展开激战。

    廉颇与李牧虽为赵国名将,却毫无对策。

    面对韩信的大军压境,二人束手无策。

    然而,韩信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数万精兵严阵以待。

    一声巨响,韩信厉声喝道:“准备完毕,必须突破敌阵!”

    他眉宇紧锁,眼中血丝密布,杀气四溢。

    长剑挥舞间,剑影纵横,血雨腥风随之而来。

    廉颇与李牧虽竭力抵抗,却难敌韩信的强攻,最终被迫撤退。

    韩信冷哼一声:“追击!绝不留情!”

    士气高涨的军队蜂拥而上,誓要生擒二人。

    然而,廉颇与李牧勇猛异常,成功突围,令韩信扑空。

    两位副将回报战果,韩信淡然回应:“击败赵军足矣,不必强求。”

    “赵国会再战吗?”

    副将追问。

    韩信微微一笑:“兵家胜负本常态,赵国若欲再来,我自当奉陪。”

    韩信挥退众人,沉声道:“诸位暂且退下,此事需从长计议。”

    赵国大军压境,韩信早有部署,只待战机成熟。

    忽见远处烟尘滚滚,似有大军逼近。

    韩信心头微凛,凝神望去,却发现那并非敌军,而是甘宁所率的一支奇兵。

    “甘宁将军,未知前来有何要事?”

    韩信拱手问道。

    “末将奉命前来探查军情,听闻将军大破赵军,特来贺喜。”

    甘宁坦然一笑,目光却透着几分探究。

    韩信冷笑一声:“赵军溃败如山倒,甘宁将军怎会突然出现在此?莫非……”

    甘宁眯眼道:“将军果然敏锐,不过,我军虽胜,但赵国未灭,将军岂能掉以轻心?”

    韩信心中暗惊,面上却不动声色:“赵军已溃不成军,不足为惧。

    若无其他要事,还请甘宁将军速速回营。”

    甘宁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待大军远去,韩信对身旁的张良低声说道:“此人不简单,主公的疑虑或许不无道理。”

    张良沉吟片刻,点头道:“确实,甘宁此行恐非善意。

    赵国余孽犹存,不可不防。”

    韩信点点头,随即传令全军整装待发,以防不测。

    刘煜在蓟城接见韩信时,眼中满是欣赏。

    他轻抚胡须,缓缓开口:“子房曾言,信有奇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贾诩在一旁冷笑道:“主公何必过誉,韩信年纪轻轻,未必真能担此重任。”

    韩信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起初,贾诩和李儒对韩信并不抱太大期望,然而,韩信竟真的取得了胜利。

    这一结果让两人对他刮目相看,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乐毅、徐荣与赵云却一脸茫然。

    “韩信,此次你获胜,有何要求?”

    刘煜注视着韩信。

    韩信稍作沉思:“主公过誉了,我蒙主公重用,深知主公英明,我不需要任何奖励,只愿助主公成就霸业。”

    韩信话语坚定。

    “韩信,在我面前无需如此谦逊。”

    “身为主公,行赏是理所应当,望你能明白。”

    “你虽立下战功,若我不给予嘉奖,那我这个主公便徒有虚名。”

    刘煜说完,韩信点头应允:“既然主公愿意在此时给予嘉奖,我并无他求,只想担当大将军一职。”

    韩信话音刚落,众人皆震惊不已。

    刘煜竟要拜韩信为大将军?这是何意?

    众人神色严肃,因为大将军可以统帅三军,掌控绝对兵权。

    但韩信不过才刚刚击败廉颇与李牧,仅凭一场胜仗便欲担此重任,未免太过轻率。

    贾诩先开口:“韩信,你此次击败廉颇与李牧,只能说运气使然,其他将领未必不能取胜。”

    “除了运气,你并无其他优势,一场胜仗就想当大将军,实在荒谬。”

    李儒亦附和:“欲任大将军者,需经历百战,百战百胜,才有资格!”

    贾诩与李儒话毕,韩信从容不迫。

    韩信平静道:“我的战功尚不足以匹配大将军之位,但对我而言,是否担此重任并不重要。”

    \"主公若将兵权授予我,我定能助您攻城略地。

    \"

    \"好!\"刘煜点头应允。

    众人皆惊,谁也没料到刘煜竟会答应韩信的要求!

    随即,刘煜对众人说道:\"各自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

    \"

    \"韩信确有才华,可统率三军,然不可掉以轻心。

    \"

    \"我可将兵权交予你,不过在此之前,你得完成一事。

    \"

    \"不知是何事?\"

    \"此事简单,只需帮我击退齐威王,使其三日内撤军即可。

    \"

    刘煜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韩信,都想看看他有何打算。

    韩信嘴角微扬:\"主公不必忧虑,齐威王必会退兵。

    \"

    \"你如何让齐威王退兵?\"

    \"主公,此法甚易。

    齐威王率十万大军而来,齐国必然空虚,眼下关键在于抢占先机。

    \"

    \"我们可绕至敌后,直取临淄。

    \"

    韩信话毕,贾诩摇头道:\"韩将军,绕后并非易事,需经魏国境内,一旦惊动魏国,恐难以脱身。

    \"

    \"无妨,若惊动魏国,我们仍可从小道入齐,穿过州城小道便能抵达。

    \"

    \"随后一鼓作气拿下临淄,齐王自会退兵。

    \"

    韩信言罢,刘煜却摇头:\"即便如此,我也知你明白,小道行军耗时良久。

    齐王已往燕国蓟城进发,待你抵后方,恐已被擒。

    \"

    \"且齐国兵力几何,你可知?\"

    \"主公,齐国究竟有多少兵力,我并不清楚。

    \"

    \"不过,主公先前与齐国交战时,已斩杀田忌和匡章等人,可知齐国如今的兵力已所剩无几。

    \"韩信心中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