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 > 第387章 最严厉的处分,炭头的异常

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 第387章 最严厉的处分,炭头的异常

    苏毅安连夜被于金生派人从被窝里叫了起来。

    李秀珍被送回了青年点,苏毅安进屋看了看又出去了。

    “于叔,这个伤我看不了。” 苏毅安找到于金生。

    “怎么看不了?”

    “伤的地方我不好下手。”

    于金生这才想起来李秀珍伤的是腿和屁股,“你是大夫,应该不会有忌讳吧。”

    “如果我给她看完伤,改天她伤好了到处传扬我看了她的身子,然后举报我耍流氓,于叔,我还不如现在找根绳子吊死在门框算了。”

    于金生:“……不是,小苏,我就是问一问,你别急啊。”

    别看苏毅安平时说话办事不急不忙的,吊死在门框上这种事,他真干得出来。

    苏毅安14岁独自逃进大山,在山里生活数年之久……一切都表明,这是个狠人!

    于金生连连安抚:“那算了,不用你帮李秀珍看了,你回去吧,我去找咱们大队的女卫生员。”

    熊皮沟大队原来有一个女卫生员,但她仅仅会处理些外伤,开药什么的要看手头现有的药都是啥。

    然后根据病人的描述,挑选出她认为能治病的药。

    这年头就是,只要吃不死人,就往死里吃。

    苏毅安会自己配草药,还会熬药,所以他到卫生所后,小卫生员就不再帮人看病了,只打打下手,打个针,清扫卫生什么的。

    今天她又被于金生叫来了,一脸懵逼,“大队长,找我来什么事呀?”

    “李知青受伤了,你帮她看看。”于金生道。

    女卫生员一头雾水,“不是有小苏大夫吗?”

    “他是男的!”

    “哦……也对……”

    女卫生员帮李秀珍清理了伤口,上了药后就离开了。

    下午,李秀珍发起高烧,晚上的时候人都快烧糊涂了。

    有知青找到苏毅安,苏毅安直接让小卫生员去。

    “小苏大夫,求求你了,你就去帮李秀珍看看吧,我们知道你医术高明。”知青们央求道。

    苏毅安摇头,“我不敢去啊。”

    知青们不解:“你怕什么?”

    苏毅安:“我怕李秀珍举报我耍流氓。”

    知青:“……”

    李秀珍上次举报苏毅安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最后还是小卫生员去看了李秀珍,打了针消炎药,又开了几片退烧药就回来了。

    这年头乡下看病,主打一个,用过药后剩下的交给老天爷。

    熬得过,熬不过都是自己的命。

    李秀珍昏迷了三天才醒。

    她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自己的身体。

    她发现自己裤子被换了,顿时涨红了脸,“我,我要举报……苏毅安……”

    同屋的女知青:“……”

    难怪小苏大夫视她如洪水猛兽,就这么个人,谁不怕啊。

    张口闭口的就要举报人家。

    幸亏小苏大夫有先见之明,没给她看药。

    要是真看了,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秀珍你又要举报谁?” 梁盼盼挑了帘子走进来,她的胳膊上拐着竹筐,里面装着一小袋磨好的橡子面,“我在向红姨那里磨了些橡子面,这是五斤,你们要的话可以用细粮或是玉米面跟我换。”

    (1966年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橡子面是灾荒年代的代食品,口感苦涩,营养低而且很难消化,吃多了拉不出来。

    1斤玉米面大约能换3到5斤的橡子面,1斤细粮能换2到3斤的粗粮。

    具体因地区不同,价格会有浮动。)

    “我换!我换!”一个女知青抢先开口,“我给你1斤玉米面,你换吗?”

    “换。”梁盼盼家里每月都给她寄钱,她从来不吃橡子面,都拿来和别人换成了细粮或是玉米面。

    李秀珍并不知道给她看伤的人是女卫生员,她还在情绪激动的向大伙诉苦,“……他没有经我同意就换了我的裤子……我以后还怎么有脸见人啊……”

    梁盼盼鄙夷地瞥了一眼炕上躺着的李秀珍。

    她以前是有点傻,被李秀珍忽悠了。

    但她现在算是看清了,李秀珍也没说高明到哪去,她不过是利用了现在的紧张形势,动不动就拿出举报来威慑别人。

    她换完了玉米面就拐着筐回去了。

    李秀珍挣扎着撑起身体,“你们帮我找大队长来……我要……举……”

    “行了,你别举了。”一个女知青打断她的话,“天天举报这个举报那个,你别折腾了,你知不知道你被大队处分了。”

    “什么?”李秀珍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

    “大队早就通知了,等你伤好后就要组织召开批判大会,好好的让你检讨一下思想问题。”

    对方的每一个字李秀珍都能听得懂,但是连起来,她却迷糊了。

    为什么要批判她,她犯了什么错?

    一周后,李秀珍才勉强能下地行走。

    等待着她的,先是批判大会。

    这还不是最让她崩溃的。

    最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她被组织处理,记入档案。

    这可是最严厉,影响最深远的处分。

    大队支部出示了正式的书面材料,详细记录她的种种错误事实。

    捏造举报、诬陷同志、无组织无纪律、遇险浪费集体资源。

    这些将放入她的附上人档案,跟随她一生。

    直接影响她日后回城,入学、招工、参军……等等所有机遇都与她无缘。

    在这个年代,档案里有了这样的污点,前途基本就等于是全毁了。

    李秀珍整个人都崩溃了。

    哭着闹着要跳河,大半夜的跑到于金生家门口哭求。

    吓的于金生老伴当天就跑去找白杜鹃借狗。

    白杜鹃把萨摩耶借给了她。

    大白看家本事不太行,但它那个体型摆在那,就是不咬人也吓唬人。

    有了大白的威慑,李秀珍总算是不敢往于金生家里闯了。

    于金生觉得李秀珍之所以会闹起来就是太清闲了,于是给她安排了最累最脏的活。

    李秀珍天天挑粪,一直挑到天气变冷,粪都冻上了,这才换了别的工作。

    从那以后,李秀珍似乎认命了,再也不天天嚷嚷着举报了。

    不过青年点的知青们都很抵触她。

    男知青们以王自强他们为中心,全都排挤她。

    女知青这边也没好到哪去,大家住在一个屋,但是谁也不和李秀珍说话。

    就算李秀珍主动和她们搭话,她们也装作没听见。

    李秀珍受伤后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嚷嚷着举报小苏大夫,她们都听见了。

    这样的人太可怕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她们也给举报了。

    还是离的远点吧。

    没人搭理李秀珍,李秀珍反而变老实了许多。

    秋叶飘落,寒冬的脚步渐近。

    这天晚上,白杜鹃在杨家吃饭。

    刘向红和白杜鹃说起老狗炭头,“最近炭头变的有点奇怪,它总是往外跑,我喊它也不理我。”

    杨建设道,“它是耳背了吧,年纪大了……姐,炭头几岁了?”

    “17……”白杜鹃心里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