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快递指南:我在末法时代开盲 > 第323章 第四态与星网·共生之法

洪荒快递指南:我在末法时代开盲 第323章 第四态与星网·共生之法

    在陆川将自己在“无连接之墟”的发现告知递才议会后,众人正全力研究破解扭曲符文之法时,“第四态信使”再次出现。

    它通过“文明记忆共鸣”的方式,向众人揭示了更多关于“无连接之墟”的真相。

    原来,“无连接之墟”起源于一个被称为“最初文明”的古老存在。

    在宇宙诞生之初,各种文明如繁星般涌现,彼此之间开始探索连接与交流。

    然而,“最初文明”却对“连接”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他们认为,连接会让自身文明的特性和独立性受到侵蚀,甚至可能导致文明的灭亡。

    出于这种恐惧,“最初文明”不惜以自我封印为代价,动用整个文明的力量创造了这片“无连接之墟”。

    在墟域形成之初,它的确如“最初文明”所愿,将自身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阻断了一切连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墟域内部的能量出现了失衡。

    原本用于维持隔绝状态的能量开始失控,不仅无法继续保持稳定的封印,反而开始向外扩张,吞噬周围的“连接能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身的能量缺失,这便导致了如今超域文明面临的危机。

    听完“第四态信使”的讲述,众人陷入了沉思。

    如何解决“无连接之墟”的问题,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强制打破墟域的封锁,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能量爆发,对整个宇宙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

    而放任不管,超域文明必将被吞噬,宇宙间的连接也会受到极大的破坏。

    这时,陆川经过一番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共生之法”。

    他认为,既然“无连接之墟”的问题源于对“连接”的极端抗拒以及由此引发的能量失衡,那么或许可以尝试让星网的连接能量与墟域的拒绝之力形成一种循环。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引导星网的连接能量进入“无连接之墟”,但并非强制墟域内的存在与外界建立连接,而是让这些连接能量在墟域内流转,与墟域的拒绝之力相互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连接能量可以为墟域补充缺失的能量,使其恢复稳定;

    同时,墟域的拒绝之力也能对连接能量进行某种形式的“过滤”,让其以一种更为平衡的状态回到星网之中。

    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强制连接带来的冲突,也阻止了墟域对连接能量的肆意吞噬,实现两者的共生。

    递才议会的成员们对陆川的设想既感到惊讶又觉得充满希望。

    但要实现这一“共生之法”,还面临着诸多技术和理论上的难题。

    例如,如何精确地引导连接能量进入墟域并使其按照设想的方式循环,如何确保墟域的拒绝之力不会对连接能量造成过度破坏等等。

    然而,面对这些困难,递才议会并没有退缩。

    他们立刻组织万界各族的顶尖科学家、能量操控专家以及对宇宙规则有深入研究的智者,围绕陆川的“共生之法”展开全面的研究和论证。

    一场旨在拯救超域文明、恢复宇宙连接平衡的艰苦探索就此拉开序幕,而“共生之法”能否成功实施,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也关乎着整个宇宙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