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 第413章 帝王心
临安。
皇城深处,福宁殿。
殿内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南宋官家赵昀,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万里江山图》前,手中捏着一卷由八百里加急送回的密报,指节发白。
密报的内容,正是曹义淳亲笔所书。
详细描述了顾渊如何对待皇权,如何弹指间覆灭太极满门,又如何与那破茧重生的妖人云飞扬展开惊天动地的一战……
字里行间,充满了敬畏与恐惧,竟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信的末尾,曹义淳用颤抖的笔迹写道:
此战过后,顾渊气息愈发深不可测,疑是……境界再有精进!
赵昀的额角,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但他的眼眸中,非但没有恐惧,反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光彩。
“妖孽……不,是天命!”
赵昀放下密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此等人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视宗师如草芥,视门派如无物!”
“若不能为朕所用,他日必成我大宋心腹大患!”
他很清楚,自己派曹义淳去招揽,本就是一步险棋。
顾渊若是接受,则大宋布武计划可成。
“朕的赌注……还要再加!”赵昀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他猛地转身,对着殿外高声喊道:“来人!摆驾!朕要亲自去一趟真府!”
身边的内侍大惊失色,连忙劝阻:“陛下,夜深露重,宰相大人身体抱恙,此时前去,恐有不妥……”
“无妨!”
赵昀一挥龙袖,语气不容置疑,“正是因为西山(真德秀号西山)先生身体不好,朕才更要亲自去!此乃国之大事,片刻都耽误不得!”
……
姑苏城,云水山庄。
书房内,烛火摇曳。
桓清涟一身紫衣,正静静地看着手中传来的情报。
嘴角那颗美人痣在火光下显得愈发妩媚。
情报的内容,同样是关于顾渊北上途中所发生的一切。
“太极门……呵呵,燕冲天那个老匹夫,倒也死得其所。”她放下情报,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一旁的桓玉,为她添上一杯热茶。
桓清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目光却饶有兴致地落在自己这位贴身侍女的脸上:
“小玉,你怎么不说话?听到他身边多了个千娇百媚的侍女,我们小玉这是……吃味了?”
桓玉的脸颊,瞬间飞上一抹红霞,她连忙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的情绪。
“小姐又拿玉儿开玩笑。玉儿只是……只是在想,顾公子如今威势无双,前来投靠的女子,怕是会如过江之鲫,那个何沅君,或许只是个开始。”
话虽如此,但她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道清冷孤傲的身影,以及关于那个“何沅君”的描述——“一灯大师亲送”、“甘为侍女”、“容貌秀美”……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伴随着些许委屈,在她心底悄然蔓延。
一边,是自己誓死效忠的桓家,是待自己情同姐妹的小姐。
另一边,是那道早已深深刻在心底,让她甘愿付出一切的身影。
桓清涟看着她这副模样,轻叹一声,放下茶杯,握住她的手,柔声道:
“傻丫头,想去就去吧。你为桓家,为我,已经做得够多了。顾渊那样的男人,身边若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自己人看着,我也不放心。”
桓玉闻言,猛地抬起头,眼眶微红,看着桓清涟,心中挣扎万分。
去吗?
她当然想去。
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想。
可……
她看了一眼略显清冷的偌大书房,看了一眼眼前这位将所有重担都扛在自己肩上的女子,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小姐,玉儿不走。”
她握紧了桓清涟的手,眼神坚定,“顾公子身边,有何沅君,还有那陆家、楚家的两位小姐,想必不会缺人照顾。”
“反倒是小姐您,身边不能没人。玉儿……想陪着小姐。”
这些年,冷天刀走了,桓家也差点倒了,小姐一个人撑得太辛苦了。
桓清涟看着她眼中的真诚与决绝,先是一愣,随即展颜一笑,那笑容,仿佛融化了她眉宇间常年不散的清冷。
“好,好丫头。”
她反手将桓玉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有你在,真好。”
……
临安城外,十里长亭。
大雨如注,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本应空无一人的长亭内外,此刻却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为首一人,须发皆白,身形清瘦,正是当朝宰相,理学大家,真德秀。
他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此刻却不顾风雨,亲自在此伫立等候。
一名样貌周正、眼神锐利的年轻人,正努力地为他撑着一把油纸伞,正是早已投靠顾渊的秦朝阳。
他师父方学武,则缩在一旁,一边搓着手取暖,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在他们身后,是数十位身穿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在风雨中被冻得脸色发青,却又不敢有丝毫怨言。
如此隆重的场面,堪比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元帅。
“相爷,您千金之躯,何苦在此受这风雨之苦?”
“陛下也真是的,为了一个江湖莽夫,竟让您……”
一名言官忍不住上前劝道,话语中充满了对顾…不,对皇帝此举的不解与担忧。
“住口!”
真德秀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张大人,收起你那套迂腐之见。”
“时代,变了。”
“这位顾先生,一人,便可抵千军万马。他若肯为我大宋效力,乃国之大幸!”
众官员闻言,面面相觑,心中愈发不解。
而在不远处的雨幕中,一群穿着各色衣衫的玩家,正冒着大雨,兴奋地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我靠!什么情况?临安城文武百官都出动了?这是要迎接谁啊?”
“看那为首的老爷子,好像是当朝宰相真德秀!我之前做任务见过他!”
“我丢!能让宰相亲自出城迎接,这牌面也太大了吧!难道是哪个隐藏大佬要出山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
地平线的尽头,一抹代表着龙骧军的旗帜,终于在雨幕中缓缓出现。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屏住了。
皇城深处,福宁殿。
殿内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南宋官家赵昀,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万里江山图》前,手中捏着一卷由八百里加急送回的密报,指节发白。
密报的内容,正是曹义淳亲笔所书。
详细描述了顾渊如何对待皇权,如何弹指间覆灭太极满门,又如何与那破茧重生的妖人云飞扬展开惊天动地的一战……
字里行间,充满了敬畏与恐惧,竟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信的末尾,曹义淳用颤抖的笔迹写道:
此战过后,顾渊气息愈发深不可测,疑是……境界再有精进!
赵昀的额角,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但他的眼眸中,非但没有恐惧,反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光彩。
“妖孽……不,是天命!”
赵昀放下密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此等人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视宗师如草芥,视门派如无物!”
“若不能为朕所用,他日必成我大宋心腹大患!”
他很清楚,自己派曹义淳去招揽,本就是一步险棋。
顾渊若是接受,则大宋布武计划可成。
“朕的赌注……还要再加!”赵昀眼中闪过一丝疯狂。
他猛地转身,对着殿外高声喊道:“来人!摆驾!朕要亲自去一趟真府!”
身边的内侍大惊失色,连忙劝阻:“陛下,夜深露重,宰相大人身体抱恙,此时前去,恐有不妥……”
“无妨!”
赵昀一挥龙袖,语气不容置疑,“正是因为西山(真德秀号西山)先生身体不好,朕才更要亲自去!此乃国之大事,片刻都耽误不得!”
……
姑苏城,云水山庄。
书房内,烛火摇曳。
桓清涟一身紫衣,正静静地看着手中传来的情报。
嘴角那颗美人痣在火光下显得愈发妩媚。
情报的内容,同样是关于顾渊北上途中所发生的一切。
“太极门……呵呵,燕冲天那个老匹夫,倒也死得其所。”她放下情报,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一旁的桓玉,为她添上一杯热茶。
桓清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目光却饶有兴致地落在自己这位贴身侍女的脸上:
“小玉,你怎么不说话?听到他身边多了个千娇百媚的侍女,我们小玉这是……吃味了?”
桓玉的脸颊,瞬间飞上一抹红霞,她连忙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的情绪。
“小姐又拿玉儿开玩笑。玉儿只是……只是在想,顾公子如今威势无双,前来投靠的女子,怕是会如过江之鲫,那个何沅君,或许只是个开始。”
话虽如此,但她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道清冷孤傲的身影,以及关于那个“何沅君”的描述——“一灯大师亲送”、“甘为侍女”、“容貌秀美”……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伴随着些许委屈,在她心底悄然蔓延。
一边,是自己誓死效忠的桓家,是待自己情同姐妹的小姐。
另一边,是那道早已深深刻在心底,让她甘愿付出一切的身影。
桓清涟看着她这副模样,轻叹一声,放下茶杯,握住她的手,柔声道:
“傻丫头,想去就去吧。你为桓家,为我,已经做得够多了。顾渊那样的男人,身边若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自己人看着,我也不放心。”
桓玉闻言,猛地抬起头,眼眶微红,看着桓清涟,心中挣扎万分。
去吗?
她当然想去。
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想。
可……
她看了一眼略显清冷的偌大书房,看了一眼眼前这位将所有重担都扛在自己肩上的女子,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小姐,玉儿不走。”
她握紧了桓清涟的手,眼神坚定,“顾公子身边,有何沅君,还有那陆家、楚家的两位小姐,想必不会缺人照顾。”
“反倒是小姐您,身边不能没人。玉儿……想陪着小姐。”
这些年,冷天刀走了,桓家也差点倒了,小姐一个人撑得太辛苦了。
桓清涟看着她眼中的真诚与决绝,先是一愣,随即展颜一笑,那笑容,仿佛融化了她眉宇间常年不散的清冷。
“好,好丫头。”
她反手将桓玉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有你在,真好。”
……
临安城外,十里长亭。
大雨如注,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本应空无一人的长亭内外,此刻却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为首一人,须发皆白,身形清瘦,正是当朝宰相,理学大家,真德秀。
他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此刻却不顾风雨,亲自在此伫立等候。
一名样貌周正、眼神锐利的年轻人,正努力地为他撑着一把油纸伞,正是早已投靠顾渊的秦朝阳。
他师父方学武,则缩在一旁,一边搓着手取暖,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在他们身后,是数十位身穿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在风雨中被冻得脸色发青,却又不敢有丝毫怨言。
如此隆重的场面,堪比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元帅。
“相爷,您千金之躯,何苦在此受这风雨之苦?”
“陛下也真是的,为了一个江湖莽夫,竟让您……”
一名言官忍不住上前劝道,话语中充满了对顾…不,对皇帝此举的不解与担忧。
“住口!”
真德秀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张大人,收起你那套迂腐之见。”
“时代,变了。”
“这位顾先生,一人,便可抵千军万马。他若肯为我大宋效力,乃国之大幸!”
众官员闻言,面面相觑,心中愈发不解。
而在不远处的雨幕中,一群穿着各色衣衫的玩家,正冒着大雨,兴奋地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我靠!什么情况?临安城文武百官都出动了?这是要迎接谁啊?”
“看那为首的老爷子,好像是当朝宰相真德秀!我之前做任务见过他!”
“我丢!能让宰相亲自出城迎接,这牌面也太大了吧!难道是哪个隐藏大佬要出山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
地平线的尽头,一抹代表着龙骧军的旗帜,终于在雨幕中缓缓出现。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