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石矶】,重生都市 > 第344章 制裁手段,如何化解

【石矶】,重生都市 第344章 制裁手段,如何化解

    “他们有哪些制裁手段?”石柳对此还是很好奇的,难道还能像一鸦那样在国会里要求宣战,派舰队来维护资本的利益?

    “一,是阻止我从国际上获得贷款;二,是阻止我出售我开采的石油;三,是阻止我的资金在银行间流动,使我即使卖掉了石油,也收不到款,也无法付款给我的供应商;四,是阻止我购买技术设备和其他原材料。”林木根两手一摊,“以上这些经营活动大部分都源自欧洲,所以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他们随时可以干预,破坏我的一切金融和采购、销售活动。”

    “这就是你的思维误区了!”石柳打了个响指,“你因为为这家不列颠的海洋石油公司工作多年,习惯了配套服务都找欧洲供应商。所以就觉得被人家卡得死死的,无力反抗。如果你把你的目光从欧洲拉回到亚洲来,这些服务在华国全能解决,比如,几百万到千万刀勒的资金我就有;海洋钻井技术华国也有;钻井所需钢铁产品我正好有一家特种钢工厂正在恢复生产;石油的销路就更不成问题了!诺大的华国市场,你那区区几万桶的量,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至于资金流动,在亚洲,有无数条资金渠道可以帮你维持资金的流动,甚至全部给你现金,供你给员工发薪水都可以。所以,欧洲这家公司对你的干扰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

    林木根思考着,缓缓点头。

    石柳又看向韩富理:“韩总,你说的和蓝海相似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是婆罗洲当局的态度问题,会不会再出现排华?华国政府会不会给予支持和保护的问题。”韩富理指了指林木根,“摩根是婆罗洲国籍,他如果受到婆罗洲当局的不公正对待,理论上华国政府是无权过问的。但如果北婆罗洲石油公司变成我们参股的合资公司,并且我们还派人来参与经营管理。当受到婆罗洲当局不公正对待时,政府会不会干预?”

    石柳举起两个手指:“这个事儿得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自从七九年为反对交趾排华,发动了一场战争后,华国官方再未正面武装干涉别国,即便是华国公民受到伤害,也都是要求当地政府严肃处理,保障我国公民的安全。只有湄公河那次出动了武警配合抓捕毒枭,也是四十几年来的唯一一次华国武装力量出境作战。所以,你不要对华国的武装干涉报太大的期望。”

    “另一方面,随着华国国力上升,陆海空军力的不断增长,民众的心气也越来越高,在对外上要求官方采取强硬态度的民间舆论也越来越难以压制,倒逼着政府做出改变。所以现在的问题其实是驻外的外交人员的习惯性的不作为,而不是国家政策问题。

    “所以,对于婆罗洲当局,我们当然要大张旗鼓的背靠华国与其抗衡,除非他们明目张胆的公开反华,否则就奈何我们不得。对于民间的反华势力,其实老殖民者的手段可以借鉴一下,婆罗洲这个国家也是被外国殖民者攒起来的,多民族多语种的大杂烩。有反华的,就有亲华的。找出那些在华人开拓婆罗洲的时代因合作而受益,后来因华人受迫害而利益受损的部族,扶持武装他们,像我在非洲那样,搞我们指挥控制下的土着武装。如果那些反华者再搞什么屠华的暴行,正好可以和他们一总算算老账。”

    “石董,你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们这些婆罗洲华人背后没有国家的支持,自己是无法与有国家支持的反华势力抗衡的。和割韭菜似的,被屠了一次又一次!近些年国家的海军力量走向了远海,前出到了西太,反华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了,但绝没有消失。要是能借这个机会以保护油田的名义建设一支武装力量,对反华势力更是一个巨大的威慑。只要国家的海军能及时赶到维和,压制住婆罗洲当局的军队,我们自己就能解决那些反华土着。”林木根有些过于激动了,说的话已经超纲了。

    “林老板,这些话你心里想想就行了,没必要说出来。”石柳压下林木根的蠢蠢欲动,“咱们还是先说说你需要的技术设备,有没有可能从华国寻找到替代品?最好完全由华国购买来代替从欧洲采购,这样就减少一个人家通过扣你的货来制裁你的手段。”

    “我对国内不了解,不知道有没有同类型的设备。”

    “那就去了解啊!”石柳说,“这里我看也没什么事可做,你不如和我们一起回国,去考察一下石油机械设备的研发部门和制造企业,再去看看我的特种钢材厂,能不能生产石油采矿所需的各种钢材。”

    “好,那我安排一下,明天我就跟你们。一起去华国。”林木根一口答应下来。

    林木根去对手下做安排,石柳问韩富理:“韩总,你觉得怎么样,这生意有的赚么?”

    “赚是肯定有得赚的,无非赚多赚少而已。石油号称黑色的金子,只要开采成本低于市场上的售价,就有钱可赚。”韩富理开始给石柳算账,“大石油公司产量大,投资也大,特别是海洋石油公司,那海上钻井平台投入往往以亿计。而且一旦开采就不能停下来,开采出来的石油如果储存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大的石油公司的成本也并不太低,它是有一个盈亏平衡点的。像北婆罗洲这种小型石油公司,产量不超过十万桶,设备投资、人员也都比较少,当油价低于成本时便索性停产,等候涨价,基本上是不会大亏的。

    “未来在受到欧洲大公司制裁时,可能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卖给谁的问题,换句话说,谁能顶着制裁压力购买北婆罗洲石油公司出产的石油?二,哪家银行能顶着制裁压力提供资金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