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矶】,重生都市 第359章 强度爆表,难以研究
“在南美洲探险时发现的,一处地底的洞穴中,那里有一块小山一般巨大的纯天然的金属块。”石柳开始讲早已编造好的瞎话,“当时,送进去探查的无人机坠毁了,后面我又放进去一个履带式机器人,又给它披了个防辐射的毯子,它才从金属山上切下一小块,仍然连续用了三个机器人接力,才把东西带出来。”
“这地方在哪里?能不能开采?”
“恐怕不行,那个国家和咱们没有外交关系,又是漂亮国的后院,一旦公开了,就没咱们什么事了。”关键是石柳不可能从自己的空间里把金属山拿出来,再找个地下洞穴放进去,“你们先研究一下它有没有用吧。有用的话,我就是用蚂蚁搬家,也给把它搬回来。”
“好,你稍坐会儿,我去看看他们进行取样分析。”说着于总就起身离去。
石柳靠在椅背上,装做假寐,感知却追着于总由一位穿白大褂的陪同乘电梯上楼,出了楼,沿着一条廊道走到一扇门前,刷卡开门,进入了开挖山腹修建的秘密建筑中。在换了全身的防护服后,打开一扇厚重的大门进入实验室的外间,隔着铅玻璃看着里面的实验人员打开隔绝辐射的大桶,从里面取出石柳的小铅桶,用辐射仪检测确认安全后,又打开铅桶取出又一个小铅桶,这时辐射检测仪的数值明显升高,但还在安全值内。当打开第二个小铅桶,从里面取出一个小铅盒时,辐射检测仪的指针猛的转到了红色区域。
实验人员迅速退到一道安全门后面,改为操纵机械臂,打开小铅盒,取出一小块闪着光的金属,此时实验室里外的红灯都开始闪烁。
“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强的辐射!难道根本没有衰减?还是说这是个新元素?”于总喃喃的说,并没有明确在问谁。
实验室里面的实验人员开始用仪器检测:“辐射强度超出仪器的极限……金相色谱显示这是个混合物……质量1359克,体积32.25立方厘米……”
“比黄金还重啊!”于总还待看下去,“噗”的一声,辐射检测仪冒起了烟,跟着又是一团火花从屋顶的灯中爆出,操作实验的机械臂也垂了下去,不听使唤了……
“大家先退出来!”一个声音通过对讲机厉声下令,“今天实验至此暂停,送机器人进去,先把实验样品收进铅桶。”
发出命令的是一个白头发老者,一脸严肃的对于总说:“小于,这样品到底是哪儿来的?这比我们提纯的武器级的辐射值还高,这不合理,自然界不应该有这么高辐射的天然金属,它早就应该衰减得变成另一种物质了。”
“傅院长,提供样品的人很肯定的说是来自自然界,但是当地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我们也无法去证实。但是,就我所知,浓缩武器级并不是辐射最强,只是最容易发生链式反应。”于总委婉的反驳。
“好,你的学校知识还没忘记。现在带我去见见样品提供者,我好好问问他。”
于总陪着白发老者来找石柳,介绍说:“这位是傅连山傅院长,咱们所在这所研究院的最高领导,国家核物理方面的绝对权威,我的博导……”
傅院长摆手,制止了于总的吹捧:“小同志,你能详细说说获得这个金属样品的地理环境么?”
石柳竭力把深渊里的环境和人间熔岩洞结合起来:“我在一处南美一座火山熔岩山里寻找玛瑙宝石的时候发现一条裂缝,就放机器人进去探索,一直向下超过千米,直到一处地下空间。又换无人机飞进去观察,怀疑那里应该是火山熔岩形成的山洞,岩浆凝固时石质和金属分开了,形成了一个小山一般巨大的金属团,无人机一进入就受到辐射干扰坠毁了。我就又放机器人进去,从金属团上切了一小块下来,带了回来。”
“你当时怎么知道无人机坠毁是受辐射影响?以前接触过?你用辐射仪检测辐射强度了么?”
“是啊,我在非洲发现了个核原料矿,给了咱们国内企业。那时我就用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过探查,对辐射对电子元件的影响也算有所了解了。我随身携带那个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直接爆表了,根本无法检测出辐射强度。”
“你对辐射很敏感,盛放样品使用的器具也很专业,做的很好。你说的那个巨大的金属团,具体有多大?能不能完全开采出来?
“那个金属团大概有个游泳池那么大,要是辐射强度一直都那么强,恐怕没法大规模开采。而且那个地方与咱们国家没有关系,也没法去明着采矿,只能暗着来。”
“小同志,要是让你再去开采一公斤左右的样品,能行么?”
“一公斤……应该没问题,但是……”
“怎么?”傅院长疑惑的皱眉。
“老师,”于总凑近低声说,“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利益等价交换。”
石柳听到,含笑点头:“是啊,老同志,你们那代人讲奉献,呆在山里搞科研,不图名利。可我们这代年轻人上学要钱,住房要钱,吃饭要钱……我还有一个团队,跟着我吃饭,也都要钱呢!”
“小于,这时候不是应该你挺身而出,拿出你的项目基金来么?跟我咬耳朵做什么?”傅院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又对石柳说,“小同志,你不用跟我哭穷,我这里是个只花钱不挣钱的纯研究单位,比你还穷!小于才有钱,他现在不只是董事长助理,还兼任新项目孵化基金总运营官,手里有十好几亿的资金呢。”
石柳转向于总:“于总,您可真会装穷,手上掌握这么多钱,一点口风不露,拿了我的样品,一分钱都不说给!”
“小石你可别当真,我们师生开玩笑习惯了,项目基金可不是我说给就给的,那得立项,申报,讨论,审批,一整个流程呢!万一通不过呢,说早了也没用!”
“这地方在哪里?能不能开采?”
“恐怕不行,那个国家和咱们没有外交关系,又是漂亮国的后院,一旦公开了,就没咱们什么事了。”关键是石柳不可能从自己的空间里把金属山拿出来,再找个地下洞穴放进去,“你们先研究一下它有没有用吧。有用的话,我就是用蚂蚁搬家,也给把它搬回来。”
“好,你稍坐会儿,我去看看他们进行取样分析。”说着于总就起身离去。
石柳靠在椅背上,装做假寐,感知却追着于总由一位穿白大褂的陪同乘电梯上楼,出了楼,沿着一条廊道走到一扇门前,刷卡开门,进入了开挖山腹修建的秘密建筑中。在换了全身的防护服后,打开一扇厚重的大门进入实验室的外间,隔着铅玻璃看着里面的实验人员打开隔绝辐射的大桶,从里面取出石柳的小铅桶,用辐射仪检测确认安全后,又打开铅桶取出又一个小铅桶,这时辐射检测仪的数值明显升高,但还在安全值内。当打开第二个小铅桶,从里面取出一个小铅盒时,辐射检测仪的指针猛的转到了红色区域。
实验人员迅速退到一道安全门后面,改为操纵机械臂,打开小铅盒,取出一小块闪着光的金属,此时实验室里外的红灯都开始闪烁。
“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强的辐射!难道根本没有衰减?还是说这是个新元素?”于总喃喃的说,并没有明确在问谁。
实验室里面的实验人员开始用仪器检测:“辐射强度超出仪器的极限……金相色谱显示这是个混合物……质量1359克,体积32.25立方厘米……”
“比黄金还重啊!”于总还待看下去,“噗”的一声,辐射检测仪冒起了烟,跟着又是一团火花从屋顶的灯中爆出,操作实验的机械臂也垂了下去,不听使唤了……
“大家先退出来!”一个声音通过对讲机厉声下令,“今天实验至此暂停,送机器人进去,先把实验样品收进铅桶。”
发出命令的是一个白头发老者,一脸严肃的对于总说:“小于,这样品到底是哪儿来的?这比我们提纯的武器级的辐射值还高,这不合理,自然界不应该有这么高辐射的天然金属,它早就应该衰减得变成另一种物质了。”
“傅院长,提供样品的人很肯定的说是来自自然界,但是当地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我们也无法去证实。但是,就我所知,浓缩武器级并不是辐射最强,只是最容易发生链式反应。”于总委婉的反驳。
“好,你的学校知识还没忘记。现在带我去见见样品提供者,我好好问问他。”
于总陪着白发老者来找石柳,介绍说:“这位是傅连山傅院长,咱们所在这所研究院的最高领导,国家核物理方面的绝对权威,我的博导……”
傅院长摆手,制止了于总的吹捧:“小同志,你能详细说说获得这个金属样品的地理环境么?”
石柳竭力把深渊里的环境和人间熔岩洞结合起来:“我在一处南美一座火山熔岩山里寻找玛瑙宝石的时候发现一条裂缝,就放机器人进去探索,一直向下超过千米,直到一处地下空间。又换无人机飞进去观察,怀疑那里应该是火山熔岩形成的山洞,岩浆凝固时石质和金属分开了,形成了一个小山一般巨大的金属团,无人机一进入就受到辐射干扰坠毁了。我就又放机器人进去,从金属团上切了一小块下来,带了回来。”
“你当时怎么知道无人机坠毁是受辐射影响?以前接触过?你用辐射仪检测辐射强度了么?”
“是啊,我在非洲发现了个核原料矿,给了咱们国内企业。那时我就用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过探查,对辐射对电子元件的影响也算有所了解了。我随身携带那个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直接爆表了,根本无法检测出辐射强度。”
“你对辐射很敏感,盛放样品使用的器具也很专业,做的很好。你说的那个巨大的金属团,具体有多大?能不能完全开采出来?
“那个金属团大概有个游泳池那么大,要是辐射强度一直都那么强,恐怕没法大规模开采。而且那个地方与咱们国家没有关系,也没法去明着采矿,只能暗着来。”
“小同志,要是让你再去开采一公斤左右的样品,能行么?”
“一公斤……应该没问题,但是……”
“怎么?”傅院长疑惑的皱眉。
“老师,”于总凑近低声说,“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利益等价交换。”
石柳听到,含笑点头:“是啊,老同志,你们那代人讲奉献,呆在山里搞科研,不图名利。可我们这代年轻人上学要钱,住房要钱,吃饭要钱……我还有一个团队,跟着我吃饭,也都要钱呢!”
“小于,这时候不是应该你挺身而出,拿出你的项目基金来么?跟我咬耳朵做什么?”傅院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又对石柳说,“小同志,你不用跟我哭穷,我这里是个只花钱不挣钱的纯研究单位,比你还穷!小于才有钱,他现在不只是董事长助理,还兼任新项目孵化基金总运营官,手里有十好几亿的资金呢。”
石柳转向于总:“于总,您可真会装穷,手上掌握这么多钱,一点口风不露,拿了我的样品,一分钱都不说给!”
“小石你可别当真,我们师生开玩笑习惯了,项目基金可不是我说给就给的,那得立项,申报,讨论,审批,一整个流程呢!万一通不过呢,说早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