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重生:从零开始的修仙权谋录 第405章 沙风关
大虞王朝,沙风关。
身材魁梧,不怒自威且身披重甲的中年男人,
抱着怀中的头盔,缓步行走在边关的城墙之上。
他的视线往城墙之外望去。
数不清的尸体和残肢,都被遗弃在关外的黄沙之上。
到处都是棕褐色的干枯血迹。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防守战,虽说凭借着大虞守军的韧性,勉强抵住了山戎的三波攻势。
可他很清楚,再这么下去的话,沙风关恐怕撑不了多久。
“李都尉。”
原本守在城墙之上的一位满脸横肉的精悍男子迎面走了过来:
“墙上的将士们已经有十来个生了暍病,撑不住抬下去了,这样下去的话,等下次戎蛮再袭的时候,恐怕没有办法……”
被称作李都尉的中年男人先是扫了一眼那满脸横肉的守将,然后又将自己的视线落在一旁城墙前的守军身上。
“郑千户的意思是?”
李都尉问道。
闻言的郑千户连忙向那身披重甲的中年男人行礼,然后道:
“末将恳请李都尉,让将士们撤下城墙,只留少许人在墙上观察敌情!”
李都尉犹豫了。
因为如果让城墙上的守军,撤下城墙的话,代表着如果山戎再次来袭,是无法迅速组织起像样的战力的。
可将守军留在城墙上的话……
李都尉抬起手来,摸了摸自己身上甲胄的甲片。
烫。
若不是沙风关城墙上的守军们基本上全都是轻装上阵,不然得暍病的士兵数量肯定会更多,甚至有可能会有人直接被这太阳给晒死。
再这样下去,甚至不用等戎蛮再次攻城,沙风关的守军可能就会先失去战斗能力。
“就按你说的办吧。”
权衡片刻过后,李都尉下令道。
“末将领命!”
郑千户面露喜色,他一边转身快步走着,一边开始大喊道:
“杨朋义!带着你的人继续驻守城墙,观察敌情,其他人全部撤下城墙,一个时辰后换岗!”
原本沉闷燥热的城墙守军们,顿时稍微活络了起来一些,在经历过极为残酷的守城战之后,这些大虞士兵们的战意和士气难免会变得低落。
而可以暂时撤下被烈阳所曝晒的城墙,下去找个阴凉的地方凉快休息一会儿,无疑也令这些士兵们的心中松了口气。
李都尉,名为李崇,乃是大虞王朝靖安侯李呈远的嫡长子。
三十年前,镇西王起兵叛变,而朝中权臣乱政,大虞王朝岌岌可危之际,时任大虞卫州都护的李呈远响应当朝皇帝号召,率卫州十五万兵马进京平乱,并在之后与镇西王的叛军作战当中立下赫赫战功,受封为靖安候,权倾朝野。
靖安候乃是忠臣之典范。
三年前,大虞的朝堂之上已经意识到了北方山戎诸部的狼子野心,靖安候主动向皇上请求命自己的长子,也是爵位的继承人,时任卫州都护府左将军的李崇,为北大漠沙风关都尉,镇守边关。
一直到今日。
李崇在此统帅着三万守军,其中只有八千是真正具备完整战斗力,成建制的大虞正规军。
从戎蛮的几次攻城来看,此次山戎诸部所集结的部队,少说也得有个二十万往上。
放眼整个大虞王朝的北方,当前都很难能够集结到十万以上的军队。
但并非没有胜算。
李崇可以感受到,戎蛮每次的攻势被化解之后,敌人的士气都会下降几分。
但是,沙风关的将士们,究竟还能撑得住几轮呢?
“李都尉。”
郑千户朝着李崇的方向又靠近了几步,并且压低自己的声音:
“宋都护的援军,还有多久能到?”
“应该快了,最多超不过三天。”
李崇回答道。
事实上,在给面前这个精悍的下属这个答复时,他心中也有些打鼓。
以沙风关与北州的距离来看,宋都护的援军应该在昨日就已经抵达沙风关才对,可是却迟迟没有任何动静和回复。
虽说他与宋都护之间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李崇觉得宋都护不可能见死不救。
毕竟他的父亲可是靖安侯。
李崇可以战死在这沙风关,但绝不可以是以这种失去后援的方式战死。
不然靖安候定将会把那宋都护给生吞活剥。
援军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李崇也在心中如此对自己说着。
“报!李都尉,郑千户!”
城墙边的一位士兵大喊道:
“关外有个人,看起来年纪不大!”
“可是山戎的使者?”
郑千户问道。
“看起来不像,身上穿着件粗麻布衣,好像是平民!”
那士兵摇头道。
平民?
李崇稍微皱了皱眉头,他不认为沙风关外会有平民出没。
因为沙风关以北,便是寸草不生的北大漠。
几日前,沙风关的先锋部队曾在北大漠主动出击,与戎蛮的军队打过一场遭遇战,凭借着距离和体力的优势,大虞的先锋部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最终还是不敌山戎诸部的人多势众,最终败逃而归。
北大漠怎么可能会有平民呢?
李崇和郑千户迈开脚步,站到城墙的边缘,随后低头往下望去。
只见一位身穿粗麻布衣,面容颇为俊朗的少年正站在那里,微笑着抬头往城墙上看来。
“来者何人?”
郑千户朝着城墙外的那少年喊道。
“晚辈名为陈彦,乃是一四处周游的闲暇散人,此番游历至大虞,还望诸位将军行个方便,放我进关。”
那少年笑道,表情看起来颇为轻松。
城墙上的郑千户,目光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李崇,小声道:
“都尉,该怎么办?”
李崇只是站在那里,注视着城墙下的那位身着粗麻布衣的少年,然后反问道: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末将怀疑有诈,怎可能会有这个年纪的孩子,独自一人横跨北大漠找到沙风关……而且退一步来讲,就算对方不是戎蛮的人,咱们也没有义务放他进关,几轮守城战下来,我大虞将士已经伤亡近万,没有必要再冒任何风险。”
郑千户如此分析道。
身材魁梧,不怒自威且身披重甲的中年男人,
抱着怀中的头盔,缓步行走在边关的城墙之上。
他的视线往城墙之外望去。
数不清的尸体和残肢,都被遗弃在关外的黄沙之上。
到处都是棕褐色的干枯血迹。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防守战,虽说凭借着大虞守军的韧性,勉强抵住了山戎的三波攻势。
可他很清楚,再这么下去的话,沙风关恐怕撑不了多久。
“李都尉。”
原本守在城墙之上的一位满脸横肉的精悍男子迎面走了过来:
“墙上的将士们已经有十来个生了暍病,撑不住抬下去了,这样下去的话,等下次戎蛮再袭的时候,恐怕没有办法……”
被称作李都尉的中年男人先是扫了一眼那满脸横肉的守将,然后又将自己的视线落在一旁城墙前的守军身上。
“郑千户的意思是?”
李都尉问道。
闻言的郑千户连忙向那身披重甲的中年男人行礼,然后道:
“末将恳请李都尉,让将士们撤下城墙,只留少许人在墙上观察敌情!”
李都尉犹豫了。
因为如果让城墙上的守军,撤下城墙的话,代表着如果山戎再次来袭,是无法迅速组织起像样的战力的。
可将守军留在城墙上的话……
李都尉抬起手来,摸了摸自己身上甲胄的甲片。
烫。
若不是沙风关城墙上的守军们基本上全都是轻装上阵,不然得暍病的士兵数量肯定会更多,甚至有可能会有人直接被这太阳给晒死。
再这样下去,甚至不用等戎蛮再次攻城,沙风关的守军可能就会先失去战斗能力。
“就按你说的办吧。”
权衡片刻过后,李都尉下令道。
“末将领命!”
郑千户面露喜色,他一边转身快步走着,一边开始大喊道:
“杨朋义!带着你的人继续驻守城墙,观察敌情,其他人全部撤下城墙,一个时辰后换岗!”
原本沉闷燥热的城墙守军们,顿时稍微活络了起来一些,在经历过极为残酷的守城战之后,这些大虞士兵们的战意和士气难免会变得低落。
而可以暂时撤下被烈阳所曝晒的城墙,下去找个阴凉的地方凉快休息一会儿,无疑也令这些士兵们的心中松了口气。
李都尉,名为李崇,乃是大虞王朝靖安侯李呈远的嫡长子。
三十年前,镇西王起兵叛变,而朝中权臣乱政,大虞王朝岌岌可危之际,时任大虞卫州都护的李呈远响应当朝皇帝号召,率卫州十五万兵马进京平乱,并在之后与镇西王的叛军作战当中立下赫赫战功,受封为靖安候,权倾朝野。
靖安候乃是忠臣之典范。
三年前,大虞的朝堂之上已经意识到了北方山戎诸部的狼子野心,靖安候主动向皇上请求命自己的长子,也是爵位的继承人,时任卫州都护府左将军的李崇,为北大漠沙风关都尉,镇守边关。
一直到今日。
李崇在此统帅着三万守军,其中只有八千是真正具备完整战斗力,成建制的大虞正规军。
从戎蛮的几次攻城来看,此次山戎诸部所集结的部队,少说也得有个二十万往上。
放眼整个大虞王朝的北方,当前都很难能够集结到十万以上的军队。
但并非没有胜算。
李崇可以感受到,戎蛮每次的攻势被化解之后,敌人的士气都会下降几分。
但是,沙风关的将士们,究竟还能撑得住几轮呢?
“李都尉。”
郑千户朝着李崇的方向又靠近了几步,并且压低自己的声音:
“宋都护的援军,还有多久能到?”
“应该快了,最多超不过三天。”
李崇回答道。
事实上,在给面前这个精悍的下属这个答复时,他心中也有些打鼓。
以沙风关与北州的距离来看,宋都护的援军应该在昨日就已经抵达沙风关才对,可是却迟迟没有任何动静和回复。
虽说他与宋都护之间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李崇觉得宋都护不可能见死不救。
毕竟他的父亲可是靖安侯。
李崇可以战死在这沙风关,但绝不可以是以这种失去后援的方式战死。
不然靖安候定将会把那宋都护给生吞活剥。
援军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李崇也在心中如此对自己说着。
“报!李都尉,郑千户!”
城墙边的一位士兵大喊道:
“关外有个人,看起来年纪不大!”
“可是山戎的使者?”
郑千户问道。
“看起来不像,身上穿着件粗麻布衣,好像是平民!”
那士兵摇头道。
平民?
李崇稍微皱了皱眉头,他不认为沙风关外会有平民出没。
因为沙风关以北,便是寸草不生的北大漠。
几日前,沙风关的先锋部队曾在北大漠主动出击,与戎蛮的军队打过一场遭遇战,凭借着距离和体力的优势,大虞的先锋部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最终还是不敌山戎诸部的人多势众,最终败逃而归。
北大漠怎么可能会有平民呢?
李崇和郑千户迈开脚步,站到城墙的边缘,随后低头往下望去。
只见一位身穿粗麻布衣,面容颇为俊朗的少年正站在那里,微笑着抬头往城墙上看来。
“来者何人?”
郑千户朝着城墙外的那少年喊道。
“晚辈名为陈彦,乃是一四处周游的闲暇散人,此番游历至大虞,还望诸位将军行个方便,放我进关。”
那少年笑道,表情看起来颇为轻松。
城墙上的郑千户,目光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李崇,小声道:
“都尉,该怎么办?”
李崇只是站在那里,注视着城墙下的那位身着粗麻布衣的少年,然后反问道: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末将怀疑有诈,怎可能会有这个年纪的孩子,独自一人横跨北大漠找到沙风关……而且退一步来讲,就算对方不是戎蛮的人,咱们也没有义务放他进关,几轮守城战下来,我大虞将士已经伤亡近万,没有必要再冒任何风险。”
郑千户如此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