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45章 逆锋破志 许昌溃围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第345章 逆锋破志 许昌溃围

    风雪渐急,豫州大地白茫茫一片。

    许昌城下,吕布三军围困七日。鼓角连响,士卒疲惫,粮秣日紧。诸葛亮、庞统几度进谏暂缓攻势,然吕布志在破城,仍强令攻打。

    第八日清晨,赵云领兵攻南门,却遭伏兵突袭,曹洪亲率轻骑三千,从汝水北岸绕至后阵,赵云急退,仍折损三百。

    高顺东线强攻,亦被城头火油滚木所阻,夜间又遭夜袭,辎重焚毁。

    张辽断粮未果,反陷重围,突围而出,损失惨重。

    军营中,吕布望着沙盘,面色阴沉。

    “为何攻势迟滞?”

    庞统叹道:“曹操不应战,只固守,且许昌非宛地,此战之困,胜在耐力。”

    诸葛亮道:“主公,敌固我疲,攻势不成,反损我军锐气。”

    “若刘备趁虚图徐,张绣东望观变,恐我两线受敌。”

    吕布重重挥手:“再给我三日,我要一举破之!”

    但三日之后,曹操暗中调徐晃、李典由西门夜袭,直捣吕军粮营。

    战火惊起,诸军慌乱。

    高顺回援不及,赵云赶至已迟,粮草尽毁,军心大乱。

    吕布持戟亲征,击退徐晃,但援兵不继,士卒饥寒交迫,士气日衰。

    翌日,夏侯惇出城设阵,曹操亲督大军陈于洛水之畔,背水迎敌。

    诸葛亮面色凝重:“曹操终于出战,但以我军疲弱,已不宜再战。”

    吕布凝视前方,半晌,缓缓点头,说到:“鸣金收兵。”

    许昌大营。

    吕布召集众将,披甲立于帐前,声如雷鸣:“不是我不敌,只是不愿将兄弟战死在一座坚城之下。”

    “今日退兵,非屈,乃是为寻再战之机。”

    张辽一拜:“主公英明。”

    赵云、高顺、庞德皆叩盔请战,愿为后卫断敌。

    诸葛亮劝道:“可向东回师定陶,再整军备,屯兵颍水,与宛城张绣互观,其势未失。”

    吕布颔首:“便依孔明之计。”

    夜中,吕布大军整肃而退,张辽断后,赵云引轻骑警戒,三日内全军退至颍水防线。

    曹操未敢追击,深知强敌未除,仅命徐晃稳守许昌,整备兵线。

    荀彧言:“吕布败而不溃,若得东吴与刘备缓助,仍是心腹之患。”

    曹操点头:“非彻底一战,不足安天下。”

    定陶。

    吕布归营,面无喜色,闭帐三日不出。

    军中将士未言退意,反更整肃,军纪肃然。

    庞统曰:“败非耻,失志才是。主公之名,未减分毫。”

    诸葛亮筹划图纸,言道:“我等退守定陶,实可引敌自疲,东联张绣,南顾徐州,北观青州,转守为攻,自可成局。”

    吕布抬首,眼神炽然:“此一退,非屈辱,而是破局。”

    “若天下皆疑我衰,那便让他们惊醒于我再次出山之日!”

    中原风声再变。

    许昌虽保,曹操亦疲;吕布虽退,锐气仍存。

    宛地张绣复振兵锋,刘备整军南野,东吴孙权密令鲁肃再议江北之事。

    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这暂歇的雪夜之后,正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