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52章 江东二策 孙权抉机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第352章 江东二策 孙权抉机

    建安五年,暮春。

    冀州再定、吕布安北,曹操困于弘农,刘备蠢动小沛,中原战势渐显明朗。

    而此刻的江东,风云暗起。

    建业王府,秦淮水畔,孙权召集文武于武烈殿内,诸将列坐,神情各异。

    桌前摆着北地军报三份:其一言吕布破曹仁于河内,其二称刘备义军扰汴水,其三为曹操新设偏府于弘农,遣使向西凉求援。

    孙权缓缓抬眼,语声清寒:

    “北地三分已成,而我江东,仍不置一子。诸位以为,当前之机,应动,或守?”

    张昭率先拱手:“主公,不可轻进。”

    “吕布虽胜,然未失礼于我;曹操虽败,仍控中原旧族。若我出兵,恐成众矢之的。”

    “宜闭江以固根,勿涉北局。”

    周瑜却直言反对:

    “布定冀、备扰许、曹据西,三家互搏,正是江东南观而取势之机。”

    “今若按兵,待他日吕布北平幽凉、曹操西联马韩,则江东危矣。”

    “不如伺其交锋,遣兵三千,入徐州、控汝水之上,设商即军,成据点。”

    张昭怒道:“周郎欲以商道为掩,实则兴兵,是激天下而敌我也!”

    二人争执不休。

    孙权敛眉未语,鲁肃出列:

    “主公,臣不才,敢献二策。”

    孙权道:“讲。”

    鲁肃拱手:

    “其一,静策也——整江防,固三郡,设府于庐江、九江、柴桑三地,修堤、屯粮、练舟。静观中原,待形势更变。”

    “其二,试策也——使通小沛与定陶,分别献意。观刘备之志,探吕布之识。若二者皆受我好,我可择势而辅。”

    “若吕布拒我,则与刘备共图豫地;若刘备不愿北图,则以商援吕布。”

    “江东不必动兵,便可得其势。”

    孙权闻言,沉吟良久。

    周瑜一语不发,目光如炬地看着主君的眉宇。

    张昭低头沉思,似觉鲁肃一语中道。

    良久,孙权起身,缓步至殿外,望长江东去之水。

    “鲁子敬。”

    “在。”

    “你与子义(太史慈)一人一骑,一西一北,代我通书刘备与吕布。”

    “子敬往小沛,观刘备所谋;子义往定陶,试吕布之容。”

    “若彼愿结盟,江东开商市;若拒绝,我另图之。”

    “兵不动,谋先行。”

    “此,江东之策。”

    鲁肃拱手:“谨领命。”

    太史慈抱拳:“吾必观清布意,不辱所托。”

    孙权点头:“去吧。”

    三日后。

    鲁肃启舟东出,自柴桑水陆兼行,入徐沛之间。

    太史慈则单骑西北,自庐江上渡,自亳西入濮阳、定陶之间。

    孙权目送二人远去,回转身时,周瑜已在其侧。

    “公瑾,你有何疑?”

    周瑜低声道:“主公,此策虽稳,却非夺势之道。”

    “江东若欲有一日称雄,非观者也。”

    “布虽有勇,政未全;操虽有谋,力已竭。独刘备居心叵测,须先破其志。”

    孙权沉声:

    “你愿西征?”

    周瑜轻笑:“愿伐其志,不先动其兵。”

    孙权点头:“你静待消息,若布备皆拒,则江东自启中军。”

    “若一人可成,便扶其一人。”

    “江东,不为鱼肉,只愿择时做刀。

    同日,徐州小沛。

    刘备设宴款待鲁肃,宾主寒暄。

    席间鲁肃说:“江东愿通市道、互通舟粮,不涉军政,只求一脉相通,望玄德公准允。”

    刘备一笑:“江东志广,布兵未动,然谋在前。今中原三分,若我与江东相通,恐生北方猜忌。”

    鲁肃含笑:“君若忧之,可立纸言曰‘不涉许都,不图兖地’,则吕布自安。”

    刘备转而问:“若日后吕布南顾,孙将军愿援否?”

    鲁肃一笑:“此,当君我两地心意同存时,再谈不迟。”

    二人对饮而别。

    定陶,吕布府中。

    太史慈拜见,献孙权亲书。

    吕布坐于堂上,诸葛亮、庞统、张辽在侧。

    吕布读罢,抬眼问:“孙权愿通商市,但不肯表态援战?”

    太史慈答:“江东向不预中原之乱,主公但允商道,江东可为后援。”

    庞统笑道:“他此来,不在通市,在试我心。”

    诸葛亮亦道:“主公若答应,江东得名义之厚利;若拒之,江东可借刘备北图。”

    吕布低笑:“孙策死后,孙权未敢轻战,反倒学了许多中庸之道。”

    “传我令——开市三地,九江、庐江、广陵,可设布营粮屯,舟通柴桑。”

    “告孙权:‘吾布无意江南,愿与江东通道共利,不相图也。’”

    太史慈拱手:“布主之气,东吴愿服。”

    江表未动,而天下四通。

    孙权独立江畔夜观北星,低声问自己:

    “布、备、操,谁可共谋?”

    “谁又,会是我江东的对手?”

    江水东流未止,风吹旌旗动。江东,如刀未出鞘,只等破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