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 第390章 送医

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第390章 送医

    多门帮着刘德信把板车推到门外,挥手告别。

    “回去吧,我先走了,完事儿直接回局里。”

    刘德信跨上车子,用力一蹬朝着医院的方向疾驰而去。

    多门则转身回到小院儿,关上大门等待小周骑车带人过来。

    路上行人和车辆比较多,都是参与清洁运动的,刘德信骑着三轮板车也没敢放开了速度。

    就算是有空间扫描,集小地图和识别人像功能于一体,也没法儿保证能一路不减速疾行。

    好在医院离着这片胡同区不算远,拐了几道进入到大街上,骑了十几分钟就到了。

    “护士,帮帮忙!”

    刘德信跟门卫打了招呼,骑车进了医院,看到大门口有护士,赶紧招手示意。

    “同志,什么事儿需要帮忙?”

    护士见刘德信穿着军装制服,赶紧小跑着过来问道。

    “我们刚解救了几个孩子,挨饿受冻了一段时间,有个孩子已经发烧了。”

    刘德信解开绳子,把被子里的孩子露了出来解释道。

    “快,赶紧抱着去找医生!”

    护士又叫过来一个同事,抱上孩子就往医院里走。

    刘德信也抱着一个,把门卫喊了过来,让他帮忙看着车子。

    棉被什么的丢了倒无所谓,反正是王八蛋的,车子可不行,那是老乡的。

    幸亏叫了护士帮忙,刘德信对眼下的就医流程还真不怎么懂,自己跑就耽误事儿了。

    之前和医院打交道,也是借着对方的名义去搞药物,还有就是那次老贾受伤跟过来看热闹。

    “那两个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一会儿开点药,回家调养一下就行。高烧这个比较麻烦,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继而诱发了感染,已经发展成肺炎了。”

    医生检查过后,跟刘德信说明了一下情况。

    问题最大的就是发烧的这个孩子,年纪小,免疫力低,营养也没跟上,现在除了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其他方法都不好说。

    “同志,我建议把孩子转院去协和或者市立医院,那边儿应该有磺胺储备。”

    最后医生建议刘德信带着孩子去大医院,他们这边物资紧张,磺胺储备量不足。

    冬天本来就是风寒高发期,磺胺已经没有库存了。

    “医生,用磺胺就可以是吧?”

    “对,医院一般都有,不过建议还是直接去大医院,以免也遇到像我们医院这种情况。”

    刘德信看着护士在给孩子做物理降温,打听清楚后,心里有了决定。

    这个时候,空间又要立大功了。

    当年抄家小日子的时候,就包含好几仓库的药品,除了给组织和部队送过大量以外,自己身上还存着不少没送出去。

    之前给王安和老杨他们不少,帮安哥找了个对象,现在又能救孩子一命,也是功德无量了。

    “医生,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去取药,肯定比转院快。”

    打定主意后,刘德信和医生打了招呼后,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总不能直接从口袋里掏出来吧,多跑几步,速度够快就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外面兜了一圈,刘德信飞快的跑了进来,找到医生把药递了过去。

    走的时候着急,忘了问需要多少了,索性就取了三盒。

    “大夫,这些够不够?”

    “够了,应该还能剩下两盒。”

    “那就好,你们用点心,剩下的药就送给医院了。”

    药送出去了,刘德信叮嘱了医生几句,在他们的连声感谢下出了病房。

    三个孩子都需要入院治疗,严重的那个估计还得需要五到七天才能好。

    刘德信打听清楚后,就找负责的医生和护士,互相留了一下姓名,告诉对方自己先回局里汇报,这边让他们先照顾一下。

    由于是涉案人员,所以除非自己亲自过来,否则不能让别人带走。

    再三叮嘱之下,医院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就答应了下来。

    刘德信则骑上三轮板车火速赶往局里。

    “老王,看到多门了吗?”

    空车走大路,速度就快多了,刘德信来到公安局门口,跟门卫老王打听道。

    “小多子啊,回来了,也骑着个三轮,拉着两个罪犯进去了。你俩不是一起出去的吗,怎么跑散了?这功劳还有你份儿不?”

    老王指了指院子里的一辆三轮回答道,同时也打听起来。

    “嗐,不是散了,我们抓了人,还救了几个孩子,我给送去医院了。得,不跟您聊了,我得赶紧回去汇报了。”

    刘德信打听到了以后,扔给老王一支烟,骑着车子进去停到了院子的一边儿。

    “刘啊,听说你们又破案了?行啊,走哪儿都能立功。”

    刚走到大厅,刘德信就遇到了郑朝阳和郝平川,这俩人又凑到了一起。郑朝阳看到刘德信笑着招了招手,开口说道。

    “嘿,老郑,你还不如直接说,老刘到哪儿哪儿出事儿呢。”

    旁边的郝平川一把揽住刘德信的肩膀,朝着会议室走去,边走边说。

    擦咧,老郝真是不会说话……

    “唔,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要不以后别让小刘值夜班儿了,这样大家伙儿都轻松点儿。”

    郑朝阳装模作样的跟在一边儿,摸着下巴说道。

    “什么话,应该多和老刘一块儿值班儿,这样就能更多的帮群众解决问题,为人民更好的服务。”

    郝平川这几句话一说出口,郑朝阳和刘德信都扭头看了过去。

    “行啊,老郝,没想到你现在除了个子高,思想也很进步啊,智商又重新占领高地了。”

    “哈哈,那你看,怎么说来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老郑,那你这意思,老郝之前这高地是被啥占着来着?”

    “那我就不知道了。”

    “好啊,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平白无故夸人,感情憋着坏呢。”

    三个人边走边唠来到会议室,紧张工作下调节下情绪,有助于工作效率提升。

    “德信,孩子怎么样了?”

    刚进门,老罗就开口问道。

    多门,小周姑娘,还有一个中年女同志坐在旁边等着。

    “有一个不太好,高烧转肺炎了,需要住院几天,另外两个好点儿。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