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第412章 贾家的消息
热门推荐:
全修真界的恋爱脑都被我重创了
听闻涂山有个客卿叫摩拉克斯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诡棺神墟
高武:扭转诸天命运
百战百胜,从晋西北到长津湖!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时空吞噬者:畸变档案
七零娇媳有灵田:糙汉兵王宠妻记
嚯,看样子何大清还真是替柱子看上了。
都到这份儿上了,还没忘了惦记带儿子过去一趟。
“你跟对方约的什么时候?时间上很着急吗?”
刘德信也不敢打包票,毕竟有人打伤了郑朝阳跑了,谁知道会不会还招来同伙。
要是对方猜测是厨子泄的密,老何家四口子估计都危险。
“倒也不是很急,回来的时候跟秦家说了,一周能换一次班儿,约的是下周。”
何大清听到刘德信的问题,回想了一下回答道。
“下周啊,时间还早呢,不用着急,到时候应该没问题,有变动的话我再通知你。”
刘德信琢磨了一会儿,觉得七天差不多能把逃跑的抓出来,就给了何大清一个答复。
“那就好,等成了来家里吃个饭,怎么说你这当叔叔的也算半个媒人。”
听到肯定回答后,何大清脸上挂上了笑容,邀请刘德信到时候去参加定亲宴。
“行,到时候有空儿的话,我一定会去。”
刘德信点头应了下来,也想看看到时候大院里什么情况。
柱子提前截胡了一手的白莲花,但碍于年龄不能办,不知道贾家那边有没有什么反应,遇见了会不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从他个人来看,不觉得会有什么乐子出来,毕竟之前刘德信自己也搅和了不少事儿,也没见有什么修正力出来。
小贾现在父母双全,也许会有更好的选择,不用再挂上墙了。
“不用,到时候我们紧着你的时间来安排。”
“诶,你可算了吧,该什么日子就什么日子,良辰吉日千万别瞎改,我可承受不起……”
“那不能,你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就是良辰吉日。”
“得得得,你们定好了日子通知我就行,我一定过去。”
“这就对了,这是柱子的大事儿,到时候让他过来请你。”
“信叔,我一定给您通知到了。”
刘德信点头答应下来,才算摆脱了何大清的热情邀请,柱子在门口不知道听了多久了,立马探头出来笑着说道。
“对了,你们院里贾家怎么样了,之前我在医院看到他被轧钢厂送了进去,一直没顾得上打听。”
说完呢正事儿,刘德信想到了小贾一家人,跟何大清打听了起来。
“老贾啊,上次伤着住了几天院,回家又养了几天,现在已经开始上班儿了。要不怎么说赶上好时候了呢,要是以前啊,别说住院了,给你俩钱儿直接开除了。”
听到刘德信问起自家的邻居,何大清的谈兴又上来了,叭叭的讲了一通,柱子也被吸引了回来,不住的插嘴给他爹补充细节。
老贾的伤救治好了,也伤了元气,本来以为会被开除,一家子在家里唉声叹气的,为以后的生计发愁。
贾张氏准备找上轧钢厂大闹一通,争取让厂子给一条活路,最起码能让儿子顶替老贾进厂上班儿,好维持住家里的基本生活保障。
为了生存,都已经决定不要脸了,天无绝人之路,轧钢厂的安排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厂里的工会组织找上门来,不仅给了老贾营养费,养伤期间的工资照发,可以根据恢复情况回原岗位或者调到其他合适的位置。
虽然老贾也不知道厂子里什么时候出来个工会,但是这个解决方案真是帮了他们一家的大忙,三口子千恩万谢,还招呼小贾给对方磕几个。
当然都被拦了下来,后来老贾稍微恢复以后就回厂子上班儿了,没有继续干钳工,而是先去仓库当班儿,等身体彻底恢复以后再申请回去。
用他的话说就是,东家已经这么仗义了,自己也不能吃白饭,能干一点儿是一点儿。
不得不说,老贾的人品还是挺不错的,难怪教育出来的小贾名声也很好,可惜都是短命的。
现在经过组织上插手,也算是扭转了父子俩的命运,希望好人能一直有好报吧。
老贾回厂之后,才知道工会是组织在护厂期间建立起来的,就是为了帮助工人争取权益,已经成了新世界的忠实拥趸了。
前辈们的惨状,和自己的幸运对比,怎么选还用说吗?
“那就好,只要人在,什么困难都能迈过去。”
刘德信听了贾家的变化,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要不怎么说你们是这个呢。真心为老百姓那个干实事儿,我相信你们说的那什么社会一定能成。”
何大清朝着刘德信比了个大拇指,满脸佩服的赞叹道。
四九城解放后没多久,新旧的对比就已经很明显了,老百姓对这些是有感知的,也愿意跟随组织,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有人埋头苦干实干,群众会把他们捧到天上,
有人抬头鼻孔看人,百姓终将他们埋进坟里。
“所以啊,以后踏踏实实工作,有什么问题直接去找政府,只要自己行得正,就不要怕别人说什么。”
刘德信很高兴听到老百姓对组织的认可,又给父子俩灌输了有事儿找政府的观念,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放心吧,我们知道了,以后坚决跟着政府走。今天先这样吧,我们俩先回去了,有事儿再过来告诉你一声。”
何大清和柱子父子俩不住地点着头,然后就拎着食材告辞离开回家去了。
刘德信把两个人送到大门口,看着他们走了一段距离之后,才回到家里关好大门。
回到屋里以后,刘德信又问了一下姑姑和虎子,看他们知不知道贾家住院出院的事儿,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嘛。
还好,虎子那段时间经常回去和柱子一块出去玩儿,知道了这事儿就告诉了家里。
等到老贾回家养病以后,姑姑就让虎子带着几个鸡蛋去上门看望,礼节做全了。
聊过之后,一家人简单的吃了晚饭,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刘德信和丹姐依旧在西厢房的外间屋坐了一会儿聊聊天。
“德信,我爸要回四九城了。”
都到这份儿上了,还没忘了惦记带儿子过去一趟。
“你跟对方约的什么时候?时间上很着急吗?”
刘德信也不敢打包票,毕竟有人打伤了郑朝阳跑了,谁知道会不会还招来同伙。
要是对方猜测是厨子泄的密,老何家四口子估计都危险。
“倒也不是很急,回来的时候跟秦家说了,一周能换一次班儿,约的是下周。”
何大清听到刘德信的问题,回想了一下回答道。
“下周啊,时间还早呢,不用着急,到时候应该没问题,有变动的话我再通知你。”
刘德信琢磨了一会儿,觉得七天差不多能把逃跑的抓出来,就给了何大清一个答复。
“那就好,等成了来家里吃个饭,怎么说你这当叔叔的也算半个媒人。”
听到肯定回答后,何大清脸上挂上了笑容,邀请刘德信到时候去参加定亲宴。
“行,到时候有空儿的话,我一定会去。”
刘德信点头应了下来,也想看看到时候大院里什么情况。
柱子提前截胡了一手的白莲花,但碍于年龄不能办,不知道贾家那边有没有什么反应,遇见了会不会有什么化学反应。
从他个人来看,不觉得会有什么乐子出来,毕竟之前刘德信自己也搅和了不少事儿,也没见有什么修正力出来。
小贾现在父母双全,也许会有更好的选择,不用再挂上墙了。
“不用,到时候我们紧着你的时间来安排。”
“诶,你可算了吧,该什么日子就什么日子,良辰吉日千万别瞎改,我可承受不起……”
“那不能,你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就是良辰吉日。”
“得得得,你们定好了日子通知我就行,我一定过去。”
“这就对了,这是柱子的大事儿,到时候让他过来请你。”
“信叔,我一定给您通知到了。”
刘德信点头答应下来,才算摆脱了何大清的热情邀请,柱子在门口不知道听了多久了,立马探头出来笑着说道。
“对了,你们院里贾家怎么样了,之前我在医院看到他被轧钢厂送了进去,一直没顾得上打听。”
说完呢正事儿,刘德信想到了小贾一家人,跟何大清打听了起来。
“老贾啊,上次伤着住了几天院,回家又养了几天,现在已经开始上班儿了。要不怎么说赶上好时候了呢,要是以前啊,别说住院了,给你俩钱儿直接开除了。”
听到刘德信问起自家的邻居,何大清的谈兴又上来了,叭叭的讲了一通,柱子也被吸引了回来,不住的插嘴给他爹补充细节。
老贾的伤救治好了,也伤了元气,本来以为会被开除,一家子在家里唉声叹气的,为以后的生计发愁。
贾张氏准备找上轧钢厂大闹一通,争取让厂子给一条活路,最起码能让儿子顶替老贾进厂上班儿,好维持住家里的基本生活保障。
为了生存,都已经决定不要脸了,天无绝人之路,轧钢厂的安排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厂里的工会组织找上门来,不仅给了老贾营养费,养伤期间的工资照发,可以根据恢复情况回原岗位或者调到其他合适的位置。
虽然老贾也不知道厂子里什么时候出来个工会,但是这个解决方案真是帮了他们一家的大忙,三口子千恩万谢,还招呼小贾给对方磕几个。
当然都被拦了下来,后来老贾稍微恢复以后就回厂子上班儿了,没有继续干钳工,而是先去仓库当班儿,等身体彻底恢复以后再申请回去。
用他的话说就是,东家已经这么仗义了,自己也不能吃白饭,能干一点儿是一点儿。
不得不说,老贾的人品还是挺不错的,难怪教育出来的小贾名声也很好,可惜都是短命的。
现在经过组织上插手,也算是扭转了父子俩的命运,希望好人能一直有好报吧。
老贾回厂之后,才知道工会是组织在护厂期间建立起来的,就是为了帮助工人争取权益,已经成了新世界的忠实拥趸了。
前辈们的惨状,和自己的幸运对比,怎么选还用说吗?
“那就好,只要人在,什么困难都能迈过去。”
刘德信听了贾家的变化,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要不怎么说你们是这个呢。真心为老百姓那个干实事儿,我相信你们说的那什么社会一定能成。”
何大清朝着刘德信比了个大拇指,满脸佩服的赞叹道。
四九城解放后没多久,新旧的对比就已经很明显了,老百姓对这些是有感知的,也愿意跟随组织,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有人埋头苦干实干,群众会把他们捧到天上,
有人抬头鼻孔看人,百姓终将他们埋进坟里。
“所以啊,以后踏踏实实工作,有什么问题直接去找政府,只要自己行得正,就不要怕别人说什么。”
刘德信很高兴听到老百姓对组织的认可,又给父子俩灌输了有事儿找政府的观念,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放心吧,我们知道了,以后坚决跟着政府走。今天先这样吧,我们俩先回去了,有事儿再过来告诉你一声。”
何大清和柱子父子俩不住地点着头,然后就拎着食材告辞离开回家去了。
刘德信把两个人送到大门口,看着他们走了一段距离之后,才回到家里关好大门。
回到屋里以后,刘德信又问了一下姑姑和虎子,看他们知不知道贾家住院出院的事儿,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嘛。
还好,虎子那段时间经常回去和柱子一块出去玩儿,知道了这事儿就告诉了家里。
等到老贾回家养病以后,姑姑就让虎子带着几个鸡蛋去上门看望,礼节做全了。
聊过之后,一家人简单的吃了晚饭,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刘德信和丹姐依旧在西厢房的外间屋坐了一会儿聊聊天。
“德信,我爸要回四九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