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第418章 要生了
本来刘德信是想先稳住大家的情绪,然后再慢慢的透露出来,毕竟奶奶年纪大,嫂子怀着孕。
不过刚开了个头儿,看到王玉英逐渐板起来的脸色,知道再啰嗦就要挨呲儿了,直接就把话秃噜出来。
“他在哪儿呢?有没有伤着?什么时候能回来?”
还没等王玉英问出话来,旁边一直懒散的大嫂先反应过来,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那架势一出来,老太太和王玉英都顾不上问了,赶紧坐过去安抚。
马上就到日子,情绪一激动,搞不好就要生了。
“别担心,大哥没事儿,一点伤都没有,我早就说过了,他是军医,安全着呢。”
刘德信也赶紧继续说下去,搞出事儿来,这锅就得自己背了。
“现在这么乱,炮弹又不长眼。到底跑到哪儿去了?”
一直以来大嫂在家里都表现的非常安静,一直将养身子,照顾一对子女。
今天得到了丈夫的消息,以往压抑下去的情绪一下子迸发出来,再也控制不住了。
“呃,大嫂,你也知道,他们跑的比较快,现在已经到了广南东路的羊城了,想要回来估计有的等了。”
“确实太远了,不过远点儿好,远点儿好。”
王玉英听到刘德信爆出来的地名,长出了一口气,嘴里絮叨着说道。
报纸上也说了,蓝方又在羊城弄了个政府,老大跑到那儿,虽说很远,但总比挨着前线强。
起码还能安全的待上几个月吧。
大嫂脸色也稍微放松了些,婆婆刚才的话她听进去了,不管在哪儿,只要安全就好,总有见面的一天。
“老四,消息怎么传到你这儿的?不是说铁路和电报都没好吗?你大哥……你大哥的事儿会不会影响到你?”
老太太情绪最先平静下来,开始打听起消息的来源。
期望着老大的消息没错,但也不希望对刘德信的前程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在老太太的印象里,前多少年的时候,两方打生打死的消息满天飞,早就结了大仇了。
就算上面接受了投降,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翻旧账啊。
“奶奶,您就安心吧,消息来源绝对可靠,都是自己同志传过来的,对我也没什么影响。”
刘德信知道老太太的担心,安慰她说道,话语中故意在“自己同志”上面加了重音。
“你是说老大他……”
“嘘!什么都别说。”
老太太她们三个果然都听出了话外音,脸上的担心好像都化开了,眼神中都有了光。
王玉英张口想继续问下去,被刘德信悄声打断了。
这种事儿自己知道就行,还不能公开透露太多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那就放心了。”
“早前您就说老大不像是蓝军的,没想到还真说准了。老大家的,以后你这心也踏实了。”
“奶奶,妈,仁哥他和二弟四弟是一边儿的,太好了……诶呀,肚子痛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直接扫清了老太太等三个人心里一直隐藏的担忧,就像是一阵阳光冲破了乌云,照射下来,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结果出事儿了。
之前那么激动的情况下,大嫂都没有什么感觉,刚才这一放松下来,肚子直接发动了。
或许是听到了好消息,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
“妈,这……这该怎么办?”
刘德信有点儿麻爪了,只能求助的看着王玉英。
没办法,这么晚了,现找车都叫不到,送医院也来不及了,自己对接生这事儿完全不懂。
“你赶紧去胡同口,请接生的苏婆子过来,丹丹,你帮忙去烧下热水。”
王玉英就有经验多了,有条不紊的安排任务下去。
田丹刚才还在外面看着孩子,听到里屋的动静赶忙进来,正好能帮上忙。
刘德信匆忙的换上外衣,冲出屋子,骑上自行车就往胡同口蹬去。
苏婆子是这一片儿有名的接生婆,口碑非常好,王玉英自打搬过来之后就把这附近的各路职业选手都摸清楚了,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苏婶子,在家吗?”
没用多长时间,刘德信就冲到了苏家的小院门口,砰砰的敲了起来,嘴里大声地喊着。
“在家,在家,别敲了,马上就出来。”
透过院墙能看到灯光,过了一会儿就传来了答应的声音。
“家里孕妇要生孩子了,麻烦您准备好跟我走一趟。”
刘德信担心来回走动耽误时间,直接高声喊着,告诉对方自己的请求。
“啊,好,我这就准备。”
里面又回应了一声,然后是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接着大门打开了,走出来的是一个年轻人,招呼刘德信进院等着。
刘德信认识他,是苏婆子的小儿子,都叫他小苏,平时见面也点个头说两句话。
“我就不进去了,等苏婶子出来直接就走。”
来回搬车子进大门也麻烦,浪费时间,刘德信就婉拒了对方的好意,继续在门口等着。
小苏也知道事情的轻重,没有往里面继续让,就站在门口跟刘德信闲聊起来。
苏家住的是独门独院,不算大但也规整,一家人攒钱挣了个小院,住着清静又舒服。
他家的口碑确实不错,邻居们都愿意有事儿的时候搭把手,刚才一通折腾,惊动了四周的几户人家,后面听到是找人去接生,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没聊几句,苏婆子就带着家伙匆忙走了出来,刘德信等她坐上后椅架之后,又飞快的往家里驶去。
进了院门,就听到屋子里传来的嫂子的叫声,苏婆子跳下车子就快步走了进去。
等刘德信关好门,停好车子进了堂屋,里屋已经开始忙活了起来。
田丹忙前忙后的负责烧水,往里面拿东西,忙得不可开交。
刘德信不方便过去,就把已经跑到堂屋的几个孩子带回到西屋,开始安慰起他们来。
尤其是大哥家的小侄女晓旭和小侄子全福。
晓旭还好一点儿,岁数大了知道点事儿,全福听到妈妈的喊声,多少有点儿受惊吓,得好好的说说。
不过刚开了个头儿,看到王玉英逐渐板起来的脸色,知道再啰嗦就要挨呲儿了,直接就把话秃噜出来。
“他在哪儿呢?有没有伤着?什么时候能回来?”
还没等王玉英问出话来,旁边一直懒散的大嫂先反应过来,问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那架势一出来,老太太和王玉英都顾不上问了,赶紧坐过去安抚。
马上就到日子,情绪一激动,搞不好就要生了。
“别担心,大哥没事儿,一点伤都没有,我早就说过了,他是军医,安全着呢。”
刘德信也赶紧继续说下去,搞出事儿来,这锅就得自己背了。
“现在这么乱,炮弹又不长眼。到底跑到哪儿去了?”
一直以来大嫂在家里都表现的非常安静,一直将养身子,照顾一对子女。
今天得到了丈夫的消息,以往压抑下去的情绪一下子迸发出来,再也控制不住了。
“呃,大嫂,你也知道,他们跑的比较快,现在已经到了广南东路的羊城了,想要回来估计有的等了。”
“确实太远了,不过远点儿好,远点儿好。”
王玉英听到刘德信爆出来的地名,长出了一口气,嘴里絮叨着说道。
报纸上也说了,蓝方又在羊城弄了个政府,老大跑到那儿,虽说很远,但总比挨着前线强。
起码还能安全的待上几个月吧。
大嫂脸色也稍微放松了些,婆婆刚才的话她听进去了,不管在哪儿,只要安全就好,总有见面的一天。
“老四,消息怎么传到你这儿的?不是说铁路和电报都没好吗?你大哥……你大哥的事儿会不会影响到你?”
老太太情绪最先平静下来,开始打听起消息的来源。
期望着老大的消息没错,但也不希望对刘德信的前程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在老太太的印象里,前多少年的时候,两方打生打死的消息满天飞,早就结了大仇了。
就算上面接受了投降,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翻旧账啊。
“奶奶,您就安心吧,消息来源绝对可靠,都是自己同志传过来的,对我也没什么影响。”
刘德信知道老太太的担心,安慰她说道,话语中故意在“自己同志”上面加了重音。
“你是说老大他……”
“嘘!什么都别说。”
老太太她们三个果然都听出了话外音,脸上的担心好像都化开了,眼神中都有了光。
王玉英张口想继续问下去,被刘德信悄声打断了。
这种事儿自己知道就行,还不能公开透露太多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那就放心了。”
“早前您就说老大不像是蓝军的,没想到还真说准了。老大家的,以后你这心也踏实了。”
“奶奶,妈,仁哥他和二弟四弟是一边儿的,太好了……诶呀,肚子痛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直接扫清了老太太等三个人心里一直隐藏的担忧,就像是一阵阳光冲破了乌云,照射下来,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结果出事儿了。
之前那么激动的情况下,大嫂都没有什么感觉,刚才这一放松下来,肚子直接发动了。
或许是听到了好消息,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
“妈,这……这该怎么办?”
刘德信有点儿麻爪了,只能求助的看着王玉英。
没办法,这么晚了,现找车都叫不到,送医院也来不及了,自己对接生这事儿完全不懂。
“你赶紧去胡同口,请接生的苏婆子过来,丹丹,你帮忙去烧下热水。”
王玉英就有经验多了,有条不紊的安排任务下去。
田丹刚才还在外面看着孩子,听到里屋的动静赶忙进来,正好能帮上忙。
刘德信匆忙的换上外衣,冲出屋子,骑上自行车就往胡同口蹬去。
苏婆子是这一片儿有名的接生婆,口碑非常好,王玉英自打搬过来之后就把这附近的各路职业选手都摸清楚了,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苏婶子,在家吗?”
没用多长时间,刘德信就冲到了苏家的小院门口,砰砰的敲了起来,嘴里大声地喊着。
“在家,在家,别敲了,马上就出来。”
透过院墙能看到灯光,过了一会儿就传来了答应的声音。
“家里孕妇要生孩子了,麻烦您准备好跟我走一趟。”
刘德信担心来回走动耽误时间,直接高声喊着,告诉对方自己的请求。
“啊,好,我这就准备。”
里面又回应了一声,然后是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接着大门打开了,走出来的是一个年轻人,招呼刘德信进院等着。
刘德信认识他,是苏婆子的小儿子,都叫他小苏,平时见面也点个头说两句话。
“我就不进去了,等苏婶子出来直接就走。”
来回搬车子进大门也麻烦,浪费时间,刘德信就婉拒了对方的好意,继续在门口等着。
小苏也知道事情的轻重,没有往里面继续让,就站在门口跟刘德信闲聊起来。
苏家住的是独门独院,不算大但也规整,一家人攒钱挣了个小院,住着清静又舒服。
他家的口碑确实不错,邻居们都愿意有事儿的时候搭把手,刚才一通折腾,惊动了四周的几户人家,后面听到是找人去接生,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没聊几句,苏婆子就带着家伙匆忙走了出来,刘德信等她坐上后椅架之后,又飞快的往家里驶去。
进了院门,就听到屋子里传来的嫂子的叫声,苏婆子跳下车子就快步走了进去。
等刘德信关好门,停好车子进了堂屋,里屋已经开始忙活了起来。
田丹忙前忙后的负责烧水,往里面拿东西,忙得不可开交。
刘德信不方便过去,就把已经跑到堂屋的几个孩子带回到西屋,开始安慰起他们来。
尤其是大哥家的小侄女晓旭和小侄子全福。
晓旭还好一点儿,岁数大了知道点事儿,全福听到妈妈的喊声,多少有点儿受惊吓,得好好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