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第421章 姑姑来帮忙
“等铁路一开通,咱们就对一下工作日程,确定好了再和家里说一声。”
田丹轻轻拍了拍刘德信的后背,表示自己同意,接着说道。
这个建议不错,最好是等安排好了再和家人说,免得老太太和王玉英在希望中失望,尤其是老太太,年纪大了,情绪波动越少越健康,越小越好。
一路上商量着计划,很快车子就骑到了家里。
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院子里小孩子的玩闹声,还有王玉英训斥他们的声音。
“四叔,四叔,好吃的,昨天你说的。”
田丹下车打开大门,刘德信刚推车进去,就被小侄子全福给抱住了大腿,讨要着礼物。
“嗯?小全福,你给我老实点儿,手别动,满手的鼻涕要是蹭到你四叔的裤子上,小心我打你屁股。”
没等刘德信说话,王玉英的声音先传了过来,直接让全福的手僵在那儿不敢动了。
“奶奶,四叔都没说……”
可能是今天妈妈在炕上躺着,最大的boSS不在,小全福噘着嘴嘟囔道。
“废话,衣服是我洗的,他当然不说话。赶紧给我起来。”
老妈一句话,把刘德信打算打圆场的话给噎回去了,说的太有道理了,刘德信没办法慷他人之慨,自己当好人。
“听你奶奶的的话,赶紧的,要是揍你我可拦不住啊,到时候我都得一块儿挨揍。你也不想四叔被奶奶打吧。”
刘德信动了动被抱住的腿,嘴里说着哄孩子的话。
“四叔,奶奶揍你,就不揍我了吧。”
“嘿,奶奶不揍你,那轮到我揍你了,看到没,这么大的拳头,比奶奶有劲儿多了。”
“不要,我听话。”
小全福吸了一下流下来的鼻涕,看了看四叔攥起来的拳头,一骨碌翻身起来朝着廊檐下面跑去,一边跑还知道拍拍身上沾的土。
廊檐下面,虎子正坐在凳子上看着几个孩子在那儿玩儿,看到刘德信和田丹进来,站起来打着招呼。
“虎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早上吃完饭过来的,今天就不回去了。”
“嗯,那就好,这几天就麻烦你和姑姑多在家帮忙了。”
“没事儿,都是一家人,什么帮忙不帮忙的。”
闲聊着的功夫,刘德信停好了车子,跟锁上大门的田丹一块儿走进了屋子里。
一进门,刘德信就看到姑姑正在炉子边上盯着锅,弥漫的蒸汽带出来一阵阵的香味儿,看样子是在熬汤。
鼻子吸了两下,嗯,应该是鱼汤,呃,还有肉的味道。
“德信,丹丹回来啦。你说你们也是,昨天怎么也不知道去叫我一声,这么近能耽误多会儿啊,过来还能搭把手,不用让老太太跟着受累,你们俩也能好好休息,不用影响到工作。”
姑姑掀开盖子,闻了闻味道,又用筷子插了两下,然后才盖好继续炖煮。
看到刘德信和田丹进屋以后,开始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嗐,昨天着急忙慌的,一下子忘了这茬儿了,确实应该去找您一下,这样昨天就不用那么手忙脚乱了。这几天就麻烦你多照应着家里了。”
“是啊,姑姑,我俩主要是没经验,遇到这事儿一下子麻爪了。事后才想起来这茬儿,要是有您在家,估计昨天更顺利了。”
刘德信和田丹都坐了过去,跟姑姑闲聊了起来。
还真不是他俩说客气话,昨天要是有姑姑在场,确实会方便很多。
刘德信和田丹俩人没经验,而且刘德信还不能进去帮忙,老太太倒是有经验,但毕竟年纪大了,要是有一个有经验的生力军在,场面好很多。
不过也没啥,反正一切都很顺利的过了,以后注意一点就行。
刘德信两世为人也没个自己的孩子,对这些也在意过,经过昨天的事儿,就得记一下了,最好到预产期的前期,就要提前做好接生准备。
有条件去医院的话,就去医院,不方便呢,就在家准备好一切。
“这是炖的什么?现在就需要用这些吗?”
刘德信好奇的问道。
“没闻出来吗?”姑姑扇了扇热气说道。
“有点像鱼汤,又有猪肉的味道,还真说不上来做的什么。”
“嗐,两个汤,一个鲫瓜汤,一个猪蹄汤,给竹韵补补身子。”
刘德信也不知道做月子要弄什么,老一辈儿有经验就按照经验来就行了。
后世还有过一段时间,各路专家大V说坐月子是落后的,不科学的民俗,被各路人马痛批,都拿西方孕妇举例子。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西方人知道了坐月子的习俗开始大加赞赏,不少人推广效仿,认为这是对孕妇人性化的关心。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那些之前挟洋自重的砖家们,都把自己之前放的那啥都咽回去了。
“孩子怎么样?”
田丹跟姑姑说了一声,就进到屋里去看大嫂了,刘德信不方便过去,跟姑姑打听了起来。
“挺好的,哭声那叫一个响,精神着呢。竹韵怀着的时候营养补充的足,孩子的先天就比一般的强上很多。”
姑姑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新生儿的表现来,对这个小孩子的发育很是满意。
听到这消息,刘德信也非常高兴。
这么说起来,这个侄子先天之本这么强,自己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从前几年开始,刘德信就一直帮助家里改善伙食,各种蛋白质水果都没有停过,就算四九城围城那么艰难的时刻,家里也没有断了肉禽蛋,也就差个奶了。
等大哥回来,一定得跟他表表功,要点儿好处。
正说着呢,屋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还有田丹有些窘迫的问话声,不过在哭声的掩盖下有点儿听不清楚。
刘德信站起来,走了两步觉得不妥当就停了下来。
“行了,瞎操心什么,没事儿的,估计是抱孩子呢,没经验。你帮忙看着点儿汤,我过去瞧瞧。”
姑姑这时候也站起身来,嘴里一边说着一边往屋里走去。
田丹轻轻拍了拍刘德信的后背,表示自己同意,接着说道。
这个建议不错,最好是等安排好了再和家人说,免得老太太和王玉英在希望中失望,尤其是老太太,年纪大了,情绪波动越少越健康,越小越好。
一路上商量着计划,很快车子就骑到了家里。
还没进门,就听到了院子里小孩子的玩闹声,还有王玉英训斥他们的声音。
“四叔,四叔,好吃的,昨天你说的。”
田丹下车打开大门,刘德信刚推车进去,就被小侄子全福给抱住了大腿,讨要着礼物。
“嗯?小全福,你给我老实点儿,手别动,满手的鼻涕要是蹭到你四叔的裤子上,小心我打你屁股。”
没等刘德信说话,王玉英的声音先传了过来,直接让全福的手僵在那儿不敢动了。
“奶奶,四叔都没说……”
可能是今天妈妈在炕上躺着,最大的boSS不在,小全福噘着嘴嘟囔道。
“废话,衣服是我洗的,他当然不说话。赶紧给我起来。”
老妈一句话,把刘德信打算打圆场的话给噎回去了,说的太有道理了,刘德信没办法慷他人之慨,自己当好人。
“听你奶奶的的话,赶紧的,要是揍你我可拦不住啊,到时候我都得一块儿挨揍。你也不想四叔被奶奶打吧。”
刘德信动了动被抱住的腿,嘴里说着哄孩子的话。
“四叔,奶奶揍你,就不揍我了吧。”
“嘿,奶奶不揍你,那轮到我揍你了,看到没,这么大的拳头,比奶奶有劲儿多了。”
“不要,我听话。”
小全福吸了一下流下来的鼻涕,看了看四叔攥起来的拳头,一骨碌翻身起来朝着廊檐下面跑去,一边跑还知道拍拍身上沾的土。
廊檐下面,虎子正坐在凳子上看着几个孩子在那儿玩儿,看到刘德信和田丹进来,站起来打着招呼。
“虎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早上吃完饭过来的,今天就不回去了。”
“嗯,那就好,这几天就麻烦你和姑姑多在家帮忙了。”
“没事儿,都是一家人,什么帮忙不帮忙的。”
闲聊着的功夫,刘德信停好了车子,跟锁上大门的田丹一块儿走进了屋子里。
一进门,刘德信就看到姑姑正在炉子边上盯着锅,弥漫的蒸汽带出来一阵阵的香味儿,看样子是在熬汤。
鼻子吸了两下,嗯,应该是鱼汤,呃,还有肉的味道。
“德信,丹丹回来啦。你说你们也是,昨天怎么也不知道去叫我一声,这么近能耽误多会儿啊,过来还能搭把手,不用让老太太跟着受累,你们俩也能好好休息,不用影响到工作。”
姑姑掀开盖子,闻了闻味道,又用筷子插了两下,然后才盖好继续炖煮。
看到刘德信和田丹进屋以后,开始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嗐,昨天着急忙慌的,一下子忘了这茬儿了,确实应该去找您一下,这样昨天就不用那么手忙脚乱了。这几天就麻烦你多照应着家里了。”
“是啊,姑姑,我俩主要是没经验,遇到这事儿一下子麻爪了。事后才想起来这茬儿,要是有您在家,估计昨天更顺利了。”
刘德信和田丹都坐了过去,跟姑姑闲聊了起来。
还真不是他俩说客气话,昨天要是有姑姑在场,确实会方便很多。
刘德信和田丹俩人没经验,而且刘德信还不能进去帮忙,老太太倒是有经验,但毕竟年纪大了,要是有一个有经验的生力军在,场面好很多。
不过也没啥,反正一切都很顺利的过了,以后注意一点就行。
刘德信两世为人也没个自己的孩子,对这些也在意过,经过昨天的事儿,就得记一下了,最好到预产期的前期,就要提前做好接生准备。
有条件去医院的话,就去医院,不方便呢,就在家准备好一切。
“这是炖的什么?现在就需要用这些吗?”
刘德信好奇的问道。
“没闻出来吗?”姑姑扇了扇热气说道。
“有点像鱼汤,又有猪肉的味道,还真说不上来做的什么。”
“嗐,两个汤,一个鲫瓜汤,一个猪蹄汤,给竹韵补补身子。”
刘德信也不知道做月子要弄什么,老一辈儿有经验就按照经验来就行了。
后世还有过一段时间,各路专家大V说坐月子是落后的,不科学的民俗,被各路人马痛批,都拿西方孕妇举例子。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西方人知道了坐月子的习俗开始大加赞赏,不少人推广效仿,认为这是对孕妇人性化的关心。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那些之前挟洋自重的砖家们,都把自己之前放的那啥都咽回去了。
“孩子怎么样?”
田丹跟姑姑说了一声,就进到屋里去看大嫂了,刘德信不方便过去,跟姑姑打听了起来。
“挺好的,哭声那叫一个响,精神着呢。竹韵怀着的时候营养补充的足,孩子的先天就比一般的强上很多。”
姑姑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新生儿的表现来,对这个小孩子的发育很是满意。
听到这消息,刘德信也非常高兴。
这么说起来,这个侄子先天之本这么强,自己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从前几年开始,刘德信就一直帮助家里改善伙食,各种蛋白质水果都没有停过,就算四九城围城那么艰难的时刻,家里也没有断了肉禽蛋,也就差个奶了。
等大哥回来,一定得跟他表表功,要点儿好处。
正说着呢,屋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还有田丹有些窘迫的问话声,不过在哭声的掩盖下有点儿听不清楚。
刘德信站起来,走了两步觉得不妥当就停了下来。
“行了,瞎操心什么,没事儿的,估计是抱孩子呢,没经验。你帮忙看着点儿汤,我过去瞧瞧。”
姑姑这时候也站起身来,嘴里一边说着一边往屋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