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庙堂江湖 > 第56章 天子自不负民望

庙堂江湖 第56章 天子自不负民望

    “说吧。”院中人皆已走清,齐璟瑜不疾不徐地端起手边的茶碗,看向台上的人。

    “你们是何人,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何珍跪在地上,从怀中拿出状纸,双手托举献上。

    “民女何珍,求陛下重审当年定远侯谋逆一案。”

    “民女要告当年的刑部尚书,当今太傅李柳峖,徇私枉法,陷害忠良。”

    齐斐聿适时提醒她:“你可知民告官,诬告者同罪。”

    “民女明白,民女愿一力承担所有后果。”

    何珍伏在地上不敢抬头,语气倒是无比坚定。

    齐璟瑜轻啜一口茶,不轻不重地将茶碗拍在桌上。

    “朕记得皇城中设有登闻鼓和登闻院,你要告官,为何不去敲登闻鼓。”

    何珍闻此言,语气更是悲怆。

    “民女敲过,登闻院非但不受理,反将民女打了出去。”

    齐斐聿见皇兄给自己使眼色,便上前将何珍手中的状纸拿过来交给他。

    齐璟瑜打开状纸,整篇状纸是血书写成的,上面写着对当初定远侯罪名的申辩。

    “可有罪证。”

    “当初李太傅全凭收到的几封书信定的罪,民女不曾拿到罪证。”何珍有些慌了。

    “没有一丝罪证,你让朕凭你一人之言去定朝中正一品大员的罪?你当这是儿戏吗?”

    齐璟瑜目如炬,面色也依旧平静,可何珍还是莫名感觉到恐惧。

    她强压下心底不断涌上来的惧意,颤着声音道:“望陛下重查当年定远侯案。”

    齐璟瑜却只是把玩着手中的扇子,不再言语。

    齐斐聿知道,接下来该由他引导着何珍说出些有用的东西了。

    “你是定远侯什么人?”

    “民女是定远侯夫人救过的一个伶人。”

    “当年太傅办案,证据证人完整,而你或许连当时事都知之甚少。”

    “你凭什么说当年之事是冤案?”

    “你一非当时涉案人,二无罪证,这案,便是皇兄想帮你翻,也难堵悠悠众口。”

    “要么,让合适的人来报案,要么,拿证据出来。”

    听着齐斐聿一连串的话,任敏却一句答不上来,难道此事,终是无解吗?

    不对,嵘王爷和她说过的,这事能成,他怎么说的来着?对了。

    “沛县。”何敏喊道,随后定了定神,大声说道:“沛县,何府。”

    听到这熟悉的名字,齐斐聿和谢京墨倒是都有些意外,这何府,怎么和这事也有关系。

    “详细道来。”

    “沛县,何府千金,是定远侯最小的千金。”任敏肯定道。

    齐斐聿奇怪的看着她:“沛县何仁,何员外的千金?”

    “是,是的。”嵘王爷是这么说的。

    齐斐聿冷笑道:“可这何员外没有千金。”

    “不,不可能的。”任敏不可置信地反驳道。

    “是煜王爷在沛县交好的何府千金,何微笙。”

    看着任敏煞有介事地说着这话,要不是看旁边谢京墨也是迷茫的样子,齐斐聿都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记忆了。

    “你如何得知本王前段日子的行程,又是如何得知本王与她交好的?”

    “我......”任敏有些迟疑,该不该把嵘王爷说出来呢?

    “好了。”终是齐璟瑜开了口:“有定远侯千金在就好。”

    “待接待过别国使臣,朕会寻一日,于太和殿赐宴百官。”

    齐璟瑜没头没脑说了一句话。

    还是韩文瑶最先反应过来:“臣妾会好好定好宴乐表演。”

    齐斐聿脑子转的快,机智接上一句:“我看今日这出戏就不错。”

    说完他还看向韩文志,快,韩大哥,该你了。

    韩文志思索片刻:“到时候定远侯千金亲告御状,请求重审当年案。”

    “当着这么多人,陛下一定大怒,命登闻院彻查。”韩文才顺利接下。

    谢京墨听他们一人一句就安排完了,不禁有些想笑。

    可是他一抬头,却见众人都看着他呢,那意思很明显,该他接了。

    谢京墨收住翘起的嘴角,思索良久,却只缓缓道出一声:“嗯。”

    齐斐聿他们也不勉强他,有声音就好,好歹不算他们排外。

    何珍这会方听懂他们的意思,连连磕头谢恩。

    “行了,这几日,你便住阿斐府上,等阿斐命人将侯府千金接回来,再做具体商量。”齐璟瑜下了令,也要离开了。

    提到何府千金,齐斐聿严肃了神色,何府他确实没有千金啊。

    “皇兄。”齐斐聿想叫住他。

    齐璟瑜停住脚步,在他耳边低语说了什么,便带着人回宫了。

    他这出来的够久了,再不回去要是被发现了,明日就得有人进谏说他怠政了。

    若不是皇叔昨日亲自来提,他估计是不会偷跑出来。

    昨天道安大师趁齐斐聿陪谢京墨出门了,便进了趟宫。

    对于他的进宫,齐璟瑜也有些意外,他皇叔上次进宫,还是阿斐中毒,来接阿斐出宫。

    道安大师也不墨迹,当即说了重查定远侯案件的事。

    齐璟瑜最近确实想处理李太傅了,故而没有直接回绝。

    道安大师便将明日的安排事无巨细都告诉给齐璟瑜了。

    当然包括何府千金何微笙的事。

    因此,齐璟瑜在齐斐聿耳边说的便是:“找你师父去。”

    他可不替皇叔背锅。

    不过,道安大师不能参与朝政,故而齐璟瑜亲自去看了戏,定了后续事宜。

    至于让韩氏兄弟也去,齐璟瑜无奈,他父皇丢掉的信任,还是得由他给修补起来。

    当然,齐璟瑜也没忍住,问了道安大师一个他想了很久的问题。

    “皇叔,他们都害怕我会便成父皇那样,你不怕吗?”

    明明他皇叔,是最清楚称帝前后的父皇,变化有多大的。

    道安大师却在顾左右而言他:“也不是左右人吧,阿斐不是挺信你的吗?”

    提到齐斐聿,齐璟瑜难得皱了皱眉头:“阿斐他心思重,有些时候,我也看不透。”

    齐璟瑜也不会轻易被他糊弄,坚持道:“皇叔。”

    道安大师难得有几分长辈模样:“他是他,你是你,我又不是老眼昏花。”

    看齐璟瑜满脸愁容,道安大师没忍住安慰道:“你有这样的想法,便注定将来你不会成为你父皇那样的人了。”

    “他们也不见得不信任你,可聪明人总归要吃一堑长一智的。”

    见齐璟瑜还是不满,道安大师只好笑道:“你就当我能掐会算,算出来的吧。”

    齐璟瑜见问不出什么,也只能叹道:“只希望我能不负皇叔的期望吧。”

    道安大师纠正他:“是不负天下人的期望。”

    齐璟瑜愣神看着他皇叔,道安大师现在神情认真,显然,刚才那话,是推心置腹了。

    齐璟瑜好似有些释然了,父皇教他帝术制衡,夫子教他治世之能,天子之德,皇叔告诉他天子之责。

    更别提身后支持他的那群人,他如何会做不了一个比父皇好的明君呢。

    齐璟瑜展颜大笑,眼神温和又坚定:“朕不负天下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