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妖柳相 > 第311章 此去经年

大妖柳相 第311章 此去经年

    衡城之内,风波暂歇,那座先前被充当临时据点的仙家客栈,此刻倒是难得的齐聚了此番事件中的各方人物。

    截天宗一行人,连同白衣柳相,皆在其中,算是为此番波折画上一个句号。

    客栈雅间内,气氛尚算轻松。

    林正诚看向魏燕雨,这位瞧着娇俏的小师妹,行事却素来稳妥,便开口问道:“燕雨,云水斋那边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魏燕雨眉眼弯弯,带着几分得意,回道:“林师兄放心,云水斋的人早就将那宸王刘钺的生平劣迹勘验得七七八八。现在他们已起书掷笔,撰写檄文了。估摸着用不了几日,这刘钺邪魔行径的种种恶名,便会传遍天下。”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颔首。

    这等身后名,对于刘钺苦心经营之辈,或许比身死道消更令其难以瞑目。

    此时,一直沉默的赵家树缓缓摊开手心,掌中赫然托着一枚约莫龙眼大小,通体流转着黑白二色灵光的丹珠。

    那丹珠一出现,便散发出一股玄奥莫测的气息,仿佛蕴含着阴阳轮转之秘。

    魏燕雨好奇地凑近了些,眼馋不已,作为阳鱼相拥有者,她又怎可能不知道其来历。

    赵家树神色平静,声音淡然:“此物乃是以那刘钺消散的肉身与神魂,辅以道火熔炼而成。魏师妹,你若能将此丹珠炼化,便可一举成就那传说中的阴阳双鱼无极相,道途将更为平坦广阔。”

    魏燕雨闻言,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当初决定舍弃肉身,为的就是赵家树此刻的承诺。

    “多谢赵师兄!”

    魏燕雨郑重接过丹珠,感受到其中澎湃而纯粹的阴阳二气,心中激荡不已,不忘拍马屁道:“赵师兄果然深明大义,高风亮节!这等胸襟气度,当真是让我等望尘莫及。日后师兄若有所差遣,燕雨定万死不辞!”

    赵家树对她的恭维只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一旁的薛全见状,哈哈一笑,粗犷的胳膊很是自然地搂过柳相的肩膀,咧嘴道:“柳山君,老薛我本想着此间事了,定要拉着你好好喝上几坛子庆功酒。如今看来,各位都行色匆匆,怕是没这个空闲了。”

    中年模样的汉子咂咂嘴,带着几分遗憾,“也罢,下次,下次你老薛我再回天王山,你可得尽一尽地主之谊,备上好酒好菜,咱们不醉不归!”

    柳相感受着肩上传来的力道,以及薛全身上那股子江湖草莽的豪迈气息,温和一笑,颔首道:“薛供奉盛情,柳某记下了。下次若有机会,一切好说。”

    几人各自寒暄了几句,算是将此行的恩怨暂且放下。

    柳相目光转向赵家树,沉吟片刻,开口道:“家树,如果想见你娘亲的转世身,可以去往老祠堂找到我本尊。”

    众人闻言,皆是看向赵家树。血脉亲情,乃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于修士而言,红尘羁绊往往是修行路上的一道坎。

    不曾想,赵家树在短暂的沉默后,却是轻轻摇了摇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再无半分先前的执拗与戾气,反而多了一种勘破世情的通透与淡然。

    “先生好意,弟子心领了。”

    他语气平静地说道,“我娘,只是我娘。。如今她既已转世,便有了新的人生,新的因果。见了,也无甚意思,反而可能扰了她此世的安宁。不如,不见。”

    柳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轻轻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感慨道:“你能这般想,放下就好,放下就好啊。”

    此间事了,恩怨两清。

    截天宗众人也不再久留,与柳相略作告辞后,便先行一步,化作数道流光,径直朝着宗门方向破空而去。至于衡城这片烂摊子,自有那焦头烂额的大庆朝廷捏着鼻子前来收拾。

    衡城城门不远处,另一家寻常客栈的客房内。

    苏邑悠悠醒转,只觉浑身酸痛无力,丹田气海之内空空如也,那陪伴了她两百余年的磅礴剑元与玄心境界,已然消散得无影无踪。

    她如今与普通凡俗女子,别无二致。

    对此,苏邑脸上却并无多少失落,反而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的轻松与释然。这两百年来,她活得太累,太苦,如今一朝修为尽去,虽有些许怅然,更多的却是解脱。

    倒是守在一旁的温飞鱼,见她醒来,先是喜不自胜,随即察觉到她修为尽失的状况,不由得捶胸顿足,惋惜不止,絮絮叨叨地念叨着:“苏一啊苏一,你说你这是何苦!日后行走江湖,可咋办?唉,也都怪我没用,护不住你……”

    苏邑听着他那满含关切的唠叨,似乎是有些烦了,开口打断温飞鱼的自责,眸光清亮,忽然开口问道:“温飞鱼,你的家乡……有梨花吗?”

    温飞鱼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弄得有些发懵,不明白她为何会问起这个,下意识地挠了挠头。

    但很快,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黝黑的脸上骤然绽放出灿烂无比的笑容,连连点头不止,声音都带着几分激动与颤抖:“有的!有的!苏一,我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梨花!只要,只要你肯随我去,以后……以后我就不练什么劳什子武功了,也不闯荡什么江湖了,我给你种上一整座山的梨花,年年都开得比雪还白。”

    苏邑看着他那副喜不自胜、手舞足蹈的憨厚模样,嘴角也不禁微微上扬,勾起一抹浅淡而温柔的笑意。

    两人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无非是一些简单的行囊衣物。当日,他们便离开了这座见证了太多恩怨与生死的衡城。

    走出城门,踏上通往远方的官道,苏邑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朝着那巍峨的城郭,也朝着衡山的方向,深深地望了一眼。

    片刻之后,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城内大声喊道:“师父——不孝弟子苏邑,不回山了——”

    声音清越,带着解脱,带着释然,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喊罢,她笑着,泪水却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滑落。

    温飞鱼默默地牵起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不再回头,并肩朝着那青山绿水深处行去,身影渐渐消失在蜿蜒的山道尽头。

    江湖路远,此去今年,收剑系归舟。桃溪换酒,竹篱分露,云卧老渔钩。

    尘心已共潮声散,鸥鸟伴沙鸥。旧履踏苔,新茶煎月,门掩一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