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妖柳相 第319章 各司其职
热门推荐:
万族尊我为天帝,只因我九个徒弟!
绝世剑修,开局被未婚妻炼成药人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重生后,我成了仇人的掌上明珠
侧妃乖软妩媚,一手茶艺上位
全民寿命开蛊罐,我能看见提示
无限流:我咸鱼画家努力不了一点
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
奇忆记
河畔夜风清冷,吹得新起庙宇的红墙愈发鲜艳,也吹得水面那轮破碎的月影不住摇晃。
远处,少年模样的洞明正双手叉腰,发出肆无忌惮的大笑,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为刺耳。
一旁的于邵则只是抚须不止,浑浊的目光在河神庙、少年洞明以及那负手而立的墨衫身影间来回打量,心中思绪万千。
虽不知这少年是何来历,但能被这位柳先生如此器重,显然非同一般。
敕封完毕,笑声方歇。
洞明与于邵快走几步,来到柳相面前。
“先生神通盖世,造化无双!弹指间敕封神只,点化山河,这等经天纬地之能,小子我生平仅见,当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能日夜追随先生左右,聆听教诲!”
洞明一躬到底,言辞恳切,马屁拍得毫无底线,
听得一旁本就半透明的于邵魂体都险些不稳,脸皮一阵抽搐。
柳相肩头的钱梨更是毫不掩饰地撇了撇嘴,做了个鬼脸,满脸都是嫌弃。
而被敕封的樊之余,则依旧静立于庙宇之前,魂体与神像气机相连,对这边的奉承之语不为所动,仿佛沉浸在另一个无人能懂的世界里。
柳相并未理会洞明的吹捧,只是平淡地开口,声音如同这清冷的河水,“于邵。”
“老朽在。”
于邵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应道。
“此后,你为荣昌镇城隍,掌小镇香火流转一应事宜。”
柳相的目光落在于邵身上,“每月初一,将所得香火愿力分出一半,转入镇东龙君庙。河神庙这边,也由你一并照看,莫要出了差池。”
“老朽,谨遵法旨。”于邵心中一凛,郑重应下。
柳相的视线随即转向洞明。“你,负责小镇民心流转。人心鬼蜮,如何拿捏,想来你最是在行。”
洞明脸上的谄媚笑容一僵,旋即又恢复如常,嘿嘿笑道:“先生放心,保证办得妥妥当帖。”
“除此之外,小镇文、武、财三运的流转,也由你一并监管。”
柳相的语气稍稍加重,“记住,是监管,不是插手。我要的是百川归海,畅通无阻,别给我弄出些多余的幺蛾子。”
“是,是,小子明白。”
洞明连连点头,心中却暗自腹诽,这差事听着威风,限制却也忒多。
柳相最后看了一眼河神庙的方向,淡淡道:“加上樊之余的水运,此三者,便是我不在时,小镇太平运转的根基。此后,我便可收回大部分神意,专心于《大梦千秋》的解构。”
一番分派,井井有条,俨然一个小小的神道班底就此搭建而成。
“那我呢?”一直安静听着的钱梨,忽然伸出小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仰着头,脆生生地问道。
柳相闻言,那张万年冰山般的脸上,线条竟柔和了些许。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钱梨光洁的额头,笑了笑,那笑容极浅,却如春风破冰。
“你只管平安长大。”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和,“其他的事情,有我们扛着。”
钱梨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不解地挠了挠脸颊,倒也没再多问,只是重新在柳相肩头坐好,晃荡着两条小腿。
“去吧。”柳相挥了挥手。
于邵与洞明躬身一礼,随即化作两道流光,各自奔赴自己的“道场”而去。一位城隍,一位“民心之主”,将在这座看似寻常的小镇,开始履行他们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至关重要的职责。
河畔重归寂静,只余下柳相与钱梨二人。
将一切琐事安排妥当,柳相一直紧绷的心神,也稍稍放松了些许。
“大白蛇,你明明自己就能做所有事,为什么要找他们呀?你是不是想偷懒?”
钱梨好奇地问道。
“是想偷个懒。”
柳相竟坦然承认,他眺望着镇子的方向,夜色下灯火阑珊,人间烟火气渺渺升腾。
“镇子虽小,五脏俱全。人心、香火、气运,皆如蛛网,千丝万缕。时时刻刻盯着,还要分心推衍其中变化,会很累。”
柳相顿了顿,继续道:“有了他们,就像人有了手脚眼耳,各司其职,我才能得小小片刻清闲。”
钱梨哦了一声,但大概明白了柳相是想找人分担活计。
柳相不再多言,目光从镇子的方向收回,望向了更远处的两座山头,一座在北,一座在东。
“去一趟柴火观,再去一趟陆水寺,看看那两位古仙,究竟留下了些什么东西。我这第二梦,想要解构圆满,或许方法就在那里。”
————
流光一闪,于邵的身形已然出现在镇西那座破败的城隍庙前。
就在他踏入庙宇门槛的刹那,整个世界在于邵的感知中轰然一变。
以往,他虽为城隍,能勉强感应到镇中百姓的香火念力,却也只是些模糊不清、若有若无的微光。
可现在,柳相的法旨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信仰香火似一片由无数光线交织而成的璀璨星河。
于邵伸出半透明的手,轻轻触碰一缕流过的光线。那光线中蕴含的情绪、祈愿,瞬间在他心底流淌而过,清晰无比。
“原来这便是真正的香火神道……”
于邵喃喃自语,眼中既有震撼。
与此同时,野狐河畔。
樊之余静静地立于新庙之前,没有离去。夜风吹拂着她的红色罗裙,却再也带不来那种刺骨的阴寒。
天际,已然泛起一抹鱼肚白。
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洒落人间。
换作往日,这是鬼物最痛苦的时刻,阳光如烙铁,能灼烧魂体,消磨道行。樊之余下意识地想要躲避,可那温暖的光芒落在她身上,非但没有半分灼痛,反而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泰之感。
天地大道,不再排斥,而是接纳。
镇子的另一头,洞明正背着手,像个游手好闲的富贵少年郎,慢悠悠地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
脸上的笑容早已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贪婪的审视。 在他的眼中,荣昌镇的景象与于邵所见又截然不同。他看不到香火,只看到一道道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气运流转。
街角一家老字号的包子铺,蒸腾的热气中蕴含着一丝醇厚的淡金色气运,那是几代人辛苦经营积攒下的口碑与财源。旁边新开的绸缎庄,气运虽华丽却虚浮,带着一丝急功近利的躁动。他甚至能看到,一个睡在屋檐下的乞丐,其自身的气运灰败暗淡,细若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绝。
“以往只能看,不能碰,着实无趣。如今能看,能碰,还能随心所欲地搅合……这差事,倒真有几分意思。”
洞明舔了舔嘴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仰头望向老祠堂的方向,隔空拱了拱手,真心实意地赞叹道:“先生之能,已非点石成金,而是拨弄乾坤于股掌之间!小子能为先生这般存在效犬马之劳,实乃万古之幸!您老人家就瞧好吧,这荣昌镇,保管被我打理得明明白白,绝不负先生所托!”
远处,少年模样的洞明正双手叉腰,发出肆无忌惮的大笑,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为刺耳。
一旁的于邵则只是抚须不止,浑浊的目光在河神庙、少年洞明以及那负手而立的墨衫身影间来回打量,心中思绪万千。
虽不知这少年是何来历,但能被这位柳先生如此器重,显然非同一般。
敕封完毕,笑声方歇。
洞明与于邵快走几步,来到柳相面前。
“先生神通盖世,造化无双!弹指间敕封神只,点化山河,这等经天纬地之能,小子我生平仅见,当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能日夜追随先生左右,聆听教诲!”
洞明一躬到底,言辞恳切,马屁拍得毫无底线,
听得一旁本就半透明的于邵魂体都险些不稳,脸皮一阵抽搐。
柳相肩头的钱梨更是毫不掩饰地撇了撇嘴,做了个鬼脸,满脸都是嫌弃。
而被敕封的樊之余,则依旧静立于庙宇之前,魂体与神像气机相连,对这边的奉承之语不为所动,仿佛沉浸在另一个无人能懂的世界里。
柳相并未理会洞明的吹捧,只是平淡地开口,声音如同这清冷的河水,“于邵。”
“老朽在。”
于邵连忙收敛心神,恭敬应道。
“此后,你为荣昌镇城隍,掌小镇香火流转一应事宜。”
柳相的目光落在于邵身上,“每月初一,将所得香火愿力分出一半,转入镇东龙君庙。河神庙这边,也由你一并照看,莫要出了差池。”
“老朽,谨遵法旨。”于邵心中一凛,郑重应下。
柳相的视线随即转向洞明。“你,负责小镇民心流转。人心鬼蜮,如何拿捏,想来你最是在行。”
洞明脸上的谄媚笑容一僵,旋即又恢复如常,嘿嘿笑道:“先生放心,保证办得妥妥当帖。”
“除此之外,小镇文、武、财三运的流转,也由你一并监管。”
柳相的语气稍稍加重,“记住,是监管,不是插手。我要的是百川归海,畅通无阻,别给我弄出些多余的幺蛾子。”
“是,是,小子明白。”
洞明连连点头,心中却暗自腹诽,这差事听着威风,限制却也忒多。
柳相最后看了一眼河神庙的方向,淡淡道:“加上樊之余的水运,此三者,便是我不在时,小镇太平运转的根基。此后,我便可收回大部分神意,专心于《大梦千秋》的解构。”
一番分派,井井有条,俨然一个小小的神道班底就此搭建而成。
“那我呢?”一直安静听着的钱梨,忽然伸出小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仰着头,脆生生地问道。
柳相闻言,那张万年冰山般的脸上,线条竟柔和了些许。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钱梨光洁的额头,笑了笑,那笑容极浅,却如春风破冰。
“你只管平安长大。”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和,“其他的事情,有我们扛着。”
钱梨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不解地挠了挠脸颊,倒也没再多问,只是重新在柳相肩头坐好,晃荡着两条小腿。
“去吧。”柳相挥了挥手。
于邵与洞明躬身一礼,随即化作两道流光,各自奔赴自己的“道场”而去。一位城隍,一位“民心之主”,将在这座看似寻常的小镇,开始履行他们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至关重要的职责。
河畔重归寂静,只余下柳相与钱梨二人。
将一切琐事安排妥当,柳相一直紧绷的心神,也稍稍放松了些许。
“大白蛇,你明明自己就能做所有事,为什么要找他们呀?你是不是想偷懒?”
钱梨好奇地问道。
“是想偷个懒。”
柳相竟坦然承认,他眺望着镇子的方向,夜色下灯火阑珊,人间烟火气渺渺升腾。
“镇子虽小,五脏俱全。人心、香火、气运,皆如蛛网,千丝万缕。时时刻刻盯着,还要分心推衍其中变化,会很累。”
柳相顿了顿,继续道:“有了他们,就像人有了手脚眼耳,各司其职,我才能得小小片刻清闲。”
钱梨哦了一声,但大概明白了柳相是想找人分担活计。
柳相不再多言,目光从镇子的方向收回,望向了更远处的两座山头,一座在北,一座在东。
“去一趟柴火观,再去一趟陆水寺,看看那两位古仙,究竟留下了些什么东西。我这第二梦,想要解构圆满,或许方法就在那里。”
————
流光一闪,于邵的身形已然出现在镇西那座破败的城隍庙前。
就在他踏入庙宇门槛的刹那,整个世界在于邵的感知中轰然一变。
以往,他虽为城隍,能勉强感应到镇中百姓的香火念力,却也只是些模糊不清、若有若无的微光。
可现在,柳相的法旨如同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信仰香火似一片由无数光线交织而成的璀璨星河。
于邵伸出半透明的手,轻轻触碰一缕流过的光线。那光线中蕴含的情绪、祈愿,瞬间在他心底流淌而过,清晰无比。
“原来这便是真正的香火神道……”
于邵喃喃自语,眼中既有震撼。
与此同时,野狐河畔。
樊之余静静地立于新庙之前,没有离去。夜风吹拂着她的红色罗裙,却再也带不来那种刺骨的阴寒。
天际,已然泛起一抹鱼肚白。
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洒落人间。
换作往日,这是鬼物最痛苦的时刻,阳光如烙铁,能灼烧魂体,消磨道行。樊之余下意识地想要躲避,可那温暖的光芒落在她身上,非但没有半分灼痛,反而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泰之感。
天地大道,不再排斥,而是接纳。
镇子的另一头,洞明正背着手,像个游手好闲的富贵少年郎,慢悠悠地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
脸上的笑容早已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贪婪的审视。 在他的眼中,荣昌镇的景象与于邵所见又截然不同。他看不到香火,只看到一道道或强或弱、或明或暗的气运流转。
街角一家老字号的包子铺,蒸腾的热气中蕴含着一丝醇厚的淡金色气运,那是几代人辛苦经营积攒下的口碑与财源。旁边新开的绸缎庄,气运虽华丽却虚浮,带着一丝急功近利的躁动。他甚至能看到,一个睡在屋檐下的乞丐,其自身的气运灰败暗淡,细若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绝。
“以往只能看,不能碰,着实无趣。如今能看,能碰,还能随心所欲地搅合……这差事,倒真有几分意思。”
洞明舔了舔嘴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仰头望向老祠堂的方向,隔空拱了拱手,真心实意地赞叹道:“先生之能,已非点石成金,而是拨弄乾坤于股掌之间!小子能为先生这般存在效犬马之劳,实乃万古之幸!您老人家就瞧好吧,这荣昌镇,保管被我打理得明明白白,绝不负先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