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之这货有点彪 > 第230章 别墅

四合院之这货有点彪 第230章 别墅

    洪帮的身份令牌,这个对张彪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就香江这个地方,敢跟洪帮对着干的黑社会不说没有,但绝对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而且这些社团绝对是没脑子的小帮派,都是初出茅庐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真正了解这个圈子的,虽不知道洪帮的名声。

    洪帮,那可是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组织,传承了几百年的。

    怪不得会给一把雁翎刀。

    收拾好心情之后,张彪和系统闲聊了一会儿,以前不知道系统在,忽略了。

    现在知道系统一直在,又陪了他这么多年,帮了他这么多,自然不能再忽略了。

    在和系统的东拉西扯中,张彪明显感觉道系统的语气里多了一丝开心。

    第二天上午,经过休息的张彪精神奕奕,洗漱以后,穿上了赵晴晴给准备的西装。

    这次出门就比刚下飞机的时候好多了,起码没人因为张彪的穿着行注目礼了。

    娄晓娥派来的司机是香江本地人,不仅普通话说的不错,同时也是打理张彪在香江购置的资产的人。

    可以说这个年轻人其实是张彪的雇员,只不过挂靠在娄晓娥的公司而已。

    上车之后,年轻人按照张彪的要求,先去吃了早饭,边吃边听年轻人的汇报。

    十套门面房,都是出租状态,每月房租共计八万,除去娄晓娥的一半,剩下的都是张彪的。

    而年轻人的工资,就是从娄晓娥的那一份里出的。

    加上来香江之前,局里给张彪的启动资金,这些钱何家旺已经准备好了,过去就能拿。

    香江社团横行,偷车的事情频频发生,所以并没有带过来,而且这些钱也需要一个交接手续。

    吃完饭以后,张彪买了些礼物,去了娄家。

    不得不说娄家在香江混的确实不错,住的是别墅。

    到了地方以后,何家旺亲自出来迎接。

    虽然分开的时间不足一天,但何家旺的做法给足了张彪面子。

    寒暄过后,钱财交接的工作也顺利完成,张彪手里多了两百多万港币。

    离开娄家别墅以后,张彪把系统奖励的别墅证明拿出来递给司机,让他按照地址过去。

    虽然惊讶张彪这么快就有了别墅,但年轻人也没多问,直接开车过去。

    张彪的别墅距离娄家并不远,开车只需要十分钟。

    别墅已经收拾好了,直接就能住,被褥家具一应俱全,明显是系统的功劳。

    张彪让年轻人把昨晚住的那套房子租出去,以后就住别墅了。

    同时让他再去雇佣几个保姆,这么大的地方让张彪打扫,这就有点儿难为人了,他可是有任务在身的。

    而且做饭,端茶倒水也需要人,不能总在外面吃饭吧,所以雇人是必须的。

    得到张彪的指令后,年轻人把刚拿到的一箱港币放下,马上准备。

    “阿伟,这两千块你拿着,司机,秘书,资产打理人,一份工资明显配不上你的付出。

    我在香江的这段时间,你除了每月从娄氏领的工资以外,每月额外会有一份薪水。”

    阿伟就是年轻人的名字,愣了一下后,马上接过钱道谢。

    这个年代,香江的普通人的工资也就一千五百块到两千块左右,而阿伟在娄氏公司的工资也就一千八,现在凭空多了一份工资,自然喜出望外。

    道谢过后,抓紧时间去办张彪吩咐的事了。

    中午之前,阿伟就带着三个女人回来了,做饭,端茶倒水,打扫,都能拿的出手。

    还顺便买了菜,中午的时候,让张彪尝尝她们的手艺,满意就留下,不满意就换人。

    而且工资也谈好了,两位平时不在这儿住的,每月一千二百块港币的工资,剩下那位主要负责买菜做饭,需住在这里,每月一千八百块港币的工资。

    中午快吃饭的时候,何家旺带着何晓就来了,还带了礼物。

    阿伟把张彪的新住址告诉何家旺的时候,他也惊讶,没想到张彪已经有别墅了。

    所以带着儿子过来串门儿蹭饭。

    张彪对阿伟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办事效率快,也知道帮他处理一些琐事。

    张彪第一次享受保姆这种待遇,也不清楚新来的这三位在香江是什么水平,总不能拿内地的习惯来要求吧。

    但何家旺清楚,所以点评这三位保姆的事就落在了他头上。

    何家旺觉得这三人不错,起码手艺不错,就保姆这个行业来说,中上的水平还是有的,而且这个价格也合适,留不留由张彪决定。

    然后这这位中年大姐就成了张晨在香江期间的保姆。

    有一份工作自然会让人开心,三位中年大姐喜出望外。

    香江这个地方,被英国佬租借的时间太久,二战时期也没有经历太大的战火波及。

    从那个时候就有不少人来这里躲避战乱,后来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又有不少人来这里讨生活。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香江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这也是为什么香江会有那么多社团的原因。

    竞争太大,压力也不小,工作的机会就那么多,找一份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能在张彪这里得到一份工作,对她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有工作就意味着能挣钱,有钱就意味着丈夫的压力会小一些,孩子也可以继续上学,以后像阿伟这样找个稳定的工作。

    而不是年纪轻轻的成了无业游民,满大街晃荡的时候突然被小混混找茬。

    就算不会遇到这些,那没钱的时候万一被社团成员拉去充当蓝灯笼,帮社团抢地盘充人数的时候被砍个半死怎么办。

    这种现象在当下的香江并不少见,甚至已经是常态。

    蓝灯笼,就是社团的临时工,去一次挣个一两百块。

    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一两百块对年轻人来说,同样是一笔收入。

    社团横行的年代,希望在街头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危险,但也充满机遇,比的就是谁更凶,谁更不要命。

    成了,一步登天,出门前呼后拥,到哪里都有人叫哥。

    败了,那就不用说了,运气好一点的留点儿伤疤,运气不好的后半辈子就是个残废,最差的,当场就成了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