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390章 成化犁庭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90章 成化犁庭

    “确实啊。”

    在场的皇帝对这句话都是有着切身的体会。

    如果不是认识了任小天,按照原本历史轨迹发展,他们将来绝对会留下许多遗憾。

    更别说是刘宏、朱由检这样的亡国之君了。

    “事实上成化犁廷也不止这一次。

    相同的事情后面又发生了两次。

    每一次女真都被打的很惨,几乎达到灭族的程度。

    不过大明也不想把女真彻底灭族。

    因为朝鲜也一直都在觊觎辽东之地。

    如果把女真灭光,且不说会诞生新的游牧民族。

    那更是给朝鲜提供可乘之机。”

    任小天这番话说完,有几个皇帝甚至都觉得女真有点可怜了。

    刘邦抄着膀子说道:“每次都这么打,那建州女真又怎么恢复过来的?”

    “实际上万历年间建州女真还都算不上是崛起。

    名将李成梁的战功很多都是从建州女真身上刷出来的。

    建州女真对他来说就像是经验宝宝,开心不开心了都要去揍他们一顿。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坐镇辽东的从武将变成了文官。

    原本的战场就变成了他们的生意场。

    大明常年对女真实行粮食封锁,据《清实录》记载辽东一斗粮食卖到八两白银。

    而大明境内山陕地区的粮价才折合一石十钱。

    百倍利润的生意,换做谁来都会疯狂。

    自此辽东巡抚就开始大发战争财,从辽东聚拢了大量的白银。

    试问谁又舍得杀死自己的金主呢?

    再者女真一直存在,那镇守辽东的人就能源源不断的从朝廷索要军饷。

    这可是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他们更是得护卫女真周全。

    而且这一条线还远不止辽东的人,甚至整个朝廷的官员大部分都牵扯进了利益链之中。

    其实女真能够崛起,与大明自身的衰落的确脱不了干系。

    但是也和朝廷的官员一步步喂养出来有很大的关系。”

    “这帮畜生!!!”

    朱元璋重重砸了一下茶几。

    朱由检那边两京的官吏基本被他一扫而空。

    然而今天任小天的一番话又让他回忆起了往事。

    朱见深同样气愤道:“朕回去之后就下令,彻底剿灭建州女真。

    连一条牛羊的性命也不准留。

    如果做不到,那赵辅就一辈子待在辽东吧!”

    任小天没有反驳。

    他今天没把清朝皇帝给叫来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其实也正是因为成化犁廷的事情,连带着朱见深在整个清朝皇族内都不受待见。

    由清朝撰写的《明史》中就充满了对朱见深的极尽诋毁、抹黑的言语。

    甚至无中生有编造出来一些明明朱见深没有干过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众皇帝们倒是也没感觉有什么意外。

    俗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新王朝在编纂旧王朝的史书中多少都会有些不真实的地方。

    这一点的确是无可厚非。

    朱元璋面沉似水道:“小天,史书上的话咱不信。

    咱想听听你对朱见深是个什么看法。”

    任小天苦笑道:“叔,您未免也太高看我了。

    不过既然您说了,那我就尽量客观的来评价一下他吧。

    但我毕竟是一个个体,其中的评价必然还掺杂了我的主观看法。

    所以仅供参考哈。”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让你说你就说,那么多废话作甚?

    你说的这道理咱又不是不懂。”

    任小天挠挠头:“好吧,那我就说说。

    早年间受到《明史》的影响,大部分人对朱见深的印象都是负面的。

    而随着对史料的解读,朱见深的形象也在逐渐扭转。

    后世有一部分人认为朱见深对大明的贡献仅次于叔您和我四哥。

    甚至高炽和瞻基也要被他甩在身后。”

    朱瞻基张大嘴巴道:“啊?!”

    任小天耸耸肩:“你别觉得不可思议。

    让我来排的话,某些方面朱见深的确是比你做的更出色。

    但要说把他排在大明皇帝的第三位,还是稍微有些勉强。”

    即便如此,朱见深的脸色仍旧有些发红。

    被当着这么多人夸奖,哪怕他是皇帝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他看来,仁宗宣宗两位先帝已经做得足够优秀了。

    他要能排在这二位之前,那简直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朱瞻基多少有些不服气的问道:“先生,那你倒是说说。

    朱见深除了这些,他还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功绩?”

    他到底还是年轻气盛,连自己孙子的醋都吃。

    “单就他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一百六十年的功绩就足够了。

    要知道他接手的时候大明已经处在悬崖边上了。

    如果换成一个能力平庸的皇帝,那大明就会彻底坠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莫说是女真崛起,或许都等不到那个时候大明就已经灭亡了。

    就这一点,我将他比作大明的刘询、李纯不为过吧?

    都说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是大明的中兴之主。

    实际上那都是建立在朱见深为他打下的基础之上。

    总不能夸刘启的时候就不提刘恒的功劳吧?”

    刘启哭笑不得道:“先生,你这个时候提朕作甚?

    好像说朕在忽视父皇的贡献似的。”

    任小天摆摆手:“这不是拿你举个例子么。”

    随即他继续说道:“诚然,朱见深晚年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总体来说绝对是功大于过。

    如果他不存在这些缺点,那把他排在大明皇帝第三位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赵煦气不过说道:“这么好的皇帝,清朝怎么能好意思抹黑他的?”

    要是继承他皇位的是朱见深而非赵佶,那大宋也不至于落得个靖康之耻的下场。

    任小天摇摇头:“嗨,原因我刚才不就说了么。

    谁让朱见深发动了成化犁廷呢。

    再加上清朝统治者为了凸显统治的合法性、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必然要对明中后期的皇帝下手。”

    朱厚照急道:“不是,他们到底能给宪宗皇帝扣上什么大帽子啊?”

    “总的来说是他昏庸无能、荒淫无道。

    具体说大概有三条罪状。”

    “朕昏庸?朕荒淫?”

    朱见深仿佛是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

    指着自己的鼻子嗤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