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399章 失宠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399章 失宠

    “该杀!该杀!”

    朱棣也是横眉倒竖。

    即便你刘大夏不同意南征,那据理力争也就是了。

    以文官集团的尿性,想要劝阻住朱见深也并不是十分的困难。

    你凭什么敢隐瞒甚至焚烧朝廷的绝密文件?

    不说把他放在洪武年间,就算是在永乐年间,朱棣也绝饶不了他。

    任小天摆摆手:“叔,四哥,你们先冷静一下。

    刘大夏现在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而已。

    用不用,杀不杀还不是你们一句话的事情么?”

    朱元璋直喘粗气:“杀杀杀,这等庸吏不杀难道还留着过年不成?”

    多少有能力的大臣朱元璋都杀过了,还在乎刘大夏这么一个废物?

    任小天无所谓的说道:“那您回头把他砍了也就是了。

    我接着再说汪直的事情。

    在大同戍边的那几年,是汪直最为快乐的一段时光。

    边关偏远,不用与文官集团勾心斗角。

    远离政治的汪直一心扑在军事上。

    他和王越连年打退前来复仇的鞑靼小王子。

    王越也是可以和汪直相互托付后背的亲密战友。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那他们这对组合足以保大明边关安宁。”

    皇帝朱高炽哀叹一声:“如果把王振换成汪直,那又岂会有土木堡之事发生?”

    任小天也随之摇头。

    以汪直的能力和眼界,又如何需要撺掇朱祁镇亲征?

    瓦剌也先几万大军甚至都不用劳动英国公张辅出马,汪直就足够收拾他们了。

    只能说时也命也。

    任小天深吸口气说道:“可是好景不长,变故很快就来了。

    诸位想必也都清楚宦官的权势来源何处。”

    赵煦迫不及待说道:“先生之前说过,宦官是皇权的延伸。

    即便宦官的权势再大,皇帝也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解决他们。”

    随后看向李世民补充道:“当然,大唐的宦官除外哈。”

    李世民脸色一黑。

    朕又不是不知道,不用你来特意说明。

    任小天点点头:“赵煦你说的不错。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宦官绝对不可远离皇帝。

    否则将随时会有失宠的风险。

    汪直就是如此。

    在边关戍守的那几年虽立下诸多军功。

    然数年不见面,让他与朱见深和万贞儿的感情也淡薄了许多。

    再加上朝中文官集团的不断上奏,言辞激烈的抨击汪直。

    这就使得朱见深对汪直也产生了怀疑的态度。”

    朱元璋听的火大,不禁对着朱见深的脑袋就来了个暴栗。

    “朱见深啊朱见深,你让咱说你什么好!

    汪直为大明立下颇多功劳,你不继续重用也就罢了,居然还怀疑他?

    你可要知道,他只是个阉人,能对你产生什么威胁?”

    这话说的虽然粗俗,但也十分有道理。

    汪直是宦官,也就代表他无嗣。

    即便他有心造反,也侥幸成功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朱见深吃痛之下告饶道:“太祖息怒,后辈知错了。”

    “叔,您也不能全怨朱见深。

    那帮文人攻讦人有多厉害您又不是不知道。

    死的都能让他们给说活了。

    他们一直上奏说汪直和王越勾结串联,党同伐异。

    朱见深就算再不喜欢他们,也不得不忌惮他们在朝中庞大的势力。

    最关键的一点,他们为了栽害汪直,暗地里没少送搅屎棍去汪直那边。

    就那些搅屎棍整天就是明里暗里给汪直惹祸,汪直拿他们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也成了文官集团之后攻击汪直的突破点。

    最终朱见深权衡利弊,采纳了文官集团的话。

    他先是将汪直调回京城,随后又把王越调往延绥镇守。”

    朱元璋气的给了朱见深一拳:“文人误国啊!!!”

    “叔,您也别一杆子打死一群人。

    文人里也不都是坏人好吧。

    不过在这件事里的文官集团办的事的确是挺下三滥。

    汪直和王越走了,大同总得有人守吧?

    文官集团自然要推举自己人接替这个位置。

    延绥原守将许宁就这么走马上任了。

    王越临行前担忧大同安危,向前来送行的巡抚郭镗言明厉害。

    说许宁此人并非统兵之才,将来一定会坏事,让郭镗早做打算。

    郭镗也没当回事,根本没有听进去王越的肺腑之言。

    报应很快就来了。

    鞑靼小王子听说大同守将换人,立刻就点齐人马来犯。

    许宁这人胆小如鼠,根本不敢和鞑靼作战。

    他将守军龟缩入城,眼睁睁的看着鞑靼人四下劫掠。”

    “庸官!庸官!庸官!!!”

    朱高炽气的脸色涨红,厉声斥责道。

    也幸亏他现在减肥多少有了些成效,要不然气急攻心之下心脑血管怕是要出问题。

    想他朱高炽虽然一向不赞成大举北伐,却也不代表就能看着蒙古入侵而怯战。

    这个许宁如此窝囊,如何能做的一军之主将?

    身为镇守一方的军中大员,居然眼睁睁的看着治下百姓平白遭掳。

    他的脑袋砍十次都不够赎罪!

    任小天继续说道:“后来鞑靼小王子派出数十人赶着牛羊为饵。

    许宁连如此简单的诱敌之计都没有看出来,选择带兵深入追击。

    一下正中了鞑靼人的埋伏。

    此战明军大败,死伤数千人。

    许宁贪生怕死,突围之后连大同城都不敢回了。

    找了一个小城就猫了起来。

    估计鞑靼小王子也没想到许宁居然这么怂。

    要是知道的话,肯定选择拿下大同而非撤军了。”

    朱高炽好悬一口老血喷出。

    这仗即便换成赵扩或者马谡来,都不至于打成这个鸟样。

    但凡打过几年仗的将领都不会看不出这么粗浅的诱敌之计。

    许宁居然还跟个智障一样一头莽进人家的包围圈。

    大明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将领?

    “边关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

    百官看到这消息心都凉了。

    许宁大败,谁知道皇帝会不会重新启用汪直和王越?

    那他们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所以就算许宁再废物,他们自己选的人,自己也得捏着鼻子替他善后。

    于是他们商量之后决定将此事隐瞒下来,不对朱见深上奏。

    一切都要等处置了汪直之后再说。”

    朱元璋此时已经无力吐槽了。

    倒是朱厚熜、朱常洛等人对此似乎习以为常。

    因为文官集团向来都是这副做派,他们早已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