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272章 老友叙旧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272章 老友叙旧

    随后洪武朱元璋一五一十的把朱允炆干过的那些荒唐事告诉了年轻朱元璋。

    年轻朱元璋听完气的都快炸了。

    恨不得把襁褓中的朱标拉过来打一顿屁股。

    你这小子怎么生出来的这么个糊涂蛋孙子?

    任小天似乎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你也不能全怪标哥。

    实际上朱允炆自小就被那些不懂政治的大儒给带跑偏了。

    再加上你后来亲自对他的教育也不怎么合格,不怪他变成那样。

    当然了,他性格软弱也是他自己的问题。

    要不是他自己作死,但凡换个正常点的人去做皇帝也不至于让我四哥一路打进应天了。”

    这话还是任小天收着说的。

    实际情况是皇位上拴条狗,朱棣几乎都很难打到应天去。

    起码狗不会瞎提要求。

    试想一下双方都打成生死仇敌了,朱允炆还在那儿叮嘱将领不可伤了朱棣性命。

    有这种离谱的命令将士们作战还不畏首畏尾?仗都没打士气就没了,那这仗还打个屁?

    再加上李景隆这种与朱棣有pY交易的草包指挥官,不败就怪了。

    “下次这种事天弟你自己去,俺都快成了跑腿的小厮了。”

    这会朱棣也回来了,见到任小天之后就开始抱怨道。

    任小天好笑道:“四哥你活动一下也好,省的你闲下来就想北伐。”

    朱棣刚要说什么,却被年轻朱元璋打断了:“你叫朱棣是吧?过来咱好好瞧瞧你。”

    朱棣不明所以,但想到这个朱元璋也算是自己的父皇,还是乖乖的过去了。

    “让你造反!让你造反!”

    年轻朱元璋一脚就踹了过去。

    虽然这事是朱允炆的错不假,但是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年轻朱元璋可不会跟他客气。

    朱棣捂着屁股道:“俺那是靖难,不是造反啊。”

    “靖个屁的难,打自己的侄儿你还有理了是吧?!”

    年轻朱元璋狠狠瞪了他一眼,好在是没有继续动手。

    “朱允炆呢?把他带过来咱好好收拾他一顿。”

    任小天摇摇头说道:“我叔把他派去看守祖陵去了,暂时你是见不到他的。”

    年轻朱元璋冷哼一声道:“算便宜这小子了,否则咱今天就得让他知道知道咱的厉害。”

    不多时,张成等人端着菜肴穿过通道走了出来。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送菜上门呢。

    年轻朱元璋提鼻子一闻:“这味道的确是挺香啊。”

    说罢便想用手捏一块肉放进嘴里。

    洪武朱元璋狠狠打了他的手一下:“没见这么多人都在呢么,你有点出息行不行?”

    年轻朱元璋嘿嘿一笑:“咱这不是习惯了嘛。”

    朱棣安排的也是很到位。

    除了皇帝们之外,他连年轻朱元璋这边将领的菜也都让备齐了。

    年轻朱元璋干脆让人把桌子摆在了帅府院子里。

    也幸亏是院子够大,不然还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两个朱元璋干脆把各自手下的将领都凑到了一起。

    一时间院中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许多长的一模一样的人勾肩搭背,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自己花眼了呢。

    只是朱文正仍旧十分纳闷,怎么李文忠都来了,却不见那边的自己呢?

    “今天难得大家同聚一堂,咱就暂时解除禁酒令了。

    诸位兄弟今天可以痛饮一番。”

    坐在主位的年轻朱元璋端起酒杯高声呼喊道。

    一时间其麾下武将无不兴奋。

    毕竟这些日子没喝酒,也把他们馋的不轻。

    “诸位兄弟也都看到了,未来咱们已经成功的推翻了暴元。

    咱朱元璋不是刻薄寡恩之人,诸位兄弟们的贡献咱不会忘记。

    等到胜利的那天,咱定然会一一封赏!”

    “大帅英明!!!”

    在场的都是年轻朱元璋的核心班底,自然不用担心事情被泄露出去。

    他们知晓未来自己将来也有可能裂土封侯的话,兴致更加的高昂了。

    似乎都已经看到了那天一样。

    李元吉撇撇嘴嘀咕道:“封赏?本王看是催命符还差不多。”

    李建成瞪了他一眼:“三弟,你若再说朕就把你赶回去,以后也不会再带你去小天兄那边。”

    李元吉讪笑道:“大哥,我不说了就是。”

    由于任小天拿来的毛台度数很高,几杯酒下肚众人便有些喝高了。

    洪武冯胜抱着冯国用痛哭流涕,把冯国用都给哭懵了。

    一旁年轻的冯胜则是一脸的无奈,怎么自己老了老了还这么矫情呢。

    其他的将领要么是和年轻的自己说话,要么就是与已经故去的同僚们叙旧。

    其中人气最高的就是开平王常遇春了。

    太子朱标、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颖国公傅友德都围着他不停的敬酒。

    弄得常遇春还有些受宠若惊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

    朱标是他的女婿,徐达是他关系莫逆的上司,李文忠则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小老弟。

    傅友德则是他多年的下属。

    常遇春有些醉眼朦胧的向傅友德问道:“你是谁呀?某为何觉得你如此眼生?”

    不等傅友德回答,年轻徐达蹙眉说道:“我好像是见过你,哦,对了。

    你应该是小明王麾下的傅友德傅将军吧?”

    朱元璋攻占和州时曾短暂和韩宋政权的人接触过一段时间。

    徐达也就是在那时候见到的傅友德。

    傅友德笑道:“魏国公好记性,末将这时的确是在小明王麾下效力。”

    “那你是什么时候加入的大帅麾下?”

    傅友德盘算了一下后说道:“大约是在五年后吧。

    末将自从北伐失利后辗转去过巴蜀、陈汉。

    因陈友谅不听良言、刻薄寡恩,末将才弃汉投明。

    幸得上位收留,这才有了末将的今日。”

    洪武徐达笑道:“颍川侯太过自谦了。

    你的才华可是一点也不亚于我和伯仁啊。”

    傅友德连忙拱手道:“魏国公这话才是过誉了,末将可不敢当。”

    其实徐达的话也不算夸张。

    傅友德的军事能力的确不如徐达不假,但妥妥的排进大明功臣前五没问题。

    朱元璋也曾说过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当然老朱的话听听也就得了)

    当年三路大军北伐,唯有西路冯胜取得了大胜为朱元璋挽回了一些颜面。

    而当时在冯胜麾下担任先锋官的正是傅友德。

    也是因为傅友德七战七胜才有了西路军大胜。

    后来他平定云南,远征漠北,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也就是他加入朱元璋麾下的时间比较晚,不属于核心元老。

    这才导致他的地位不是那么高。

    然而他这个名将的身份可是不掺杂任何的水分,全是他自己一点一点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