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 第44章 看电影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第44章 看电影

    时间进入到了8月份,也到了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每天啥都不干都热的要命,何况还得去地里,顶着烈日,所以每天上工都成了一种煎熬。

    陆续的,有好些村民和知青在上工的时候都被晒中暑了。

    田地里的庄稼也已经长的挺高了,现在上工的任务主要变成了拔草、浇水。

    李知微等女知青就都干拔草的活,男知青有力气负责给地里浇水。

    因为地已经铲过两遍了,所以长起来的大草也并不是很多,所以拔草这个活比铲地轻松,也不用一直弯腰。就是有点费手,即使带着手套,拔多了也手疼。

    这天,李知微和孙梅梅干活又被大家落了老远。

    她俩干一会活后就得坐到地上休息一会。

    她俩现在拔的是玉米地,这玉米长起来了,她俩坐下后玉米正好还可以遮阳。

    两个人躲在玉米地里,也没人能看到,孙梅梅就毫无形象的躺到了垄沟里。

    “这也太热了,实在受不了了”

    “梅梅,别躺地上,地上凉对身体不好”李知微又把孙梅梅拽了起来。

    “知微,要不然咱俩下午别来了,反正咱俩也不指望这点工分过日子”

    “咱俩要是总不来说不过去,再坚持坚持吧,我听大队长说这一遍大草拔完就可以休息一阵了。”

    孙梅梅听后立马来了精神:“真的啊,太好了,等休息了咱俩去县里溜达,我要去国营饭店吃好吃的”。

    “行,起来继续干活吧,早干完早休息”

    前面有“休息”吊着,两个人就又坚持干了几天活。

    等地里的这一遍活干完,果然大队长就通知村里人,宣布休息一阵子,等过了这股热劲再干活。

    所有人都高兴起来,就跟前世法定节假日到了的感觉一样。

    知青点的大家伙也都兴奋起来,讨论着一起去县城溜达,然后看电影。

    李知微对这个时代的电影院也抱着看新奇的态度,就决定跟大家一起去。

    等到隔天一早。

    知青们一行人都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打扮一番。

    众人的精神面貌顿时焕然一新,跟平时在地里的形象迥然不同。

    李知微倒是没特意打扮,就是灰色衣服裤子,马尾辫。

    所以等她在大队看到众位知青过来的时候,都惊讶了一番。

    果然是人靠衣装,感觉都跟换了一个人似得,年轻男女们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气息。

    今天去县里的人属实有点太多了,村里的姑娘小伙子们都按捺不住要去潇洒一回。所以司机张师傅就说分批送大家去县里。

    李知微知道会这样,所以让知青们都早点来,他们就赶上了第一波去县里。

    孙梅梅借李知微的光,也做了一把车头,把她高兴坏了。

    等众人到了县里,就直奔电影院而去。

    作为县里唯一的电影院,来看电影的人还挺多,众人就在卖票窗口排起长队。

    大约排了快一个小时,才轮到他们。这个时候看啥电影是没得选择的,都是人家放啥你看啥。

    一张电影票也不贵,1毛2分钱,知青们都负担的起,众人热热闹闹的买好票就进去了。

    在李知微看来,电影院外面挺破旧的,里面也不咋滴,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却觉得特别好。

    知青们也仿佛找回了还生活在城里的感觉,也只有这时候大家才觉得这日子还有盼头。

    李知微背了布袋子过来,里面装了瓜子和花生,电影开场前她就把吃的分给众人。

    大家没想到还能这么操作呢,都纷纷跟她道谢。

    等屋子里差不多坐满了人,电影就开始了。

    放映的是黑白的电影,讲述的是人民艰苦奋斗的故事,特别励志。

    众人边吃东西,边看电影,美滋滋的。

    这可苦了坐的离他们近的人了,那花生瓜子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电影都看的不专心了。

    甚至有的人还悄悄的问他们这花生和瓜子卖不卖呢。

    李知微一琢磨,这又发现了一个商机,等回头过来试试。

    一场电影看了两个多小时,众人意犹未尽的出来后都11点多了,就打算去国营饭店吃午饭。

    他们到的早,国营饭店人还不算多,众人就一人点了一碗热汤面。

    面条便宜、量大,李知微和孙梅梅随大流,也吃的面条。

    面条不是纯白面的,是二合一面,手工擀制。汤底是用大骨头熬制的,里面又加了一些野菜点缀。

    很多知青都很久没吃到这么好的面食了,面一上来众人就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面条筋道,汤底香浓,野菜爽口,要是冷天吃肯定舒服,现在吃就有点太热了。

    众人吃的都出了汗。

    孙梅梅就悄悄的和李知微说,下次她俩单独来,她好想吃鱼、吃肉。

    李知微点点头,她好想念空调、烧烤、小龙虾……

    等吃过午饭后,众人就打算分开行动了,女知青都想去逛街,男知青有的想去废品收费站看看,有的想到处溜达溜达。

    李知微也想去废品收费站,她想买点报纸回去糊墙。

    最后沈同昌、丁子易、孙梅梅、李知微4个人一起去废品收费站。

    废品收费站挺远的,建在县城边上。

    几个人一到就看见一堆一堆的废品堆在那。

    沈同昌不是第一次来了,他认识看门的人,跟对方说了一声后4人就被放进去了。

    看中什么东西到时候就拿出来,在看门人这结账就行。

    沈同昌和丁子易是过来买书的,买点能买的课本啥的,都是爱学习的人。

    李知微则在这转了起来,总听前辈们说发现啥好东西之类的,她也想看看能不能捡漏呢。

    只是可惜了,名贵的木头她不认识,古董她也不懂。前世她就是个普通人,接触不到这些高端玩意。

    最后就只买了一捆报纸拎回去。

    孙梅梅就是陪着过来溜达的,啥也没买。

    买好了东西4个人也去供销社了。

    到了供销社就碰上袁霜、古英几个女知青了,孙梅梅也如鱼儿到了水里,跟着几个女知青从这个柜台跑到那个柜台,最后买了一堆吃的用的。

    李知微啥也不想买,就跟沈同昌、丁子易沦为了女知青们的拎包工具人,跟在她们后面帮着拎东西。

    三个人站在一边,看着一屋子抢购中的女人们,纷纷发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