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 第52章 秋收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第52章 秋收

    热热闹闹的过完中秋节,村里的秋收开始了。

    秋收可是一整年里最大、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时节学校都会放假,10岁以上的孩子们都得跟着去地里帮忙。

    而且秋收的时候中午大家都是不回家的,都是带些吃的在地里吃完后接着干活。

    李知微提前一天就做了好些大饼子、菜团子、发糕,又去园子里摘了些大葱、香菜、小白菜、黄瓜、番茄,还做了鸡蛋酱用吃剩的罐头瓶子装起来。

    她可不想搞特殊,所以村民们吃啥她就得跟着吃啥。

    第二天早晨4点就起来了,天暗暗的,外面有些冷,李知微就套上了吕清给带的毛衣和毛裤,又全副武装了一遍,手套、头巾全都戴上,最后背上吃的就出发去仓库了。

    今天大家的任务是割水稻,每人领取了一把镰刀。

    大队长又分配了干活的区域后,大家就拿着镰刀下地了。

    知青们被分到一起,划分了区域,就是说这个区域内的所有麦子都归知青割。

    新知青不会用镰刀,没干过这个活,每个人都由一个老知青带着。

    袁霜带着孙梅梅,李知微跟着古英。

    大家到了地里就热火朝天的干起来,因为收完了地就会分粮食,所以大家都干的特别来劲。

    李知微跟古英学了一会,就知道该怎么用镰刀了,就是干的有点慢,不一会就又被大家落在了后面。

    不过这回李知微可不想着偷懒了,她也是卯足了劲的干活,想着的是等秋收过了就可以彻底的休息了。

    熟能生巧,一个上午下来她的速度就上去了,虽然不能和老知青比,但也是紧跟在他们后头。

    等到中午的时候,互相认识人就会聚在一起,吃从家带来的午饭。

    大家带的都是大饼子、菜团子之类的吃食,李知微入乡随俗,一屁股坐在地上,拿了个大饼子和一根大葱就开始吃。要是噎到了就拿着自己的水缸子去水桶里舀凉水喝。

    这回干活她真下力气了,此刻也饿的不行,吃着干巴巴的大饼子也觉得挺香的。

    知青们都围坐在一起,边吃东西边说话。

    大家就夸新来的几个知青,尤其是孙梅梅和李知微,这次没拖后腿,干的很好。

    等吃完了午饭,又休息了一小会,大家就又起来开始干活了。

    村子里水稻种的不多,三天时间就都割完了。

    水稻用镰刀割下来,一小堆一小堆的堆在地上,过后司机张师傅就会开着拖拉机过来,由村民把这些水稻装车,运到镇上去进行脱壳。

    这个时候就显出张师傅的厉害了,镇上有一家专门脱壳的厂子,张师傅开车去的快,一次拉的水稻也多,最重要的是他在脱壳厂有熟人,所以上阳村总能先排上号。

    等割完了水稻就开始割黄豆了,跟割麦子的方法一样,一手抓着黄豆,一手用镰刀将黄豆杆从底部割断,割下来的都放做一堆就行。

    过后也会由村民装车,统一运到晒谷场。

    然后大队长会去县里借来专门给黄豆脱壳的机器,村子里的男人们就会起早贪黑的把豆子脱好壳,装起来。

    黄豆割了5天才完事,不过等割完了黄豆还有瓜子。

    瓜子数量少、也好割,一镰刀下去一个头就下来了,边割边装进大袋子里。然后把瓜子运到晒谷场,倒出来铺在地上晒一晒,等晒干了就由村民统一用木棒敲打,给瓜子敲下来。

    收完了瓜子就轮到土豆子了,就是蹲在地上刨土,把地里的土豆抠出来,然后统一收进大队的仓库里。

    用一天时间收完土豆就轮到了最后压轴的玉米。

    每个人都拿着一个袋子,钻进比人还高的玉米地里,用手将玉米棒子掰下来,收进袋子里。

    最后玉米也会统一被堆在一起,村民们就开始给玉米扒皮,晒干,然后手动搓玉米粒。

    这个活不累人,坐在那干就行,可是特别的费手。

    村民们的手因为长年干活已经磨起了厚厚的茧子,干这个不觉得有什么,可是李知微不行,她手搓的特别的疼,没多久就通红一片。

    没办法,最后她就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找大队长把她们几个女知青还有牛棚的两位老人调去了敲瓜子。

    老的男知青还好,都习惯了徒手搓玉米,可是邓爱家和丁子易感觉不太好,不过他俩也不好意思去都是女人的瓜子堆,就生生的在玉米堆忍着痛。

    看的孙梅梅幸灾乐祸的。

    零零碎碎的干了一个多月,秋收才彻底结束。

    整个秋收下来李知微瘦了很多,整个人看上去又单薄了起来。

    其实不止是她,所有人都瘦了一圈,大家都等着分粮食,然后冬天好好补补,把身上的肉给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