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 第162章 到达京城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第162章 到达京城

    李知微上了火车,车上的人比过年得时候少了许多。

    车厢里头也没有站着的旅客了。

    她找到自己的位置,将自己带着的两个大包放到行李架上。

    两个大包里面都是吕清给她带的东西,各种吃的用的。

    本来想轻装上阵的,但是也没扭过吕清的慈母心。

    吕清还给她带了一个随身的挎包,里面装着路上吃的食物。

    李知微将小挎包放到了座位底下,方便拿取。

    整理好东西后,她就坐在了靠窗户边的位置上。

    这硬座是三个人一排的,李知微旁边坐了一对年轻男女,两人像是一对。

    对面坐了一对中年男女、一个大娘,看起来像是一家三口。

    大娘特别的健谈,看到李知微坐在她的对面后就说道:“小姑娘力气可真大,那么重的行李一下子就放上去了,本来我还想让我儿子帮忙呢。”

    李知微回道:“我这力气都是下乡的时候练出来的。”

    “你原来是知青啊,这回是干啥去,回下乡的地方?”

    “不是,我去上大学。”

    “好啊,年轻人建设完农村后继续学习,以后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姑娘、小伙子,你俩也是去上大学的吧。”大娘对李知微身边的年轻男女说道。

    “是,我们俩都考上了京都邮电大学。”

    李知微身边坐着的年轻姑娘骄傲的说道。

    “京城的大学,这可了不得。我们一家也是要去京城的。”

    “姑娘,你是去哪上大学,说不定咱们还顺路呢。”

    不待李知微说话,那年轻姑娘就说道:“京城的大学可不好考,同学你是哪个学校的。”

    李知微真的不想装b,无奈对方要问:“我是京都大学的”。

    李知微的话顿时令年轻姑娘一愣,坐在她身边的年轻男人也看向李知微。

    “京都大学,那可太巧了,我儿子就是京大的老师。”大婶惊呼道。

    坐在大娘身边的中年男女这时候也都转过头来,看向李知微。

    中年男人道:“同学,你是哪个系的。”

    “老师好,我是金融系的。”

    大娘道:“儿子,我大孙子是哪个系的。”

    “他是法学系的,我也是法学系的老师。”

    李知微不禁感叹,真是奇妙的缘分。

    因为这样的缘分,大娘一家三口对李知微都多了份亲近之意。

    由于大娘的热情,李知微也知道了这家人的情况。

    男老师名叫谢文杰,她的妻子是京都师范大学的老师,名字叫郑云。

    谢大娘是谢文杰的母亲,原本跟着大儿子一家在老家住,这回是被小儿子和儿媳妇接到京城去养老的。

    经过交谈后李知微跟这一家三口都熟悉了起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一家三口还拿出自己带的鸡蛋给李知微吃。

    李知微的挎包里有吕清一早起来包的包子。

    于是她也拿出包子来分给三人。

    一路上跟这一家人说着话,倒也不无聊,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两天后,下午3点。

    火车终于到达了京城站。

    李知微拎着行李,跟谢家人一起下了火车。

    北京的天气不似吉市那么冷,现在都要3月了,很暖和。

    “知微,你现住在哪,要是没地方的话就跟大娘走,去我儿子家住。”

    “是啊,知微,你要不然就到我家去吧。”郑云夫妻两个也说让李知微去他们家。

    李知微拒绝道:“不用了大娘,我有个朋友家是京城的,他会来接我。”

    “那行吧,你记住大娘家的地址,有事就来找我。”

    “好的大娘”

    出了车站,跟谢家三口人分别,李知微在接站的人群中找了好一会,才看到了沈同昌的身影。

    “沈同志,我差点没认出你来。”

    此刻的沈同昌哪里还有在乡下时候那土气的样子。

    原来在乡下的时候整天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干活的时候也卖力气,真的跟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差不多。

    而现在,李知微面前的这个人,全身上下都换上了新衣服,笔挺的中山装,脚上穿着锃亮的小皮鞋,头发打理的板板正正。

    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你还说我,我也没认出你来。”

    李知微下乡的时候穿的也不咋好,天天穿着灰扑扑衣服,头发也是随便绑起来。

    除了长的不错外,也跟村姑似的。

    哪里像现在,身上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脚上穿着一双小皮靴,头发绑成马尾辫,跟京城里的姑娘一比都不遑多让。

    李知微这身行头是下火车之前去卫生间换的,要去沈家做客,也不能穿太差上门。

    沈同昌帮李知微拎着两个大包,带着人往火车站外走。

    出了火车站后,来到了路边,沈同昌停到了一台小轿车面前,打开车门将李知微的行李放进了轿车后座上。

    李知微心中惊讶万分。

    原本以为沈同昌就是一个普通的京城人士,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小轿车都开的起的人家,那得是啥家庭啊。

    李知微坐在了副驾驶上,沈同昌开车。

    一踩油门,小轿车就在京城的街道上奔驰起来。

    李知微说道:“沈同志,这是啥情况,你隐藏的很深啊。”

    沈同昌边开车,边跟李知微说起他的事情。

    沈同昌的父亲是科研院的研究人员,他家里还有母亲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8年前,为了响应下乡号召,他被家里打包送去了乡下,那时候他才21岁,心里怀揣着上大学的梦想,想像他父亲一样,学有所成,为国家做贡献。

    没想到,梦想没开始就被家里扼杀了。

    沈同昌下乡后不愿意接受家里的补贴,就自己学着干农活。

    受苦多年,心里一直怨着家里,不愿意和别人说自己的情况,每年过年也都不愿意回来。

    这次考上大学,才又回了家。

    小轿车一路走走停停,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拐进了一个小区里。

    小区门口有门卫把守,门卫拦下小轿车,看到来人是沈同昌后,才放他们通过。

    小区里面的建筑都是一栋栋小洋楼,沈同昌开着车,停在了一栋二层小洋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