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周家神婆 > 第339章 初冬

周家神婆 第339章 初冬

    李家的事情解决了,刘勇上了岸,周安安也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

    清晨的秋意正浓,刘家的大门口已经充满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情绪。

    “娘,您就不待到过年吗?听说最近酒楼要出新菜了,娘不留下来试试吗?”

    周安安斜睨了一眼刘勇,说道:“以为娘和你一样贪吃吗?你爹和你小妹妹还在新河县等着我呢。”

    “还有,你们都是当爹当娘的人了,生活也是你们自己在过,我和你爹还是那句话,好好过日子,争取能撑起自己的小家。”

    “过年嘛,到时你们可以先回刘家村,你爹放假晚,或者你们也可以到新河县来啊。”

    “天冷了,注意孩子们的身体,该烧炭就烧,不要省钱。”

    “依岚依宣,家临静怡,好好读书,已经是大哥哥大姐姐了,要给下面的弟弟们做榜样哦。”

    “好了,都回去吧,我走了。”

    周安安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嘱咐了几句后,就踏上马车,刘小河挥动马鞭,马车徐徐地向城门方向前进。

    “娘,一路平安,到了记得写信!”

    “娘,注意身体!”

    “娘,告诉爹,我会努力读书的!”

    刘家的儿女们抹着泪,送别自家潇洒的老娘。

    一路上都十分顺利,还搭了一个落魄学子一程。学子靠着两条腿,走来府城参加考试,最后还是榜上无名,只能背上包袱,垂头丧气地走在回村的道上。

    周安安来这之后,每年都能看到一回考试的百态,仅一眼,她就大概猜出了学子八成的情况。

    心中不忍,就让他和刘小河一起坐在前面。

    中途到了学子的村子,送他在村口下车,又继续往新河县城出发。

    等到了新河县的家里,已近傍晚,成娘子风风火火地在灶房里忙碌起来,刘小河又驾着马车去接刘良和刘媛媛。

    院子里的荷叶已经枯萎,只剩下一缸子淤泥,被成娘子整理干净,挪到了墙根处,等着来年再种。

    角落的石榴树的树叶还绿着,只是果子都掉光了。

    周安安深吸一口气,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终于不用再奔波了。

    把行李都归整好,她就坐在前厅,喝茶发呆,偶尔想想她的新宅子要如何布置。

    等到晚饭时,一家四口,一边吃饭,一边说着彼此的情况。

    昏黄的烛光,照亮了他们每一个人久别重逢的喜悦。

    日子继续往前挪到,衣服渐渐地增添,很快就到了初冬季节。

    年底,刘良公事繁忙。县令大人爱民如子,所以见不到底下的百姓被饿死冻死。

    尤其是那些孤寡家庭,有老有小,就是失去了壮劳力的,官府都会提供最低的保障帮助。

    古代的冬天非常冷,即使是在南方,也很难呈现后世四季如春的景象。

    而且这时候的穷苦人家没有厚厚的冬衣,只能窝在床上,不出门。

    还好,新河县在高大人的治理下,还算富足,而且每年收成不错,有余粮有余钱,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极好的事情了。

    刘良不仅要安排组织人手巡视底下的村子,还要陪着高大人巡察河道、商量来年春耕的事宜。

    总之,治理一个县,要想它安安稳稳的,就必须搞好民生、经济。

    这两大项能稳定,再抓人文。

    周安安也没闲着,年底的聚会挺多的,迎来送往,各家送来的礼单,她也要回礼,还有官夫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已经让她提前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

    刘家村学堂的事情,周安安回来时已经和刘良商量好了,他也十分同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虽然他们还没有发达,但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小小地帮助一下乡里,还是很有必要的。

    何况,村里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会念着他们一份好,刘忠刘勇他们,甚至是以后大壮他们,出门在外也多了一份帮衬。

    所以,他们写信告诉儿子们,先给刘家村送去了一些《三字经》的手抄本,还有一些银两做启用资金。

    这事儿刘勇自告奋勇地揽了下来,带着妻子和孩子,开开心心地回村去住了,说是要看着村里的学堂盖起来。

    从平时的书信来往,周安安知道刘家村的村民都十分感激她。因为刘林把一切的功劳都推到她头上了。

    村里的学堂盖得很快,家家户户在秋收忙完后,刘林就组织一次大会,把周安安的提议宣布下去。

    这可把大家高兴坏了,他们的孩子也能识字读书?而且还免费?

    这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啊!

    先不说孩子能不能科举,只要能识字,能出去干点轻省活儿,他们心里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所以,大家心里都万分感激周安安,对学堂的修建,也很上心。

    每家每户,能出的壮劳力都出了。

    这是他们儿子,孙子,曾孙子,乃至后代们,识字的地方呢,肯定要盖得严严实实的。

    所以,等到刘勇回到村子里安顿下来,学堂都已经快封顶了。

    只等到开春后,孩子们就能进学堂了。

    周安安在回信中,还让刘勇和刘林提建议,让刘林在村子宣传一下女孩子读书识字的好处,争取更多的小姑娘进学堂读书。

    当然这是一项比较难完成的事情,所以,周安安采取的是以利诱之。

    比如,家中的姑娘读书识字,是不是就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她好了,是不是就能帮衬家里了?

    虽然可能会出现一两个扶弟魔,但是长远来说,对村里女孩子的命运一定是有所改变的。

    刘林也不是短视之人,所以他按照周安安的吩咐,开始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们洗脑。

    反正不用钱,为啥不让家里多一个孩子去读书,以后说不定还能互相帮衬,不好吗?

    村民也不是傻子,很多人都答应下来,让家里未到议亲年龄的姑娘,春天都去学堂读书。

    而刘林也算了一笔账,村子里只要多出一块空地,就能分出来给小女娃们。

    三字经这些启蒙书籍,可以让村里识字的年轻人,帮忙抄抄。

    周安安临走时给的银两,可以用来打桌凳,还有请先生,和置办一些便宜的笔墨。

    小数怕算盘,如果学堂要长远地办下去,不能单单靠刘良一家人,这不公平。

    于是,刘林亲自写信,把他心中所想告诉周安安和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