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梦 第399章 沙漠之心
热门推荐:
快穿男配不想当炮灰!
家族修仙:从青元陈氏到举族飞升
斩妖除魔,从无限推演开始
末日法典
有钱后,房东太太送我黑丝
神奇宝贝:和小智走到底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我,野神,专刷天道好感度
洞穴深处传来水滴坠落的脆响,彭老师用探照灯照亮掌心那颗幽蓝宝石,石面上流转的星芒与七星方位图第三枚刻度完美重合。沙民抹去额角汗珠,蹲下身将四枚宝石按方位嵌入岩壁凹槽,刹那间整面石壁渗出银辉,在地面投射出完整的北斗七星投影。
\"第五颗在天玑位。\"彭老师指尖划过图上最陡峭的弧线,\"方位图显示要穿过断魂崖的一线天。\"沙民忽然按住他的手腕,指向投影中突然闪烁的天玑星——那光点正随着洞穴的震颤缓缓移动。
取出四颗宝石后。
彭老师和沙民背起行囊往东北方行进,潮湿的岩壁在光束下泛着磷光。沙民挥舞砍刀劈开路旁纠缠的古藤,忽然停在一处断层前:崖壁裂开的缝隙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风裹挟着雪粒从上方灌下,在地面堆起薄薄的冰晶。彭老师展开地图比对星轨,发现天玑位的标记竟悬浮在断层上空三寸处。
\"得搭人梯。\"沙民屈膝蹲稳,让彭老师踩着他的肩膀向上攀登。当探照灯扫过崖顶时,两人同时倒吸冷气——断层上方的冰挂中,赫然冻着半截青铜锁链,链坠上镶嵌的宝石正随着冰棱折射出冷冽的红光。
北风如刀,割裂天幕。千仞悬崖垂挂着巨大的冰钟乳,冰体在寒日下泛着青苍光泽,仿佛凝固的雷霆。那枚宝石就嵌在冰挂尖端,约莫指节大小,幽蓝光芒如星辰碎屑,在冰棱间流转不定。冰挂根基深陷岩壁,尖端却探向虚空,距崖边足有丈许,下方即是吞云吐雾的万丈深渊。冰体表面覆着一层新雪,稍一碰触便簌簌坠落,坠向深渊时连回声都被风雪吞没。寻常攀援绝无可能,冰壁光滑如镜,找不到半处着力支点;纵有长索亦难企及,崖壁内凹,绳索只会荡向更远处的虚空。唯有振翅凌空,如鹰隼般精准掠过冰棱尖端,方能在那冰与风的夹缝中,触碰到那抹幽蓝——前提是,你能化作风,化作雪,化作这片绝境中唯一自由的飞鸟。
烈日把沙丘烤得发白,风卷着沙砾打在崖壁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石窟深处,那颗被称为“沙之心”的宝石正嵌在石壁上,幽蓝的光在阴影里跳动——那里只有飞鸟能落脚。
阿木扣紧了藏在袖中的哨子,指尖在秃鹫“老灰”的羽冠上轻轻摩挲。老灰偏过头,金褐色的眼珠扫过悬崖,翅膀在沙地上扫出半道弧,那是它准备起飞的信号。
哨音轻颤,老灰骤然腾空,翅膀展开如破帆,借着上升气流扶摇直上。它绕着石窟盘旋两周,看准宝石下方的石缝,收拢翅膀俯冲——利爪即将触到宝石的刹那,石窟外的沙面突然塌陷!
一张伪装成沙砾的绳网“唰”地弹起,网眼细密如茧,瞬间缠住老灰的翅膀。它猛地挣扎,却被网绳勒得更紧,发出焦躁的唳鸣。三个裹着沙色头巾的沙民从沙丘后闪出,手里的短刀映着日光,其中一人狞笑着拽住网绳:“早说过,来偷沙之心的,不管是人是鸟,都得留下。”
风沙卷着热浪在沙丘间翻滚,彭老师正蹲在地上查看罗盘,老灰背对着来路警戒,忽然听见阿吉倒抽冷气的声音。一转头,三个身影已从沙脊后显现——粗麻布头巾裹住大半张脸,只露出双深褐的眼,像被风沙磨过的燧石,手里握着嵌着铜钉的弯刀,刀尖斜斜指地,站成个三角,将他们半圈在中间。
阿吉下意识把彭老师往身后带了半步,手摸到腰间的工兵铲。阿吉却抢上前,双手平举,掌心朝前,用一种含混的方言快速说着什么,间或比划:指向彭老师的地质包,又指向远处隐在沙雾里的黑石山,最后拍了拍自己胸口,指了指那三人脚下的沙。
为首的沙民喉间发出声低沉的哼,眼风扫过彭老师摊开的地图,又落回阿吉脸上。阿吉说得更急了,甚至蹲下身,用手指在沙地上画了个歪扭的水壶,又画个向下的箭头。
那沙民沉默着,头巾下的呼吸声粗重可闻。半晌,他忽然抬刀,不是指向人,而是往西北方虚虚一劈,刀尖在空气中划出道银亮的弧。另两人对视一眼,握着刀柄的手松了松,刀尖垂到沙里,激起细尘。
阿吉松了口气,转头对彭老师低声道:“他们是守水脉的,我说咱们是找水源的学者,不是盗沙金的……”话音未落,为首的沙民已收刀入鞘,伸出晒得黢黑的手,在阿吉画的水壶旁,用指尖重重戳了戳,又朝西北方抬了抬下巴。
那三个沙民其中的看见彭老师鬓角的汗滑进衣领——那意思再明白不过:跟我们走。
鎏金灯悬在密室中央,将守沙之心的老沙民的银丝照得透亮。他正用鹿皮布擦拭着玻璃柜里那支鸽血红珊瑚树,指腹抚过珊瑚枝桠上天然的沟壑,像在触摸一段凝固的火焰。忽闻身后窸窣响动,也未抬:“彭先生今日来得早。”
“您老瞧瞧这个。”彭老师的声音带着笑意,一卷绢本轻轻搁在紫檀木案上。老沙民放下布巾转过身,见那绢本用暗纹锦缎裹着,边角磨损得厉害,只当是寻常古画,随手解开绳结——刹那间,整间密室的珠光宝气仿佛都被那幅图吸了过去。
图上是七宝:金线勾边的银箔打底,银箔上又罩了层极薄的云母,让整幅图透着月光般的清辉。琉璃珠被画师用螺钿镶嵌,转动时竟有七彩流光;珊瑚枝桠是用朱砂调了鸡冠石末,一笔笔皴擦出似有若无的血色;最大的那颗珍珠,竟是拿细如发丝的金线密密绣出晕彩,对着灯光一晃,珠心仿佛真的浮起一抹粉虹;砗磲的纹理用墨色晕染,层层叠叠如星河倾泻,连周伯这种见惯了深海砗磲的老手,都几乎要伸手去接那流淌的银白。
老沙民的指尖刚触到绢本边缘,忽觉一丝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像有活物在绢下轻轻吐息。他猛地睁大眼睛,瞳孔在鎏金灯下缩成一点:那珊瑚枝上,竟有三两点金粉似的光点在闪烁,不是颜料,倒像是珊瑚自己在呼吸;珍珠的光晕里,隐隐能看见极小的“寿”字纹,是用比针尖还细的刻刀在珍珠绣像上划出来的,寻常肉眼根本瞧不见。
“这……老沙民的声音发颤,他摸过无数皇室遗珍,见过能随温度变色的翡翠,听过会鸣响的琉璃磬,却从未见过一幅画能让死物有了生气。他凑近了细看,见图右下角有行极小的墨字:“七宝聚,乾坤启”,墨迹淡得几乎要融进绢色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
\"第五颗在天玑位。\"彭老师指尖划过图上最陡峭的弧线,\"方位图显示要穿过断魂崖的一线天。\"沙民忽然按住他的手腕,指向投影中突然闪烁的天玑星——那光点正随着洞穴的震颤缓缓移动。
取出四颗宝石后。
彭老师和沙民背起行囊往东北方行进,潮湿的岩壁在光束下泛着磷光。沙民挥舞砍刀劈开路旁纠缠的古藤,忽然停在一处断层前:崖壁裂开的缝隙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风裹挟着雪粒从上方灌下,在地面堆起薄薄的冰晶。彭老师展开地图比对星轨,发现天玑位的标记竟悬浮在断层上空三寸处。
\"得搭人梯。\"沙民屈膝蹲稳,让彭老师踩着他的肩膀向上攀登。当探照灯扫过崖顶时,两人同时倒吸冷气——断层上方的冰挂中,赫然冻着半截青铜锁链,链坠上镶嵌的宝石正随着冰棱折射出冷冽的红光。
北风如刀,割裂天幕。千仞悬崖垂挂着巨大的冰钟乳,冰体在寒日下泛着青苍光泽,仿佛凝固的雷霆。那枚宝石就嵌在冰挂尖端,约莫指节大小,幽蓝光芒如星辰碎屑,在冰棱间流转不定。冰挂根基深陷岩壁,尖端却探向虚空,距崖边足有丈许,下方即是吞云吐雾的万丈深渊。冰体表面覆着一层新雪,稍一碰触便簌簌坠落,坠向深渊时连回声都被风雪吞没。寻常攀援绝无可能,冰壁光滑如镜,找不到半处着力支点;纵有长索亦难企及,崖壁内凹,绳索只会荡向更远处的虚空。唯有振翅凌空,如鹰隼般精准掠过冰棱尖端,方能在那冰与风的夹缝中,触碰到那抹幽蓝——前提是,你能化作风,化作雪,化作这片绝境中唯一自由的飞鸟。
烈日把沙丘烤得发白,风卷着沙砾打在崖壁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石窟深处,那颗被称为“沙之心”的宝石正嵌在石壁上,幽蓝的光在阴影里跳动——那里只有飞鸟能落脚。
阿木扣紧了藏在袖中的哨子,指尖在秃鹫“老灰”的羽冠上轻轻摩挲。老灰偏过头,金褐色的眼珠扫过悬崖,翅膀在沙地上扫出半道弧,那是它准备起飞的信号。
哨音轻颤,老灰骤然腾空,翅膀展开如破帆,借着上升气流扶摇直上。它绕着石窟盘旋两周,看准宝石下方的石缝,收拢翅膀俯冲——利爪即将触到宝石的刹那,石窟外的沙面突然塌陷!
一张伪装成沙砾的绳网“唰”地弹起,网眼细密如茧,瞬间缠住老灰的翅膀。它猛地挣扎,却被网绳勒得更紧,发出焦躁的唳鸣。三个裹着沙色头巾的沙民从沙丘后闪出,手里的短刀映着日光,其中一人狞笑着拽住网绳:“早说过,来偷沙之心的,不管是人是鸟,都得留下。”
风沙卷着热浪在沙丘间翻滚,彭老师正蹲在地上查看罗盘,老灰背对着来路警戒,忽然听见阿吉倒抽冷气的声音。一转头,三个身影已从沙脊后显现——粗麻布头巾裹住大半张脸,只露出双深褐的眼,像被风沙磨过的燧石,手里握着嵌着铜钉的弯刀,刀尖斜斜指地,站成个三角,将他们半圈在中间。
阿吉下意识把彭老师往身后带了半步,手摸到腰间的工兵铲。阿吉却抢上前,双手平举,掌心朝前,用一种含混的方言快速说着什么,间或比划:指向彭老师的地质包,又指向远处隐在沙雾里的黑石山,最后拍了拍自己胸口,指了指那三人脚下的沙。
为首的沙民喉间发出声低沉的哼,眼风扫过彭老师摊开的地图,又落回阿吉脸上。阿吉说得更急了,甚至蹲下身,用手指在沙地上画了个歪扭的水壶,又画个向下的箭头。
那沙民沉默着,头巾下的呼吸声粗重可闻。半晌,他忽然抬刀,不是指向人,而是往西北方虚虚一劈,刀尖在空气中划出道银亮的弧。另两人对视一眼,握着刀柄的手松了松,刀尖垂到沙里,激起细尘。
阿吉松了口气,转头对彭老师低声道:“他们是守水脉的,我说咱们是找水源的学者,不是盗沙金的……”话音未落,为首的沙民已收刀入鞘,伸出晒得黢黑的手,在阿吉画的水壶旁,用指尖重重戳了戳,又朝西北方抬了抬下巴。
那三个沙民其中的看见彭老师鬓角的汗滑进衣领——那意思再明白不过:跟我们走。
鎏金灯悬在密室中央,将守沙之心的老沙民的银丝照得透亮。他正用鹿皮布擦拭着玻璃柜里那支鸽血红珊瑚树,指腹抚过珊瑚枝桠上天然的沟壑,像在触摸一段凝固的火焰。忽闻身后窸窣响动,也未抬:“彭先生今日来得早。”
“您老瞧瞧这个。”彭老师的声音带着笑意,一卷绢本轻轻搁在紫檀木案上。老沙民放下布巾转过身,见那绢本用暗纹锦缎裹着,边角磨损得厉害,只当是寻常古画,随手解开绳结——刹那间,整间密室的珠光宝气仿佛都被那幅图吸了过去。
图上是七宝:金线勾边的银箔打底,银箔上又罩了层极薄的云母,让整幅图透着月光般的清辉。琉璃珠被画师用螺钿镶嵌,转动时竟有七彩流光;珊瑚枝桠是用朱砂调了鸡冠石末,一笔笔皴擦出似有若无的血色;最大的那颗珍珠,竟是拿细如发丝的金线密密绣出晕彩,对着灯光一晃,珠心仿佛真的浮起一抹粉虹;砗磲的纹理用墨色晕染,层层叠叠如星河倾泻,连周伯这种见惯了深海砗磲的老手,都几乎要伸手去接那流淌的银白。
老沙民的指尖刚触到绢本边缘,忽觉一丝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像有活物在绢下轻轻吐息。他猛地睁大眼睛,瞳孔在鎏金灯下缩成一点:那珊瑚枝上,竟有三两点金粉似的光点在闪烁,不是颜料,倒像是珊瑚自己在呼吸;珍珠的光晕里,隐隐能看见极小的“寿”字纹,是用比针尖还细的刻刀在珍珠绣像上划出来的,寻常肉眼根本瞧不见。
“这……老沙民的声音发颤,他摸过无数皇室遗珍,见过能随温度变色的翡翠,听过会鸣响的琉璃磬,却从未见过一幅画能让死物有了生气。他凑近了细看,见图右下角有行极小的墨字:“七宝聚,乾坤启”,墨迹淡得几乎要融进绢色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