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27章 隆中对,对穿诸葛亮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27章 隆中对,对穿诸葛亮

    掀开竹帘后,想象中的翘首以盼没有出现。

    秦操和刘备相对而坐。

    竟是在下五子棋。

    张飞蹲在一边盯着棋盘,急得抓耳挠腮,试图指点刘备。

    可棋艺太臭,多次被刘备拒绝。

    听到竹帘晃动轻响,刘备下意识回头,看到一个青衣男子。

    青衣男子羽扇纶巾,外披一件秦操同款白色鹤氅。

    刘备一阵恍惚。

    乍一看,还以为是错觉。

    好在反应过来,急忙放下五铢钱,起身拱手行礼: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久闻先生大名,今次得见,荣幸之至。”

    诸葛亮手持羽扇回礼,“将军屡次来访,不胜惭愧,请进。”

    说着撩开竹帘,邀请刘备进草堂。

    看到这一幕,张飞翻了个白眼,扭头看向秦操。

    一对铜铃大眼挤呀挤,好像在说“小秦先生你能忍”?

    秦操手捻五铢钱笑了笑。

    而刘备脚刚刚抬起,神色一怔,忙落脚回原地。

    “先生且慢,这位是我的军师秦子御,上马能安邦,下马能治国,乃是当时仅有少年英杰。

    这里有先生岳丈信件一封,先生一看便知。”

    刘备夸完秦操,从袖中取出引荐信,双手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不动声色接过。

    定睛一看,果然是岳丈字迹。

    信中讲解了江夏之战经过,委婉表明刘备有兴起征兆。

    从只言片语中,诸葛亮看出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可缺少详细信息,一时想不通关键。

    压下心中疑惑,诸葛亮执扇拱手,“秦先生以少胜多,大败美周郎,失敬。”

    秦操眉头一挑,“些许伎俩,与先生相比不值一提。”

    “秦先生谬赞,亮惭愧。”诸葛亮爽朗一笑。

    一波诚信互吹,关系融洽许多。

    片刻后。

    众人进入草堂。

    连张飞都被请进来。

    没办法,不带在身边,刘备真担心三弟放火烧山。

    草堂内青烟还未散尽。

    秦操进门后,一眼看到皱成一团的被子。

    “咳咳。”

    诸葛亮清清嗓子,把众人视线拉过来,开口道:

    “将军来意,亮已知晓,如今有秦先生辅佐,亮乃隆中一耕父,安敢与此等英杰共论。”

    开篇一句话难住刘备。

    贤士都是高傲的。

    若是太过迁就诸葛亮,难免冷落军师,因此产生隔阂。

    就在他左右为难时,熟悉的清冷声音在耳畔响起。

    “先生足不出户,却能绘制出如此精细地图,既无出山之意,莫非每晚对着地图聊以自慰?”

    秦操站在一幅地图前,背对着诸葛亮发出疑问。

    言语中暗含激将之意。

    以诸葛亮智慧,自然能听出来。

    一般人他只会付之一笑。

    可少年不一般,让诸葛亮久违的有了一较长短心思。

    刘备顺势开口:“请先生赐教。”

    诸葛亮沉吟片刻,走到地图前,羽扇指着地图北方。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来了来了!

    秦操竖起耳朵,倾听原版《隆中对》。

    上辈子被全文背诵折磨。

    现在听到诸葛亮亲自“背”,有种温故知新之感。

    秦操读过一点兵书,再加上诸葛亮详细解释,方知战略精彩。

    取荆州、益州无需赘述。

    精彩之处在之后,以一上将军自荆州出,攻宛城,取洛阳。

    洛阳是后汉故都,而刘备打的是汉室正统旗号,取洛阳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价值。

    然后自益州出,出秦川,夺取长安和三辅之地,进可攻退可守。

    而上一个据益州,并三辅,出关东扫平天下的是汉高祖。

    等诸葛亮“背”完,草堂内静寂无声。

    诸葛亮羽扇轻摇,喝了口茶等刘备或者秦操提问。

    刘备开口询问:“军师也说过,取荆州对抗曹操,依先生之见,又该如何取荆州?”

    诸葛亮成竹在胸,不加思索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刘表卧病在床,以将军之才能,取荆州易如反掌。”

    可惜,诸葛亮错估了刘备。

    刘备想也不想拒绝,“刘表于我有恩,怎能取他基业。”

    “这……”

    诸葛亮一怔,盯着刘备许久,看不出一丝伪装。

    有破绽!

    张飞早憋不住了,毫不犹豫指出错误。

    “大哥仁义之君,岂会贪图刘表的荆州。

    小秦先生说过,荆州无险可守,不如退守江夏,联合江东,逼曹操水战,才能一战而胜。

    然后派一上将,也就是某,镇守江夏防备江东,分兵取荆州易如反掌。”

    末了,张飞不忘往里面加料。

    然后瞪着诸葛亮,眼中满是不屑。

    “原来如此。”

    诸葛亮转瞬便想明白,炙热无比的目光落在秦操脸上。

    “看来江夏已是囊中之物,先生技高一筹,亮佩服之至。

    而荆州是战略重心,亮未考虑到将军与刘表关系,有所疏漏,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炙热的目光,看得秦操头皮发麻。

    莫非也想抵足而眠?

    秦操一阵恶寒,作出解释:

    “荆州兵马二十余万,战船七千多艘,表面实力远胜江东,若提前夺下,江东绝不会联合。

    届时以荆州一州之力抗曹,还要时刻防备江东偷袭。

    向西取西川,再出秦川,并三辅无异于做梦。”

    闻言,诸葛亮皱眉深思。

    羽扇摇得越来越慢,最后有些失态,一拍大腿叹息:“亮不曾知道荆州、江东兵马详情,考虑不周。”

    似是想到什么,忙不迭追问:

    “那新野和樊城呢?不要了?”

    秦操面色平静,“不要,迁两城百姓到江夏。”

    “妙!”

    诸葛亮脸上难掩惊讶。

    “此举一能彰显将军仁德,二能造成新野、樊城空虚。

    原本曹操占据这两座城池,兵锋足以威胁江夏。

    秦先生,妙手回春啊!”

    受不了诸葛亮的脑补。

    秦操剑眉下双眸微微颤动,被自己的“妙手”惊到了。

    随即开口解释:“实不相瞒,我只是想提前迁走百姓,彰显玄德公仁德。”

    “提前?”诸葛亮有些疑惑。

    刘备适时解惑:“军师在江夏之战前,便让我安抚百姓,随时可以迁往江夏。”

    一语惊醒梦中人。

    诸葛亮先前的疑惑豁然开朗。

    这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