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40章 刘表病重,前有虎,后有狼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40章 刘表病重,前有虎,后有狼

    秦操和诸葛亮对视一眼。

    彼此心照不宣。

    或许这就是大智若愚吧。

    谁要是真把张飞当傻子,恐怕才是真的傻子。

    收回目光,秦操微微颔首:

    “老规矩,能带多少马回去,就给你多少马,好好干。”

    张飞一听精神抖擞,“一言为定。”

    说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控制马群的工作中。

    诸葛亮低声询问:“子御真要给翼德几千骑兵?”

    “骑兵?”秦操故作疑惑,“哪来的骑兵,翼德要的是马啊。”

    诸葛亮脸色古怪起来。

    高,实在是高!

    心中对张飞抱以十二分的同情。

    在张飞的努力下,马群受到有效管控,极速向南前进。

    不过终究比不上专业马夫。

    做不到完美控制马速。

    每跑十几里,不得不让马群停下来休息。

    不然全速狂奔跑到樊城,无疑会透支战马潜力,得到一群劣马。

    一路走走停停。

    五天后,樊城近在眼前。

    城郊十里长亭。

    刘备背负双手来回走动,脸上不时露出焦虑之色。

    “主公,是三将军!”

    身旁的孙乾突然惊呼。

    刘备脚步一顿,顺着孙乾所指看去。

    果然看到张飞。

    张飞铜铃大眼布满血丝,头发鸡窝一般,冲过来大喊:

    “大哥,马群快来了,疯狗还在后面追,小秦先生让你备船……”

    火急火燎说完,张飞又折返回去。

    刘备愣了一下。

    大部分话没听清,但“小秦先生”四字听得清清楚楚。

    没有任何迟疑,刘备让孙乾快马回城备船。

    片刻后。

    地面开始震动。

    刘备定眼望去,只见规模庞大的马群奔腾而过。

    张飞正来回跑动驱赶马群。

    仅匆匆一眼,刘备便看出这群马都是北地上等马。

    足以充当优质战马!

    想到军师带回如此多战马,刘备忧虑的心思冲散些许。

    而后,秦操在长亭外下马,“让玄德公久等了。”

    刘备笑了笑,说道:“等军师再久,备都愿意等。”

    说到这语气一转,“军师,这批马从何而来?”

    秦操言简意赅:“抢的。”

    至于从谁手中抢的。

    刘备自然秒懂,直呼:“军师真乃神人也!”

    秦操不以为意,清冷的目光扫了眼后方,眉头一蹙:

    “百姓迁移情况如何?”

    刘备善于察言观色,心知恐怕有大事发生,不过没有急着问,先回答了秦操的问题。

    “新野到樊城路况较好,百姓走了六日,甘宁带来千艘战船,将百姓尽数运往夏口,江夏有云长接应。”

    简单地说,百姓已经安全转移。

    秦操长舒一口气。

    至少在他的努力下,没有发生携民渡江的惨状。

    心下一松,秦操发现刘备眉间有忧色。

    于是不动声色道:“玄德公有事?”

    心思被戳破,刘备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件帛书。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上次刘表也是用帛书,邀请刘备去襄阳赴宴。

    秦操接过帛书一目十行。

    不出所料,还是刘表的信。

    刘表自知时日无多,声称只剩三两日可活,请刘备赴襄阳商讨大事。

    信中言辞近乎恳求。

    秦操微微眯起眼睛,一时猜不透刘表心思。

    “子御在想何事?”诸葛亮不知什么时候走过来。

    秦操没有回答,把帛书递过去。

    诸葛亮看后眸中满是不解,“刘表虽病重,也不至于时日无多,他所说大事,应该是想确立继承人。”

    说完下意识看向刘备。

    刘备不假思索摆手,“刘景升与我兄弟相称,我岂能夺他基业。”

    即便军师的战略,荆州志在必得,并不意味从刘表手中谋夺。

    秦操则想得更远。

    换位思考,换作自己是刘表。

    临死前最担心的,肯定是子孙不肖,保不住基业。

    而且根据刘备说法,帛书不止一件。

    几乎是一日一封。

    从落款日期来看,大部分帛书在新野时就该送到。

    如此想来,愈发耐人寻味。

    秦操呵呵一笑,“此次襄阳之行势在必行。”

    刘备疑惑,“为何?”

    想到张飞刚才的话,又补充道:“因为疯狗?”

    疯狗?

    秦操嘴角一抽。

    莫名觉得很贴切。

    “疯狗”不是别人,正是李典。

    秦操赶路时,李典在追,秦操休息时,李典还在追。

    真如疯狗……不对,准确的说是狼。

    一头受伤的孤狼。

    死死盯着秦操,拼死也要从秦操身上撕下一块肉。

    秦操将情况和刘备说明。

    “一场战事在所难免。”刘备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秦操面色平静,说道:

    “刘表虽年迈,但心智未衰,深知他死后刘琦、刘琮无法掌控荆州。

    曹操一旦南下,刘表家人也会落入他手中,听闻蔡氏有几分姿色,君不见曹昂典韦之事……”

    说得太快,扯远了。

    秦操面不改色转移话题:

    “玄德公受刘表大恩,在他临终前见上一面,以全兄弟情义。”

    还有更深一层目的——“顺带”把李典引去襄阳。

    有些话心知便好,说出来反而坏事。

    诸葛亮看破不说破,搭腔:

    “子御言之有理,主公探望刘表时,礼物不可不带,一百匹战马足矣。”

    两人一唱一和,成功打动刘备。

    刘备正色道:“既如此,备愿亲往襄阳走一遭。”

    说话时,一脸希冀望着秦操。

    秦操眉头一挑,“在下同往,有笔账要找蔡瑁算算。”

    “有劳军师费心。”刘备拱手郑重一礼。

    “子御去襄阳,亮愿往江夏,主公需要一个稳定后方。”诸葛亮主动请缨。

    黄昏时分。

    江边。

    秦操与诸葛亮分别。

    诸葛亮换了一把黑色羽扇,眉宇间意气风发。

    “子御能用战争敲开江夏,亮便用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公坐稳江夏。

    告辞!”

    诸葛亮拱手道别,带着满腔热忱,踏上前往江夏之路。

    “小秦先生,记得某的骑兵。”

    张飞一边驱赶马群,还不忘提醒秦操。

    秦操给他一个放心眼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张飞得到承诺,乐呵呵离开。

    等到夜里,秦操和刘备乘船渡江。

    同行之人仅有赵云、孙乾,士兵一个没带。

    船至江心,冷冽的江风乍起,吹动旌旗猎猎。

    秦操站在船头,一手扶剑,静静凝视岸边,等一道火光。

    没让他久等。

    岸边突然亮起火把光芒。

    紧接着无数火把晃动,顷刻将岸边占满。

    “秦子御,你跑不了!”

    黑暗中传来一声低吼。

    “军师,夜微凉,主公邀请您入船饮酒。”孙乾从船舱出来说道。

    秦操嘴角浮现一抹弧度。

    “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