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66章 人在江夏,种出一个未来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66章 人在江夏,种出一个未来

    春暖又花开。

    又到了春耕的季节。

    在曹操积极备战,江东为是战是降争吵不休时。

    江夏却一派祥和。

    往日平静的乡野人来人往。

    一万多俘虏,以于禁为主将,徐庶为军师,建成江夏开垦兵团。

    主职开荒屯田。

    必要时候还会开展副业。

    副业暂且不谈。

    江夏由于连年征战,人口凋零,致使大片田地荒芜。

    开垦兵团应运而生。

    时近中午。

    诸葛亮头戴草帽,站在河边指挥青壮架设水车。

    魏延在旁边打下手。

    护卫刘备逃出襄阳,魏延正式加入刘备麾下,暂时跟在诸葛亮身边,辅助其整顿军务。

    “子御,子御。”

    诸葛亮突然呼唤。

    不远处。

    秦操正坐在草地上,一壶清茶,一卷兵书,怡然自得。

    听到诸葛亮声音,放下兵书,走到河边,“孔明有何事?”

    诸葛亮热的一头汗,一边轻摇羽扇扇风,一边说道:

    “水车已架设完成,待田地开垦出来,便能引河水灌溉。

    趁现在无事,去看看曲辕犁。”

    曲辕犁自然是秦操提出的。

    有酒精先例,诸葛亮对曲辕犁很上心。

    和妻子彻夜研究。

    总算小有成果,迫不及待想和秦操分享。

    秦操对此没有意见。

    少顷。

    两人来到新建的锻造小屋。

    “叮叮当当”打铁声不断响起。

    一个肌肉虬结的大汉,从炭火中夹出一块烧红的铁片。

    然后抡起大锤开砸。

    顿时火花四溅。

    将铁片打出大致形状,大汉看了眼图纸,换小锤继续锻打。

    随着小锤敲敲打打。

    两侧弯曲的三角铁片成型。

    接着将三角铁片,放入一盆黑糊糊的马尿中淬火。

    一个犁铧打造成功。

    大汉擦了擦汗,来不及休息,吩咐学徒取来犁架。

    最后组装好犁铧、犁架。

    一副曲辕犁完成。

    诸葛亮看向秦操,“亮设计出的曲辕犁可有问题?”

    秦操打量曲辕犁。

    和课本上看到的差不多。

    没错,就是课本上。

    上辈子科技大爆发,种地普遍机械化。

    只有部分山区还使用牛耕。

    “不知道,”秦操轻轻摇头,“有没有问题,一试便知。”

    “言之有理。”诸葛亮点头。

    当即找来两头牛,找了一块荒地准备做实验。

    作为开垦兵团正副手,于禁、徐庶被叫来观摩。

    刘备当时正和徐庶聊天。

    听到秦操、诸葛亮有新发明,也跑过来参观。

    关羽、张飞随后就到。

    于是乎,还没开始实验,江夏高层来了大半。

    被这么大人物围观,别说耕地的老农腿打颤,牛都不敢动。

    “你们谁去帮忙?”

    秦操目光掠过刘备,看向关羽、张飞几人。

    关羽双手一捋美髯,“子御你是知道我的,实在不便。”

    “军师是知道在下的,在下戴罪之人,正在改造。”徐庶轻轻摆手。

    众人一一回绝。

    “俺也……”

    张飞正准备拒绝,突然有了个主意,连忙改口:

    “小秦先生,某在涿郡人称翻地蛟龙,倒是愿意帮忙,只是心忧有马无兵,本领使不出两三成。”

    末了,两手一摊叹息。

    新野得到的战马,秦操言而有信,真就只给张飞战马。

    骑兵让张飞自己练。

    秦操嘴角一抽,“给翼德安排一千人,孔明觉得如何?”

    诸葛亮自无不允

    “一千骑兵,不少了。”

    张飞心满意足,走过去让老农扶着曲辕犁,自己牵着牛。

    汉末耕地两牛拉一犁。

    老牛被张飞拖着快速前进。

    不过片刻。

    一笼地耕完。

    诸葛亮蹲下来,伸出一指试探深浅。

    随即露出笑容,“比直辕犁更深,如此一来,作物能够深耕,长势定然更加喜人。

    此外,曲辕犁似乎更省力,便于控制方向。”

    说到这,诸葛亮看向秦操。

    秦操微微颔首,“使用曲辕犁,一头牛即可。”

    接着命人解开一头牛,让张飞拉着另一头牛耕地。

    效果和两牛抬杠相差无几。

    “有此曲辕犁,用以往一半的耕牛,却能耕数倍于前的地,深耕亦能增加亩产。

    若能推广开来,有朝一日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天赐神物于主公。”

    饶是诸葛亮心智坚定,也为曲辕犁效果动容。

    说话间拱手向刘备道喜。

    粮食自给自足,对一方诸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恭喜主公。”徐庶拱手道贺。

    其他人陆续道贺。

    刘备听得心情澎湃,矜持微笑:

    “此言有误,是天赐军师、孔明于我,方有二位赐神物于我。”

    正此时,却见秦操沉吟不语。

    刘备试探着问道:“军师莫非对此物不满意?”

    “很满意。”秦操笑了笑。

    嘴上这样说,心里琢磨着改天搞出沤肥技术。

    受限于时代,种地能做出的改革,大致也就这些了。

    若全部实现,将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不说天下百姓足食,至少能刘备治下百姓不再饿死。

    不饿死人,或许就是盛世了。

    一念至此,秦操嘴角上扬。

    不过沤肥技术,还要靠诸葛亮夫妇研究,他只能提供思路。

    正和刘备聊天的诸葛亮,突然打了个冷颤。

    奇怪,为何后背发凉?

    下意识回头看了眼秦操。

    秦操面色平淡,“有事?”

    诸葛亮恢复从容,“可惜此物易于仿制,不宜广泛推广,只让开垦兵团使用最为合适。”

    一旦广泛推广,反而资敌。

    “有道理。”秦操没有意见。

    似是想起什么,又把于禁叫过来。

    此时的于禁满目沧桑,面上难掩疲惫之色。

    投降是一重打击,被派来种田又是一重更大的打击。

    双重打击之下,于禁身心憔悴。

    难道自己废物至此?

    秦操面上带着笑意,语气温和说道:

    “于将军不必妄自菲薄。

    种田乃百年大计,善种田,喜种田,未尝不能有一番作为。

    开垦兵团的定位,是兵农结合,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另外,徐先生善于治军,更善于排兵布阵,有徐先生相助,想必开垦兵团战力不会差。

    届时打到哪种到哪。

    此举开创先河,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在下对于将军寄予厚望。”

    简单地说,我看好你哦!

    一番话说完,于禁眼睛越来越亮,顿感精神百倍。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军师一言,于禁茅塞顿开,定不负军师重望。”

    这个地,他于禁种定了!

    不仅要种出水平,还要种出风采,种上史书!

    “好好干。”

    秦操拍拍于禁肩膀,转身离去。

    诸葛亮追上来,语气深沉:

    “打到哪种到哪,子御所图不小啊,你在动某些人根基。”

    秦操挑眉,“你在诽谤我。”

    见秦操不愿承认,诸葛亮一笑了之,换了个话题:

    “以亮观之,曲辕犁精髓在一个‘曲’字,为何换成曲辕,变化如此之大?”

    秦操有些惆怅,“这涉及到力的合成与分解。”

    诸葛亮一听来了兴趣。

    “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