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03章 子御,你要老婆不要?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03章 子御,你要老婆不要?

    结亲?

    秦操眉头一挑。

    绕来绕去,又要来这套。

    不过确实有效。

    孙刘两家有了姻亲关系,秦操统辖江东将士名正言顺。

    那么联姻对象是谁?

    己方应该是刘备。

    对方可能是孙尚香,也可能是其他“妹妹”。

    根据汉朝和亲传统,貌似没有真公主,否则哪有昭君出塞。

    为验证猜测,秦操旁敲侧击,“令主之妹年芳几何?”

    诸葛亮摇扇抢答:“亮调查过,正好大三岁。”

    比刘备大三岁?

    这哪是孙策之妹,怕不是孙坚之妹。

    骗婚是吧。

    秦操挑眉,“合适吗?”

    “十分合适,”诸葛亮微微颔首,“亮曾与主公商议过,主公闻之欣喜不已,叮嘱亮促成此事。”

    闻言,秦操眉头一皱。

    发觉事情不简单。

    正妻甘夫人尚在。

    刘备素以仁德着称,绝不会休妻再娶败坏名声。

    事有蹊跷,秦操不再绕弯子,直接询问:“联姻对象是何人?”

    周瑜、诸葛亮默契望向彼此。

    “哈哈……”

    周瑜放声大笑,心中郁结之气稍稍缓解,“世人皆道秦子御料事如神,未曾想到也有失算之时。”

    “咳咳……”

    可惜乐极生悲。

    忘了身体还很虚弱,捂着胸口咳嗽起来。

    周瑜笑罢,诸葛亮继续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子御失算人之常情也。”

    笑罢,诸葛亮手持羽扇,轻拍秦操胸口,“玄德公为之欣喜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诸葛亮又询问众人,“诸位以为如何?”

    “砰~”

    张飞拍案大笑,“原来是给小秦先生说亲,某看行。”

    书房中笑声绕梁不绝。

    沉闷一扫而空。

    赵云拱手祝贺:“恭喜军师。”

    关羽丹凤眼微睁,浮现一眸赞许之色,“孙家小姐乃破虏将军之女,虎父无犬女,不算辱没子御。”

    黄忠、刘磐也认为很合适。

    他们常年驻守长沙。

    而长沙至今流传着,孙坚担任长沙太守时的传说。

    结合这位秦先生的事迹。

    当世很难找到,比孙坚之女更合适的良配。

    一时间,祝贺之词不绝于耳。

    秦操却是有些迷茫。

    合适吗?

    原本他一心求死。

    和刘备、诸葛亮等人待久了,不知不觉产生一层羁绊,于是有了推着历史向前的目标。

    若是再成亲。

    他还会执着于求死吗?

    一念至此,秦操严词拒绝,“在下有言在先,大汉不兴,绝不成家,换个结亲人选吧。”

    “咳咳~”

    周瑜捂嘴轻咳,“晚了,我已致信国太,请她主持此事。”

    说着不等秦操回应,解下腰间佩剑,单膝跪地双手奉上:

    “江东六郡、江夏,玄德公之抱负,乃至大汉之天下,皆在子御一念之间,请子御勿要推辞。”

    而后,凌统跪地抱拳,“凌统愿听先生调遣。”

    “小秦先生。”

    “子御。”

    “军师。”

    张飞、关羽、赵云等人纷纷出列,单膝跪地请战。

    所有目光汇聚少年一身。

    凄冷月光洒进书房。

    少年的侧脸镀上一层冷光。

    房中烛火摇曳,昏黄的暖光照在另一侧面庞。

    冷暖色调彼此交融。

    诸葛亮神情有些恍惚,追忆起江边的那幕,呢喃道:

    “子御豪言推着历史前进,此次可愿再进一步?”

    “呵~”

    秦操轻笑一声,清冷的目光停在佩剑上,伸手握住。

    “既如此,在下愿意一试。”

    握剑在手,拔剑出鞘。

    另一手拔出青釭剑。

    “锵~”

    金铁之音响起。

    青釭剑斩断周瑜佩剑。

    秦操扔掉断剑,淡淡道,“此刻起,军中只有一柄剑。”

    周瑜面露伤感之色。

    来之前便决定的事,真到了这个时候,仍难以释怀。

    罢了。

    周瑜苦笑一声,“在下愿听中郎将差遣。”

    秦操扶起周瑜,温声道:“结姻之事切勿再提,公瑾安心养伤即可,我已有退敌之策。”

    周瑜一怔,“真的?”

    “啧~”

    秦操咂嘴,“你们密谋结姻时,孔明没和你说?”

    俗话说关心则乱。

    周瑜下意识看向诸葛亮。

    这下不打自招。

    诸葛亮淡定摇扇,傲然道:

    “不错,正是我与公瑾合谋,推举子御为联军主帅。

    诸侯联军之所以败,除各怀鬼胎之外,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才是最大的败因。

    乐毅伐齐为何能胜?

    只因联军由他统一指挥,方能连破齐国七十城。

    亮一心抗曹,问心无愧。”

    煌煌之音在房中回响。

    一番话有理有据,说的秦操差点信了。

    抛开联姻的事不谈。

    只论统一指挥,也不可能做到。

    今时不同讨董之日。

    刘璋、马腾等人分散各地,被曹操的地盘分割开。

    想聚在一起出兵很难。

    “好方略。”

    秦操嘴角出现一丝弧度,“与我的计策正好相反。”

    诸葛亮精神一振,“愿闻其详。”

    秦操道出自己的想法:“调和联军属实麻烦。

    让他们从自家地盘出兵,向曹操发起猛攻。

    能分散曹操兵力即可。

    当然,要是哪位英雄有本事,把许都打下来更好。

    聚是一盘沙,散是满天星。

    此谓之……诸侯。”

    这个想法堪称离经叛道。

    传统意义上的联军,都是盟友们集结,捏成一个拳头。

    一鼓作气猛捶敌方。

    秦操却反其道而行之。

    而周瑜也不是迂腐之人,即将一无所有,不在乎再赌一把,“此计可成,子御尽管放手去做。”

    诸葛亮则提出质疑:“此计需要时间,而我们缺时间。”

    岂止是缺时间。

    等诸侯得知计划,江东已被曹军攻破。

    “别急,”秦操微微一笑,“我还未说退敌之策。”

    “咳咳……”

    周瑜捂嘴轻咳,“请赐教。”

    秦操取来地图,手指轻点某处,

    “曹操攻你江东柴桑,你便攻他荆州江陵。

    江陵屯有重兵。

    曹操若回援,江东之危立解。

    若不回援,我挥兵东进,作出强攻陆口港姿态。”

    听到这,周瑜有所明悟。

    接过秦操的话,“以曹军对你的重视程度,若出重兵围剿,可派水师袭击乌林、汉津等港口。

    截断曹军水上交通。

    若据港而守,则可继续强攻江陵。

    江陵若有失,则襄阳危急。

    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或许能争取足够的时间。”

    话说完,周瑜心情复杂。

    计策简单,却又无解。

    谁让曹军重视秦操。

    可以说,这是独属秦操的计策,别人无法模仿。

    “不仅如此。”

    诸葛亮羽扇一指柴桑,“此处才是子御要去的地方。”

    关羽、赵云等人深以为然。

    周瑜一头雾水。

    莫非秦子御会分身之术?

    张飞咧嘴露出一口白牙,“无他,此地最危险。”

    哪里最危险,哪里有秦子御。

    刘备军的老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