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51章 来人,烧火,架锅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51章 来人,烧火,架锅

    陆逊渐渐回神。

    看向手中的帛书。

    一眼看到结尾“冰可得”三字。

    按照此法能制冰?

    一丝怀疑很快变成坚定。

    定是秦先生知我要来,提前备好制冰之法传与我。

    成与不成,一试便知!

    陆逊双手合于额前,站在府邸外郑重拜下,收好帛书离去。

    说干就干。

    是夜。

    陆逊来到城外。

    找到曾经的工友。

    告诉他们要办一件大事。

    工友们激动不已。

    工头王二蛋拍着胸口,信誓旦旦保证一定把事办好。

    双方一拍即合。

    扛起铁锹,借着夜色掩盖,偷偷摸摸向目的地进发。

    未见其地,先闻其味。

    王二蛋察觉异样,“陆子儿,你到底要干啥?”

    陆逊坦白,“挖公厕土!”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好一个苟富贵,勿相忘,陆逊有“好事”真想着他们啊!

    一群工友咬牙切齿。

    王二蛋挠了挠头,憨笑:“好端端挖公厕干嘛?”

    陆逊抛出一个名字,“这是秦先生的交代,定有深意。”

    一听是“秦先生”,王二蛋又将胸口拍得啪啪响,“那没的说,秦先生一句话,我们干就完了。”

    工友们笑着附和。

    少顷。

    公厕近在咫尺。

    “有没有白色颗粒?”

    “有。”

    “开挖!”

    工友们黑布蒙面,挥舞着铁锹,哼哧哼哧开始挖土。

    挖土、装土一气呵成。

    “有人来了。”

    忽有人低声提醒。

    “风紧,扯呼!”

    陆逊急忙扛起铁锹,指挥工友们挑着装土的箩筐撤离。

    一行人行动如风。

    转瞬消失在夜色中。

    一个中年男子,半眯着眼睛,晃晃悠悠到公厕放水。

    放着放着,声音不对。

    微微睁开眼睛。

    只一眼,瞳孔地震。

    睡意瞬间清空。

    “要死啦,有人偷屎啦!”

    黑夜里一声尖叫。

    远远的,传到陆逊耳中。

    陆逊黑布蒙面,看不出表情,但通红的耳根,以暴露心思。

    身旁,王二蛋挑着担,健步如风,边跑边问:“咱们跑啥?”

    “此乃战略撤退,”陆逊一本正经解释起来,“秦先生吩咐的事,要先试验一遍,才能公之于众。”

    工友们恍然大悟。

    直夸陆逊成熟又稳重。

    片刻后。

    又找到一个公厕。

    查明同样有白色颗粒,二话不说挥动铁锹开挖。

    这次无人打扰。

    完成善后工作,一行人才离开。

    就这样挖了一夜。

    期间往返数次工棚。

    等到黎明破晓,工棚外的土堆成小山。

    按照帛书写的方法,陆逊又带着工友挖出一个池子。

    池深两尺,池壁铺瓦。

    池底打一个小孔,挖出坑道连接池外,尽头放一个陶瓮。

    最后在池底铺上油纸。

    接着找来一个木匠,按照帛书上的说法,制作一个木架。

    将木架搭在池子上。

    才算大功告成。

    此池谓之淋硝池。

    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来不及休息,陆逊指挥工友们把挖来的土,倒入淋硝池。

    接着往池子里灌水。

    直到水淹没池子,再往里面放一颗鸡蛋。

    围观的人直呼败家。

    陆逊充耳不闻,重复以上步骤,挖出十几个淋硝池,

    然后,就是等待。

    等鸡蛋浮起来。

    没想到一等就是五天。

    陆逊除了正常工作,其余时间都在淋硝池旁,观察记录变化。

    烈日灼灼,气温极高。

    池中液体浑浊、粘稠,不时冒出气泡,气泡“噗噗”爆开。

    味道那叫一个酸爽。

    所以淋硝池所在之处,方圆百步看不到人影,为之一空。

    第五天傍晚。

    鸡蛋从液体中浮出。

    意味着池中硝含量够高,淋硝工序终于完成。

    再看池外的陶瓮。

    已经装满深红色液体。

    陆逊难掩欣喜之色,扯开嗓子冲远处大喊,“来人,烧火,架锅!”

    “嘶~”

    周围响起一片抽气声。

    架锅煮屎尿?

    疯了吧!

    一些年轻的姑娘,看陆逊的目光满是惋惜。

    多俊的小伙啊。

    生生被逼疯了。

    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没理会众人异样目光,陆逊指挥手下架锅烧柴。

    柴火“噼啪”烧得正旺。

    把陶瓮里的硝水倒入锅中,用木棒搅拌均匀。

    不久,硝水烧开。

    “咕嘟咕嘟”冒着气泡。

    顿时臭气熏天。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或是惊叹,或是惋惜,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白瞎这么俊的小伙了。

    对此,陆逊习以为常。

    全神贯注盯着硝水。

    此刻撒上孜然辣椒面……不对,是减少柴火,小火慢炖。

    直到硝水变得浓稠。

    陆逊舀出一点硝水,放在一边等它冷却。

    半个时辰后。

    硝水冷却呈固态。

    陆逊眼前一亮,立时用黑布能住口鼻,取出锅中多余液体。

    锅底布满白色晶体。

    也就是帛书所说的硝酸盐。

    陆逊连锅一起端走,回到自己的工棚里。

    刮下白色晶体堆出小尖。

    又取来一瓢清水。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哆哆嗦嗦握着水瓢,缓缓倾倒清水。

    清水融入晶体堆。

    晶体堆迅速变得透明。

    丝丝凉气飘出。

    伸手一摸,触之冰凉,手感如细沙一般。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

    照在“冰沙”之上。

    一颗颗“沙砾”,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冰!”

    “真的是冰!”

    陆逊喃喃自语,眼中映照着星光。

    秦先生没有骗他!

    根据帛书记载,以硝石直接制成的冰有毒,食之有害无利。

    真正用法是大缸套小缸。

    为了验证这一用法,陆逊又叫来王二蛋等人。

    他们负责煮硝水。

    所得的白色晶体,交给陆逊用来试验“大缸套小缸”。

    大缸外包裹隔热物体。

    缸内装水放小缸。

    一边试验,一边记录。

    经过一夜的努力,消耗四斤多白色粉末,小缸的水开始结冰。

    说是冰,更像是“沙”。

    从水中捞起一把,冰沙从指缝间流下。

    冰沙数量极为有限。

    不过……已然足够。

    据帛书记载,秦先生目的,并不是让百姓吃上冰、喝上冰水。

    “这是冰!”

    王二蛋瞪大牛眼。

    一众工友为之色变。

    陆逊呵呵一笑,解释道:

    “天赐神物于秦先生,秦先生赐予新野,赐予吾等。

    此物可令水成冰。

    溶于水后,烧干水可复得,能重复利用。”

    王二蛋赞叹,“真是神物啊。”

    “闲话少说,”陆逊抓起一把冰沙,开口道,“即刻起,挖光新野城公厕,开始批量制硝。”

    “好!”

    王二蛋等人欣然回应。

    一行人摩拳擦掌,磨锹嚯嚯杀向公厕。

    那一夜。

    新野城无眠。